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我们的制造业到底有没有进步?

发布于 2021-09-14 06:42

-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您的第1993

01

“我们工厂是生产机械设备的,怎么转型获得持续性的订单?

其中大部分都是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在提问,我们很多制造企业的老板其实也厌倦了这种订单来源不稳定,饱一顿饿一顿,干企业最后全成了跑销售的状况。

好了,这就引申出了一个问题。

在数字时代,我们的制造业有没有在进步?制造型企业如何获得持续性的增长?

02

在过去的150年当中,制造业扮演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

每一次全球经济的阶段性持续増长都是由制造业的创新带来的,19世纪的蒸汽火车,20世纪初的量产时代,20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工厂自动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跃升,都是从农业时代迈向工业时代,就像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改革开放后,制造业迎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和增长,第二产业成为了强国之本。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今天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数字时代,制造业也已经经历了长时间停滞。

在全球范围内,20世纪70年代,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为26%,到2020年,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17%。

事实上,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全球经济增长就陷入疲软和乏力之中,当时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企业失去了大量的海外订单。

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里,消费和出口都趴下了,依靠市场本身的力量很难快速复苏。

所以,全球各个国家都采取量化宽松的经济政策,强力干预经济,用“投资”去撑起另外两驾马车。

而这些钱,多数都流向了高收益、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说房地产、互联网等等,这也在无形当中挤压了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生存空间。

不只是中国,全球的制造业发展都在一个举步维艰的状态。

当然,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没做。

从上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我们的确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我们试着把工厂迁往东南亚,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利用那里更便宜的土地租金和劳动力;我们尝试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设备,通过产品定位让工厂越来越专业化。

但是,这些尝试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它并没有激发生产力,真正提高效率。

把工厂迁到东南亚,在我调研很多同学的时候,大家会发现表面上好像是省了钱,但从长远来看,东南亚廉价的劳动力并不廉价,因为他们效率太低,还有很多的隐形成本,比如环境、劳动力素质、产业链配套成本、政商关系。

扩大生产规模让我们可以更快的批量生产某种产品,但最终是我们不得不储存起来,寻找买家来消化这些库存,今天卖掉了上个月的货,明天又要为这个月的货发愁新的买家在哪。

从这些角度来说,我们的大多数制造企业和30年前没什么两样,起码在产销模式上变化不大。

但在新的数字时代,物联网的出现,给制造业带来转型的新机会。

03

在过去五年时间,全球有数千家制造企业在传感器和连接技术上做了大量的投资,他们把传感器装到了生产的产品当中。

装这么多传感器干什么呢?

企业利用传感器收集和发送大量的数据,通过互联网把这些大数据集中放在自己的数据库当中,凭借着分析工具和数据分类,评估客户的产品体验,细分客户的种类和使用场景,预测他们的需求,从而改善服务质量或者是研发新的产品。

这么一套生态系统就叫做“物联网”。

当然,我们用专业的话语表述就是:物联网是利用传感器和连接,把物理世界数据化的结果。

当我们把所有产品都转化成在线化的数字形式,它就可以做到识别、交流并且回应其他数据化的产品,这也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诞生的一个根本。

而物联网的作用,就是成为企业的一套听诊工具,做什么用呢?

诊断客户所需要的一切需求,不仅是现在的需求,还包括未来的潜在需求,反过来也能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生产力。

就像我在讲座当中提到的三一重工,他们可能过去问客户,“你要多少挖掘机?我把产品卖给你。”

现在他们给挖掘机上装上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的数据感知客户的使用状态、使用场景、使用频率。

假如使用场景是工厂企业的客户,他们就会问客户:“你想挖走多少土?我帮你远程挖土。”

假如是使用频率很高,场景很单一的客户,他们就会告诉客户:“挖掘机的哪些部件和使用方法需要维护和更新,我们可以提供这些服务帮助你提高效率和使用的质量,不让你停工受到损失。”

同时,他们借助于对这些设备管理和数据分析上的经验,又可以去给其他的企业赋能,提高设备利用率,拓展新的业务市场。

这就是物联网所带来的巨大的增长空间,在高频的业务里,把客户留下来,在低频的业务里,找到那些高频的业务存在。

当然,这里面的关键,首先要做的步骤就是“在线化”。

只有先做到了在线化,才能把数据联通起来,从数据当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分析出下一步业务的发展方向,让物联网成为我们新的收入来源。

假如我们出售的产品有磨损,需要保养,那么在线化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给客户提供远程监测服务或维修服务的提醒。

等到客户从新手成为了高手,我们又可以提供其他的适合高手的产品。

而等到我们的技术和服务足够成熟,数据分析足够全面,可以完全的感知状态、安全通信、精细化运营,管理服务开通和服务收费,就能预测和规划收入了。

那么,物联网本身这个万亿级的市场就会向我们打开大门。

就像华为一样,他们过去只是卖产品,然后到了5G提供通讯的解决方案,现在华为的目标是什么?

在华为的官网上这么写着,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这就是从“在线化”到“数字化”,再达到“智能化”,最终成为“平台化”。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无数的新的商业机会值得我们把握。

这是一个从产品到结果的转变,制造企业不用过于担心有了上顿没下顿。

自带数据的制造企业完全可以把同一批产品的数据,通过持续的服务,卖给不同场景下不同类型的细分客户,像终端消费者、广告商、经销商甚至同行,根本不用担心同行拿到了产品送到实验室破解和测试,用各种方法完成逆向工程。

因为产品可以不断的复制和迭代,抢走客户,但是数据是独有的,服务同样也是。

通过数据和服务所建立的客户关系,是绝对的竞争优势,也会给企业创造源源不断的可持续性收入。

我相信,物联网终究会颠覆我们的世界,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我们的制造企业,还有更多的服务业,更多的其他行业的企业,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产品,重新认识自己的客户,也别忘了物联网的根本,数据的在线化。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