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过“教师节”?皇帝带头,全国上下一起嗨!

发布于 2021-09-14 07:26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教师节刚刚过去!

9月10日的教师节,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确定的。

但是你知道吗?在古代,教师也有相应的地位和节日,一点都不比现代的老师逊色,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教师节快乐
HAPPY TEACHER'S DAY


  古代的教师节 
 
早在古代便有类似“教师节”的节日,那便是圣人孔子的诞辰日和塾师生日在这样的日子,东家都会向塾师致送“节敬”。

当然,除了孔子的诞辰日和塾师生日,在特定的时间里,学生也会向老师送礼以表尊敬。比如:特定的节令,老师生日。真正统一规范的时候就是在汉代!



汉、晋时期 #

据《汉书·平帝纪》记载,当时的学校体制是:“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教师)。”

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中说:汉、晋时期,每年农历8月27日,即孔子诞辰日这天,皇帝要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还要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为饮食之客,席间词赋其娱”。

各地官府也纷纷效仿,这天除祭奠孔子, “置休经师,也要 授束脩(干肉)”(当年,孔子的很多学生就是用腊肉作为学费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但教师已开始享受节日休假、会餐、发福利待遇了。



HAPPY TEACHER'S DAY
# 唐、宋时期 #

唐宋时代,每到这一天国都和各州、府、县都要举行孔子诞辰祭典,当时的祭典非常隆重。

并且,国子监、书院以及州、府、县也会选拔成绩突出者为“司业”,报送朝廷,这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HAPPY TEACHER'S DAY
# 清时期 #

到了清代,孔子诞辰祭典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成绩最为卓著的教师在这天会被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

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颜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时得到的提拔。



HAPPY TEACHER'S DAY

从各个朝代尊孔祭孔、尊师重教的实际,足以说明诞辰日便是古代的教师节。

教师节
“教师”短短两个字赋予的情感是太多太多了,为了表示自己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除了各种感恩活动外,学生们一般也会送上自己亲手挑选或是做的小礼物以示心意。

那么,在更加注重礼仪和尊师的古代,学生们会为老师们送上什么礼物呢?

古代的启蒙学塾分为私塾、家塾、义塾三种类型,在家塾中,老师的收入大致包括束脩、膳食、节敬三部分。在每年特定的节令,或者一学年开始或结束、学塾开办或关闭的时候,东家往往会向塾师致送银钱或礼物,这称之为“节敬”。

有一些私塾,明文规定节敬和膳食都包括在束脩之内,在节令时也就不再另行致送。还有一些私塾,平时并不向塾师支付束脩,而在节令时支付。


节令的确定,主要依照我国传统的节日,但各时代或地区也有差别。有的地区特别重视清明、夏至、端午、七月望、中秋、十月朔、冬至七节,有的家族则在四节致送,也就是清明、端节、七夕和重阳。

在很多地方,最重视的是三节两寿:“三节”是指端午节、中秋节、年节,两寿”“ 则是指孔子诞辰日和塾师生日。


在所有的节敬中,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最基本的。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拜见之赀,也就是学生第一次进学拜见老师敬呈的礼物一些地方俗称“拜见”。


节令或塾师生日时可以不送礼,但第一次进学从师,贽见礼是必不可少的。学童第一天入塾,按传统习俗,先向孔子神位跪下磕头,后跪拜塾师,并献上“贽敬”。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