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发布于 2021-09-12 18:47

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记住事物的形象或事情的经过的能力”。小学阶段,特别是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记忆力的好与不好,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巨大的。

你看古代私塾里,摇头晃脑背诵四书五经的少年。再看现代大批的文学泰斗和科学家,如鲁迅、老舍、巴金等,无不是从背诵中得到力量。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于是,背诵记忆就成了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处于记忆的黄金期,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学科,需要记忆的内容尤其多。为了达到课本编者的要求(课后有背诵要求),完成课标上“积累优秀古诗文”的目标,于是,每天的背诵任务完成情况就成了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指标了。

相信老师们都知道,每次任务布置下去后,让人失望的是总有几个不能按要求完成的孩子。甚至有的孩子一个学期结束了,全册要求背诵的篇目基本上都不能熟练掌握。而这部分孩子就成了老师心中的困难户,也成了一个班里“拉后腿”的人。

也许是这些孩子天生愚笨吧!无奈之余,许多人会用这样的借口来抚慰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去想自己的问题。当然有人会说,其他孩子我都教会了呀!言外之意,就是我没有责任。但,还请你弄清楚,那些掌握的孩子是你教会的,还是人家孩子自己学会的?

等你找到了这部分会背学生的原因时,你可能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了。

至今,我仍清楚记得儿子小学毕业的那一天。我回到家就开始着手整理孩子拿回家的一大堆书。突然,我发现了一本崭新的科学课本。当我随手翻开,书中的纸张更是干净。显然,这本书孩子没有用过。难道孩子在学校没有好好学习?

我有些吃惊,这孩子,虽然这门课不用考试但也去翻看,显然对这门课还是有兴趣的,他只是在无意中,记住了书中的内容。这时我又想到他以前跟着我在一个学校时,几乎每次科学考试都能拿到满分,就又想考考他,问他还能记起四五年级时科学书上的内容时,孩子又笑了,说:“那时背书是为了在考试中拿个分数,考完就全忘了。现在还真不知道那时候都学了什么。”

听到这里,我有些沉重。要知道,作为语文教师,我每天都是要求学生背诵的呀!如果学生背诵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时使用,那么这样的记忆还有什么意义呢!

过多的有意记忆简直可以使人变成傻瓜。”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的话。苏老的话意思很明白,只是强调有意记忆,很可能使背诵变成死记硬背,是会害人的。死记往往表现为学生看起来是记住了,可以应对短时间内的考察,但是时间一长,这部分内容不再参与检测,就忘记了。现在想来我的儿子在应对考试时,只是过多的有意记忆罢了!

但是,我现在的孩子们呢?想一想,那些记忆力不强的孩子,每天要应对老师的背诵检查,内心是怎样的痛苦。当学习成了一种负担,讨厌学习的现象就出现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危险的。

而那些记性好又乖巧的孩子,虽然能熟练背诵,测评得到了优秀,但是长此以往,变成书呆子的可能性又加大了。我国历史上不乏死读书的人,大家都很熟悉的赵括,纸上谈兵,毁了赵国。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刘羽冲死读书,学用不能结合,抑郁而终。

由此可见,只是强调有意记忆,是有害的。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快乐背诵,快乐积累呢?苏老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建立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合理比例关系”。、

我们知道无意记忆是一种没有目的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这种识记是建立在兴趣、思考和读书入了迷的基础上产生的”(苏霍姆林斯基),孩子们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思想就会变得活跃起来,思想一活跃就促进了学生的有意记忆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考开始深入,学习越深入,了解到的内容就越多,无意记忆就得到了发展。

把握好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比例关系,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搬运者,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从对教材的讲解中,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寻根问底,这样的课堂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给学生的记忆力打下基础,智力也得到发展。

如此一来,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舒心,学习效果自然显著。在课内课外,不知不觉,学生丰富了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记忆力得到发展,成就了师生的双赢。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图源网 侵删联)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