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双减政策”
发布于 2021-09-13 02:22
双减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随着一声令下,全中国都开始了双减政策,上至高中,下及小学幼儿园。这次改革看似是为学生减负,但实际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次双减,不仅减轻了学生们的课业压力和负担,也把公平这一词彻底的搬上了台面。
为什么要双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同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追求共同富裕。上世纪的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中国人率先富裕了起来,而后带动后富。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当年的站起来已经变成了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高质量发展,就需要高质量人才,而现在一些畸形的教育模式和体系,让真正的人才埋没。优秀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势必铸就优秀的学生,但是这种优秀是后天培养的。这种培养就使得没有良好教学资源的同学彻底丧失了竞争的优势,连起跑线都不同,何谈终点。双减的第一层含义在于使所有人才公平竞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大部分优秀的高等院校均为私立学校。而这些私立学校的入学条件尤为严苛,不但会要求学生成绩,还会调查学生家庭背景与收入,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学校良好的校友圈。有些优秀但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他们或许没有优秀出色的活动背景与含金量高的申请文书,这就直接导致软实力上的挫败。这样的情况只会致使恶性循环,寒门再难出贵子。从而导致社会中下阶层的人士对于政府的失望,极大地挫伤了民众的积极性。与美国相比,中国就要从根本上打破这种精英阶层的垄断,让高考成为最公平的上升渠道,这样才有利于社会人才的流通和鼓舞人民的积极性。双减的第二层含义在于给所有人一个上升渠道,并且确保人才阶级流通。
随着双减的政策出台,新东方、高途等股价暴跌,教育过度资本化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教育是国家的命脉,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如果让资本来把控了国家的命脉,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并且过度的将教育与金钱挂钩,这无形中导致了社会的浮夸风气,越来越多的人当老师不再是为了教书育人的崇高志向,而是成为了一种暴利的敛财手段。双减的第三层含义在于净化和规范教育业风气,让教育的精神不再被金钱蒙蔽。
随着课外班与补习的减少,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自然与阅读书籍,这与之前的做题机器与题海战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都说中国的学生是做题机器,没有思想与灵魂,而现在就是要打破做题家的桎梏,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被冗长复杂的奥数而困扰,更有时间去亲近自然与世界。双减的第四层含义在于培养有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接班人。
双减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中要求的公平的体现,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