北京有辆传奇大公共

发布于 2021-09-12 11:13


北京人对公交车的情怀,

和住过的胡同;上过的学校;吃过的儿时味道;

看到的老照片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

家搬走了,大公共还在,

路新修了,大公共也还在。

不知道在您的记忆里有13路公共汽车吗?

熟悉的红白车身,穿越东西城~

那怕是不堵车,也不会加速,

缓缓地穿过和平里去往三里河。。。

这条京城最富情怀,最有魅力的公交路线!

每一站或许都有和您有关的故事!

50年代,13路公交线开通,

它行径的路线,也是现在东西城,

连接着东北和西边的国部委聚集区。

其实作为那时的北京人,

并没像今天一样,上班,住家跨度那么大。

瓷,您对哪一站印象最深呢?


曾经的机关重地----和平里

交通部、化工部、煤炭部、林业部(农业部)、

建筑研究院和轻工部等国家级大部委也在和平里。

苏式的筒子楼,在当时的北京也算是“尖端住宅了”。

和平里的孩子都坐过13路公交车。

这路车路程长、线路广,

能去雍和宫烧香,北新桥吃卤煮,北海划船,

还能去什刹海看荷花...

还有这里的奥之光小商品、第五俱乐部、十四居,

和平里菜市场、西街的自由市场。

那时候巨羡慕住在这里的同学。

穿过二环,是雍和宫和国子监。

现在路过这里几乎是坐在地铁,

英文报站听到是:Lamatemple,

但您还能想起当年13路报的是什么名吗?

那时总觉得这里特别神秘。

虽然现在这里的香火永远鼎盛,

香客络绎不绝。

来此求富贵、求姻缘、求事业、求学业的。

还有国子监,

那时也还没有成为旅游景点,

不坐13路的时候,骑车从这里穿过,

夏天的树荫静静覆盖整个一条胡同。

现在的这里,与五道营平行往南,国子监街,

但街头的牌楼依然醒目、提神,

这里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也算是北京独一份的。

继续下站,张自忠路。

曾经的这里见证了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时刻。

到今天成了平安大街的一段,

但老北京人还是爱叫铁狮子胡同

出了地铁口,下了13路。

看见路北面高高矗立着几栋西式老建筑,

在四周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地铁口,

露出的这一点面目,屏蔽了周围的嘈杂。

旁边写着字——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这里有很多名字:贝子府、和亲王府、老恭亲王府、

清陆军海军部、总统府、段祺瑞府、

北平卫戍区司令部、老人大校舍。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段祺瑞执政府主楼被姜文拿来当作女主角米兰的家。

在离段祺瑞执政府不远的是:

孙中山先生最后一次来京时的行馆。

下一站,南锣鼓巷。

全长786米的南锣鼓巷,东西各有8条胡同,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最佳风情地之一”

从明清时起,南锣就是“富人区”,

这里吸引着达官显贵、社会名流。

后来的南锣一条街,成为了“旅游地”,

后来虽不接旅游团了,但从成为了步行街那天开始,

北京人很少来逛了,因为东西难吃还贵。

但这里依然还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

这有僧格林沁王府、齐白石故居、茅盾故居

蒋介石行辕。。。

再向南,就是什刹海了,

这里是北京喧嚣闹市中最美的地方了,

就算到了今天,

从这里还能想象甚至天好的时候望到西山的夕阳。

老舍先生在名篇《想北平》中这样“溺爱”什刹海:

“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

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

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

无所求也无所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到了我们这代,

除了13路,还有42路、107路、111路、

118路、810路、823路、850路...

这些公交车,带我们绕经什刹海,太熟悉!

对于东城人来说,

过了什刹海向西就有些远了,

但对西城人而言,这里太过熟悉了,

最好的四中。

途径西四,能看到白塔,

这里是老北京胡同最后的回忆。

(摄影:Z.F.S)

鲁迅故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真正有“味道”的时候是夕阳下的胡同,

满是故事。。。

从这里搬走的人,

出了阜成门地铁,看到白塔的那一刻,

那是指着家的方向。

车行到最后一站,三里河,

有人说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三里河附近,

应该算是北京城里最像模像样的地方,

临街整齐的居民住宅,一水儿精致的绿化道路。

时不时道路两边儿还经常挂着彩旗,

和不知什么国家的国旗,

那是因为国宾车队到达钓鱼台之前,

可一定是要走月坛北街的。

后来我知道的三里河,

最出名的就是北京每年秋天,

在这钓鱼台东门,三里河路的“银杏大道”。

千棵种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银杏林

到了北京的秋天,可是能引来半个京城的人。

当然还有玉渊潭,每年春天人满为患~

说这里是北京居民小区的“老前辈”可一点不为过,

有人说这里像“欧洲”,

庄重不失繁华,闹中取静。

到了今天,

百万庄这边的道路是越来越宽,地铁修的更是方便,

但它依然还保持了当年建筑的原貌。

至此,13路一趟坐完,

您是不是还在意犹未尽!

这“神奇”的13路,

伴着一代代人,

充满了回忆和感情!!

本文部分资料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抖音KOL短视频达人啦!


岗位职责:

1.对协助脚本编辑,拟定选题;

2.出境拍摄,关于北京的吃喝玩乐;

3.临场应变能力强,思维敏捷;

4.有性格魅力,亲和力强

5.对于某个领域有深度了解,可以做到这个领域的意见领袖,有独特风格和感染力;

任职要求:

1.硬性要求:必须是北京人,了解和熟悉北京文化

2.男女不限,性格开朗,形象气质佳;

3.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4.有良好的自我驱动力和创新精神,执行力强;

5.有高度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抗压能力

有意的小伙伴,欢迎投递简历:56300713@qq.com(需附近期生活照及自我介绍视频)

✉ hao0j0j 或 lsy4833406 ✉

瓷,让我们知道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