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娘炮,少年应该是什么样子

发布于 2021-09-13 07:24

视频中,吃罐头的时候,其所故意做出的扭捏姿态让人非常不适,视频中的风小逸身穿可爱系的鹿帽服装,拿起罐头表示要“吃个桃桃”,在打开罐头后,风小逸又表示:“这个罐头好凉凉。。。”
一串女性化叠词用的作者是毛骨悚然,以至于很多网友都在对方的评论区表示“有被恶心到”、“做个男人这么委屈你么?”“yue了。。。。

随后,广电部门,新华社等央媒和主流媒体纷纷发声,批判这种审丑的伪文化,这种刻意博眼球的行为。8月末,该用户也直接被抖音平台封禁。

(正常人看完视频后的反应)
风波虽暂时平歇,但是热议并未停止。关于“娘炮”文化,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更是刊发“辛识平”的署名评论《“娘炮”之风当休矣》,对“娘炮”现象严厉批评。光明日报批“娘炮“形象等畸形审美,广电系统跟进发文,要求对“娘炮“文化予以整改,文艺界发声批判饭圈文化“娘炮”形象。一时之间,“娘炮”文化无所遁形。


提及娘炮文化,基本上是两条站队,一队认为娘炮文化是糟粕文化,应当摒弃,例如新华社等。一队认为娘炮与否是每个人的个人选择,应当被尊重,例如何炅、吴青峰等。
诚然,台湾省的“玫瑰少年“时间给了我们很多警醒,娘炮与否也的确是个人行为,但是要能够分辨清楚的一点是,这种类似”玫瑰少年“的人,他们是先天生理上的激素分泌紊乱,或者因为家庭的残缺而导致的观念错乱,甚至性别观念缺失。
但是,社会上更多的是生意,以伪娘、娘炮作为生意的一种,恶意假扮吸人眼球,然后变现成功,再引来更多的人模仿,最后将错误的价值观传导给观众或青少年小朋友。


其实这种文化,并非是从风小逸开始,而是盛行于男团文化等韩流文化,前几年的娱乐圈中,油头粉面,性感妖娆、妩媚多姿的男生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大行其事,也在一定层面上得益于女拳意识的兴起与强化,更多的主动意识,迅速被资本嗅到,而后定制打造出娘炮文化,为了流量竟能毫无下限。
这些浓妆艳抹,矫揉造作的男人,真的这么受人喜欢吗?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很少看到“娘炮”。他们只存在于娱乐圈和网红圈。从个性的角度来说,大家并不反对。但如果站在文化传播的角度,这样的倾向并不值得提倡。我们不能把民族精神引向阴柔,这是公众人物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者的使命和担当。退一万步来说,现在的孩子真的喜欢这样的偶像吗?其实他们没有选择,一打开手机和电视,清一色的大多数全是“娘炮”形象。各种综艺和影视作品,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不做娘炮,少年应该是什么样呢?我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的群星都能给我们答案。诸如很火的电视剧《觉醒年代》,里边的陈延年、毛泽东、赵世炎等人,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就是对少年最好的注解。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上提出当代青年应该是强健的而非柔弱的,并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来勉励当时的中国青年。


回望历史长河,统治者如秦皇汉武、谋士如诸葛亮孙膑,将军如赵云关羽。星河中闪耀着的群星皆是从体魄到精神充盈其身。
如何改变气质,砥砺精神,提升阳刚之气?借此机会,查阅了很多资料,无论在维基百科还是国内搜索引擎,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运动是第一位。通过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的提升雄性激素水平,在运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等。坚持运动,同样也可以有效改变体型体貌等,使身体看起来更加强壮。

正青春,正年少。祝愿中国每个少年,都能充满朝气,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