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二)
发布于 2021-09-13 10:30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儿童、孕产妇的健康管理,以及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孕妇健康管理的具体管理内容有哪些?
我们把整个孕期分为孕早、中、晚三个时期。孕12周内为孕早期,孕13-27周为孕中期,孕28周以后是孕晩期。一个孕妇在整个孕期至少要做5次健康管理,孕早期1次,孕中期分别在孕16-20周、21-24周各做一次,孕晚期分别在孕28-36周、37-40周各做一次。对于高危孕妇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增加健康管理的次数。
孕期健康管理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①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②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识别是否为高危孕妇。③对发现异常或有高危征象的孕妇,纳入高危孕妇专案管理;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出生缺陷的健康教育。④对孕妇开展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的指导,特别强调避免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的宣传告知。⑤对孕妇开展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孕期并发症防治、合并症防治的指导。
产后访视服务有哪些内容呢?
产后访视是指基层医生在产妇分娩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的家庭访视,为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查体、健康咨询和指导。产后访视的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通过观察、检查、询问,了解产妇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②对产妇的产褥期保健进行指导,对出现的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等问题进行处理。③发现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恢复不佳、产后抑郁等问题,及时转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诊治。④通过观察、询问、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指导母亲正确护理婴儿。
婴幼儿健康管理有些什么内容呢?怎么做呢?
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一般是指0-3岁的小龄孩子。从孩子出生以后到满3岁要接受医疗保健机构至少10次的健康管理,分别是在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满月时、3、6、8、12、18、24、30、36月龄时各接受1次健康管理。其中,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是由基层的儿童保健医生到新生儿的家中进行家庭访视,其余的9次由家长或者监护人带着孩子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政府统筹指定的其他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健康随访。
婴幼儿健康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①询问婴幼儿的喂养、发育和患病等情况。②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③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④在婴幼儿6-8月、18月、30月龄时分别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⑤在婴幼儿6、12、24、36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⑥在体检结束后,如无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接受疫苗接种。
高血压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患了高血压也许没什么症状,但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每时每刻都在损害着患者的健康。如果血压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损伤到大脑,会引起脑卒中(中风)偏瘫,造成半身不遂、痴呆等;损伤到心脏,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损伤到眼睛,可引起眼底视网膜病变甚至可能导致失明;损伤到肾,可引起肾功能不全。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跟吃糖多有关系么?
人之所以会得糖尿病,与人体胰腺所分泌的一种叫胰岛素的激素有关,这是唯一具有降糖作用的激素。正常人在胰岛素的调节下,不管进餐还是空腹,血糖都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而当体内胰岛素缺乏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时,血糖就会升高,导致糖尿病。由此可知,吃糖多少和糖尿病没有直接关系,如果胰岛素分泌正常和作用正常,吃了糖也会被分解。此外,即便是糖尿病患者也不是绝对的限制糖的摄入。限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以及增加运动,保持能量平衡,才是预防糖尿病的根本措施。当然,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限制白糖、红糖等单糖的摄入,因为单糖极易被人体吸收,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使受损的胰岛不堪重负,进而加重病情。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经常听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个词,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家中发现可疑传染病或者有确诊传染病人时该怎么办?
如果怀疑家中有人患了传染病,应做到:①马上到附近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并配合医务人员对病人以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治疗,必要时隔离治疗。②配合医务人员对家中被污染的环境、排泄物、生活物品等进行消毒。③接受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调查。④在没有治愈前,不能从事容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如果自己或家人有发热或者呼吸道症状,仔细回想有无疫情严重地区或境外旅居史或确诊/疑似患者接触史,如确实有相关接触史,应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使用私家车前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症状严重者可拨打120告知病情并由救护车转送至医院,就诊时需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旅居史或接触史;如无相关接触史,但发热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继续加重,仍应按照上述指导至医疗机构就诊。
对抗疫情的关键时期,我们怎样保护家人不得或者少得传染病?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呢?
避免感染传染病还是要注意几个方面的:
一是控制传染源:①一经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送医院治疗,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②对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③患者离开后应对其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要采取预防措施。
二是切断传播途径:①呼吸道传染病,应通风换气,紫外线消毒空气,不随地吐痰和个人防护带口罩等。②消化道传染病,要对患者的餐具等煮沸消毒,粪、尿、呕吐物等要用漂白粉或来苏尔消毒。③经皮肤传播的传染病,家中注意防蚊防鼠。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避免和病人接触,不用别人的衣被、洗具等物品。
三是对易感者加强保护:①对儿童、老人、病人进行预防接种。②加强饮食营养,提高抵抗力。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