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热点素材 | 9月最新时文选粹6篇,精选典范的议论文!
发布于 2021-09-14 07:27
目 录
01.练就栋梁之才的“几把刷子”
02.事业因执着而成功 人生因坚韧而出彩
03 “张桂梅登上天安门城楼”上热搜,她值得!
04.推动广大教师人人尽展其才
05 功绩彪炳千秋 英名万古流芳
06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正 文
01.练就栋梁之才的“几把刷子”
(主题:自我认知 人生价值)
练实事求是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必然要求和逻辑结论。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年轻干部应把实事求是作为行为准则、人生信条,戒掉身上“骄娇二气”,多到基层一线“墩墩苗”,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多到群众家中揭揭锅盖、多到田间地头拉拉家常、多到生产车间问问情况,“打着灯笼”找问题、“翻开石头找蚂蚁”,多去“解剖麻雀”,听听心里话、发现新问题、处出真感情,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解难题,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这一段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角度分析青年干部要多沾沾泥土,多直面民生。)
扛担当作为之责。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是一种作风、一种意志、一种品质,干事是干部的天职,担事是干部的使命。年轻干部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修炼内功,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在火热实践中淬炼作风,锻造才干能力,在非常时期尽非常之责,用超常之功作非凡之为,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多几次“热锅上蚂蚁”的考验,多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摸爬滚打,多到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磨炼意志,尽心谋事、尽力干事、尽责成事,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检验的实绩。(这一段从担当作为的角度分析青年干部应该怎么做。“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作为年轻干部就要多经历一些险峻情况,多接一接“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只有这样才能磨出真功夫、练出“大心脏”。)
照清廉自守之镜。作风建设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在年轻干部的成长中,诱惑无时不在,一些手握权力资源的年轻干部更容易被“围猎”,缺少对纪律和规矩的敬畏之心,廉洁这条底线就会失守。“公生明,廉生威。”年轻干部要常照清廉之镜,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少一些自以为是、自行其是的“自我设计”,多一些慎独慎微的“自我敲打”,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最后一段从廉洁自律的角度分析年轻干部应该如何做。这一段内容大家学习掌握即可。)
02.事业因执着而成功 人生因坚韧而出彩
(主题:精神品质 人生成长)
2021.09.02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安民
迈开假肢飞奔向前,克服身体缺损搏击泳池,凭借轮椅勇敢比拼……在东京残奥会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以出色的运动成绩、顽强的意志品质,深深感染了各国观众。他们不畏困难、奋勇争先,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背景:东京残奥会赛场上运动员奋勇争先,展现出了坚韧精神)
坚韧是一种宝贵的意志品格,蕴含着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动力。从古至今,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备受人们推崇。举凡那些造福于民的伟大工程,无不是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而成就的;观察那些名垂青史的伟大人物,无不是精神和意志的强者。在遭遇困难与压力时坚决不退缩,在面对危险与灾难时拥有耐受力,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这种坚定、执着、勇毅,正是对坚韧最好的诠释。(是什么①意志品格+蕴含动力②论述坚韧精神自古就有③论述坚韧精神熔铸在伟大工程和伟大人物中④进一步阐释坚韧精神的定义)
事业因执着而成功,人生因坚韧而出彩。这样的坚韧,熔铸在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的行动中。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份的369名创业者满怀激情,从大江南北毅然走上塞北高原,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以超乎想象的坚韧,拉开了林场建设的历史帷幕。近60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这样的坚韧,同样刻印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生命里。他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几十年如一日,书写了“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的华章。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在通往梦想的路途上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才能抵达不一般的境界。(为什么①提出总论点②历史:举例塞罕坝林场建设事业因执着而成功③现实:举例袁老的人生因坚韧而出彩④提升意义,小结论点)
坚韧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不弃微末、不舍寸功,有滴水穿石的坚持和耐心,才能培养韧性。古人言: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惟有多锤炼、多摔打,能吃苦、肯拼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要想达到思有所悟、谋有所据、做有所成的水准,就要保持一事未了、寝食难安的状态,专注聚焦、持之以恒。美好的理想不会自动实现,胜利属于真正坚毅的人,成功属于不懈奋斗的人。把简单的事情做细,将重复的事情做精,守正创新、追求卓越,不断激发热情、超越自我,努力在熟悉的工作中把握规律、日有所进,才能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的业绩。(怎么做①提出论点②用典,进一步阐释论点③从个人角度论述如何做:专注聚焦、持之以恒④提升意义,小结论点)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韧者笃行,韧则行远。生逢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只要我们立志高远、脚踏实地,蓄积坚韧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驰而不息向前进,就能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总论:用典,提升主题。展望未来)
03 “张桂梅登上天安门城楼”上热搜,她值得!
2021年07月03日 《中青评论微信公号》作者:白毅鹏
①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当直播的镜头扫过观礼台时,人们惊喜地发现“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等人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随后,这一幕被抓拍下来,“张桂梅登上天安门城楼”的话题登上热搜,众多网友热议跟评,齐刷刷地写下“她值得!”“看到张桂梅校长坐在天安门城楼上,真的很想哭”“还是那件黑衬衫”“看到手上那满满的膏药瞬间认出来了,张老师辛苦啦!”(开篇点题。由网友对“张桂梅校长登天安门城楼”登上热搜,众多网友热议跟评引出本文中心论点。)
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这样重要的场合,受邀在天安门城楼登台观礼,是莫大的荣耀。两天前,在人民大会堂内,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被颁授给各条奋斗战线上的29名同志,张桂梅作为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代表,获颁该项荣誉。现场发言时,她表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而“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③光环和汗水,相称而相映,至高的荣耀,对应至伟的功绩。这一系列的至高礼遇,是包括张桂梅在内的被授勋同志理应受到的褒奖,他们堪当此礼、实至名归。获得党和国家盛大隆重的礼遇,受到来自社会大众的讴歌礼赞,是对他们以往辛勤付出的精神褒奖,而他们的光荣事迹、坚毅人格,也让更多人在热泪盈眶的同时,获得感动和鼓舞。(承接上文,论述以“张桂梅”为代表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实至名归。)
④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次“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这样的人物楷模、英雄事迹,有一种打动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他们是在平凡事业中倾注心血、燃烧激情的英雄。生活中,这样的楷模可能就在你我身边,而他们的事迹作为,普通人并非遥不可及。对他们进行表彰,对普通大众是一种激励,激励人们在平凡事业中不忘初心、建功立业,一日有一日的进取,一年有一年的作为,一生有一生的志业。(获得“七一勋章”原因之一:他们在平凡事业中倾注心血、燃烧激情。)
⑤正如张桂梅老师发言所说的,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她心中的经典,而她最爱唱的歌曲是《红梅赞》。歌以咏志,她的名字里本就有个“梅”字,她的人生事迹,又何尝不像昂首怒放的红梅一般?“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是她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她扎根贫困地区,兴办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一千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而她所经历的困苦,所开创的事业,桩桩件件都令人感佩不已。(获得“七一勋章”原因之二:在艰难困苦中开拓前行。)
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有细心网友发现,在礼宾车队抵达授勋现场后,张桂梅老师走下车,转身看到戴着鲜艳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她立马露出微笑,频频挥手致意。或许在她执教的学校,投入心血的儿童福利院,也有一帮能让她随时露出笑靥、竭力付出心血的娃娃们。在我看来,一位好老师,就是见到孩子便浑身有劲的人。看着学生奋发有为,他们就默默在一旁打气助威,目送他们赴远方、酬壮志。
⑦像张桂梅老师这样对学生无微不至关怀的好老师,是很多人求学生涯中的宝贵财富、精神导师。她每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之所以总有人潸然泪下,就是因为教师长者的人格魅力、师道光辉在起作用,这样的老师眼里有光,有潜心育人、陶冶人心的无私笃定,所以才能在陌生人的心底流过一阵暖流,产生持久而强烈的炽热共情。(获得“七一勋章”原因之三:爱生如子,潜心育人。)
⑧致敬平凡,礼赞英雄。“我把党的声誉看得很重,把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看得很重。”像张桂梅老师一样,人只有坚定信仰、矢志不渝,才能有益于社会,才能无愧于人民的嘱托。也唯有如此,才能把平凡事业推向极致,成为社会需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人,这样的人值得受到世人瞩目,也自然能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总结全文,呼吁倡导。)
04.推动广大教师人人尽展其才
(主题:教育 教师 成长)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10日 07 版) 作者:赵婀娜
05 功绩彪炳千秋 英名万古流芳
(主题:英烈 传承 精神)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2021.09.03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于近日启动的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交接迎回安葬工作,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109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1226件相关遗物回到祖国怀抱,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隆重举行。截至目前,我国已连续8年迎接8批共8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军地有关部门隆重迎回安葬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彰显百年大党形象、赓续党的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引导全社会深刻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告慰先烈、抚慰遗属,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交代背景事件及意义)
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70多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这场战争中,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宝贵生命。70多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为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新生共和国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迁回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举行隆重安葬仪式,就是要大力褒扬志愿军烈士,表达我们最深切的怀念和最崇高的敬意。(简述抗美援朝战争及伟大精神;褒奖烈士,表达敬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英烈保护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确定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在这一天,国家举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各地普遍举行烈士公祭仪式,纪念缅怀革命先烈;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阵地作用深入发挥,发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基因;《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英雄烈士和烈士遗属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革命烈士事迹进课堂、进校园、进头脑持续开展,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的氛围日益浓厚。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为他们设立国家纪念日,组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正是为了以国家的名义向他们致敬,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传承他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宝贵精神,在全社会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引用领导人的讲话;崇尚英雄的具体事例;缅怀先烈,传承精神,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倍加珍惜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环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我们要敬仰英雄、学习英雄,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不懈追求,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更大力量。(从历史巨变到踏上新征程,以时间顺序过渡到现状;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珍惜和平;敬仰英雄、学习英雄,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呼吁,展望未来)
写在最后
重磅推荐:
高考作文‖新学期高考作文评点升格训练班招生简章
重磅‖教育部司长:今后高考主考语文,语文重点在作文(书写),字字铿锵有力!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