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立德树人写作素材之7个常考主题的40个硬核金句

发布于 2021-09-14 12:05

主题一

梦想奋斗

1.每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出发;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力量。

——《带上温暖,继续拼搏》

2.生活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

——《生活的真谛在点滴奋斗中》

3.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这些话,真提气》

4.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有机会把整个世界作为想象的行动的空间,去一展拳脚、实现抱负。

——《给青年的一封信》

5.“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人人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

  ——《我们都是追梦人》

主题二

青春成长

1.时代在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给青年的一封信》

2.影响世界,年轻的你我或许都该这样追求。

——《给青年的一封信》

3.生活是活给自己看的,你有多大成色,世界才会给你多大脸色。

——《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自律,成功离你更近》

4.人生不就是这样,经历过一次次考验才能成长;人生不就是这样,哪怕雨雪霏霏也要去追寻阳光。

——《“人生第一次”蕴含的力量》

5.这世上,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每个人都是一种色彩,都是“不一样的烟火”。

——《做好人生的选择题》

主题三

责任使命

1.巨大的用户群体绝不仅意味着金山银山,还意味着责任如山。

——《守好互联网平台的价值出口》

2.勇者逆行,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是一名名建设者日夜兼程的无怨劳作。

——《战“疫”信心,“火神山”燃旺》

3.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一份伟大的成就,无不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和工作;每一段不凡的人生,无不依托于平凡的日积月累。

——《在平凡中成就不凡》

4.大爱面前,小爱暂时放到一边,他们与爱人守望相助,共担风雨,就像两艘并行的航船,一起穿越厚重的阴云,驶向胜利的彼岸。

——《白衣战士的爱情闪着光》

5.有人戏言,“佛系”也行,愿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西行路上,那悟空会玩耍、敢担当、勇打拼,做下偌大事业,此真有志者言。

——《也说“佛系青年”》

主题四

自律自省

1.我们必须修身律己,慎终如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

——《严以律己擦亮政治本色》

2.事后的反应再迅疾,也比不上未雨绸缪。

——《给“冰花男孩”扫除风霜》

3.那些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自律的人,真的连老天都不忍辜负。请相信:在暗处执着生长,终有一日馥郁传香。

——《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自律,成功离你更近》

4.一个人把该做的事做了、该出的力出了,成功就在其中,幸福亦在其中。

——《真情投入工作,何愁不能实现自我》

5.当你不再轻易受外界干扰、开始独立思考时,你就不会被星座催眠,更不会把信仰交给星座。这样的你,才能真正抓住生活、拥抱生活。

——《星座中找不到引路星光》

主题五

道德修养

1.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2.即便不与人为善,也别作恶,因为你的无礼拉低你的人品。

——《请保留最基本的善意》

3.好坏美丑的简单评价越来越难以服众,关于美的认识仍需凝聚更多共识。

——《北影节海报丑吗?你究竟信眼缘还是看内涵》

4.自身的修为、精神的丰盈、内在的气度等都在定义一个人。修养和内涵给人留下的印象,同样也能给人机会。

——《警惕!整容竟然成了“开学礼”》

5.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没有价值内核支撑,难言良法、难图善治,而脱离了现代法治语境,心中的道德律也难以自行。

——《让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主题六

坚持奋进

1.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岁月为证,奋斗不止》

2.选择是一时的人生,但人生是永恒的选择。关键是,为了什么去一往无前,如何才能锲而不舍。

——《做好人生的选择题》

3.天上尘,地下土。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真正的优秀不是别人逼出来的,而是自己和自己死磕。

——《真正的优秀,都是自找的》

4.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人将在科技创新的星光照耀下,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引领世界潮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勇攀高峰。

——《“中国科创”星耀发展新征程》

5.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只有蓄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品格,才能以行动力坚定自信心,用确定性战胜不确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凝聚正能量。

——《让我们一起逐梦前行》

主题七

家国情怀

1.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2.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牢记职责使命,赓续百年初心》

3.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

——《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

4.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根植于精神的沃土。精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繁盛之基。

——《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

5.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到“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古人的诗句、今人的歌声,无不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旗帜在青年心中高高飘扬》

主题八

文化反思

1.传承不易,创新犹难。

——《审视“年味”里的文化命题》

2.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从中华文明中汲取复兴力量》

3.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竹简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

4.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每天都按照同样的方式生活,那社会就会没有活力,显得单调乏味。

——《多元社会,需要包容》

5.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将文化差异视为文化差距是必须克服的思想偏差。所谓“差异”是指文化特质与形式不同,而“差距”是以一定标准对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作出判断。

——《在增进文化认同中坚定文化自信》

跟人民日报学些作文

学 立 意 

 

文章合为事而作,须言之有物,须有灵魂,当对读者有所启发。高中生置身于网络时代,信息瞬间触达,在写作训练中应该着重培养有内涵的思维意识。来看看人民日报那些具有启迪意义的立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仍然是滋养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催化公共文明成为中国人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文明传承断档了吗?》  

“唯意志论”者固然举步维艰,只有利益的人生同样苍白无力,“喻于利”不是开启幸福的万能之钥,“喻于义”才能推开梦想的必然之门。构筑精神的高地、留存理想的底色,才有灵魂的原野郁郁葱葱,文明的河流碧波荡漾。——《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

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让给别人。历史的原野如此辽阔,作为时代的一员,你完全可以栽下花草、留下芬芳,种下树木、留下清凉。——《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 

不要总让“个体”与“全局”彼此排斥、互相追尾,不要总将对“全局”的考量,放在“个体”的对立面上。标签无限盛行时,理性容易枯萎;思维陷入绝对时,

真理即成谬误。——《有“个体意识”,也要有“全局观念”》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有时候,我们的确感到被问题“追着走”、“推着走”。这可以理解,转型期中国问题一大堆,公众和舆论更加敏感,未来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满挑战。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对问题的不断突围中,国家社会得到了实质性改善。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过程意识”,才能让改革者有更多回旋余地,才会对未来更有信心。 ——《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一个理想的社会之中,读书和做网红,不该是互相对立的选择。好好读书也能够成为“网红”,而网红也崇尚“读书”,这才是值得追求的正常现象。——《“读书不行大不了将来做网红”才是最大的误读》

 

 

学 拟 标 题

 

 

《人民日报》标题为《莫让青春染暮气》的时评在2018年风靡校园,同学们纷纷效仿,《莫使青春凋朱颜》《莫令青春长咨嗟》等标题演化而来;《不要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人民日报》的标题简洁凝练、准确鲜明,更是深刻有力量!

动宾短语式:

《养一身浩然之气》《激扬时代的好声音》《聆听中国真实的心跳》《放开“思维缰绳”》《守护技术创新的初心》《做守望民族精神的代言人》《走出“生活在别处”的困境》《铸就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做好自主招生加减法》《呵护孩子的童年时光》《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点亮国宝回家之路》

“用”“以”字短语:

 《用好作风凝聚正能量 》《用改革之火点燃创新引擎》《用法治中国凝聚复兴力量》《用规则文明突破“关系藩篱'》《用司法之手护好未成年人》《以德遺后方流长》《以创新思维增活力》《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以规则意识保护知识产权》

用“莫”“不”“别”表达否定态度

《莫让浮躁浸染文化“琅琊榜”》《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别让权力成为亲情之痛》《别让谣言污染了 “朋友圏”》《别让“斗富心态”消解了幸福》

用“让”字表明肯定态度:

《让理智战胜贪欲》《让榜样之光照亮前路》《让创新激荡发展的春潮》《让陪伴成为孩子心底的阳光》

《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社会正气生生不息》《让敬畏之光烛照文化传承》《让“互联互通”点亮每颗心灵》

直接表明观点:

《“平衡”是一种大智慧》《清廉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和”文化是中国人的血脉》《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面对诱惑定住心神》《翻拍经典,更要创造经典》《清白家风不染尘》《风雨悬停彰显英雄本色》

 

学 论 据 运 用

 

 

很多同学写事实论据是为了凑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交代清楚,殊不知写事例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人民日报》的事实论据总是言简意赅,重在论述而不是罗列。

看得见民谣歌手一曲成名,更要看见他们十几年如一日的不懈坚持。贾岛锤字炼句精益求精,“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推敲”佳话永留后世。冯友兰素以“不着急”闻名,一部《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皇皇巨著,他80余岁动手,90多岁才宣告完成。——《“十年功”托举“一分钟”》

运用反面事例论证:

1930年代,孔祥熙已是国民政府炙手可热的人物,听闻山东曲阜要重修族谱——《孔子世家谱》,欣然资助1000大洋,结果他这个山西人生生被写进了孔家族谱里,赫然成了“大成至圣先师”的第75代孙。姓朱的就攀扯为朱熹的后代,姓李的就说自己是李唐贵胄,不胜枚举,瞎攀亲戚、丑态百出。——《别让寻根问祖成为攀附权贵的闹剧》

人物事例拼盘: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个体立于天地之间,是汲汲于一时之得失、蝇头之名利,还是着眼崇高目标、思虑公共利益,最能彰显个人的思想情操。杨善洲“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最终,“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的民谣至今还在云南保山流传。廖俊波“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结果,当地一位老人在门楣贴上“俊波您好”的横批,以表达对这位办实事的县委书记的感激之情。时间不语,却能铭刻实绩与作为。将爱民之情存乎心、为民之责践于行,一个人自会赢得好名声。——《何须“自炫求名”》

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才是关键。季羡林先生曾描述他在北大种莲的经历,几颗莲子经过两年扎根池底的力量积蓄,终于在第三年“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并在第四年“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绽放出“红艳耀目的荷花”。——《器成还须久为功》

 

学 论 证 方 法

 

从反面论证:

专注于日积月累,所以成功才能举重若轻、驾轻就熟。然而,也有许多人,懂得这个道理,或是变换奋斗目标如同看电视换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渴望一夜暴富,工于取巧、偷奸耍滑。殊不知,拔苗助长必适得其反,急功近利必自毁长城。成于坚忍,毁于急躁,世间事往往遵循这样的规律。从“起跑线恐慌”“成名趁早焦虑”,到“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倘若“时间感”被急躁和盲目所驱使,急不可耐、急于求成,到头来只会是万事归空、一无所成。——《“十年功”托举“一分钟”》

运用四个分论点:

这种信心,源自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深刻认知和切实践行,同时又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

这种信心,源自于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这种信心,源自于我们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建立的伟大历史贡献。

这种信心,源自于我们党通过实践探索成功地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信心似火,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正反对比论证:

近日,故宫博物院的家具馆对外开放,许多参观者第一次欣赏到宫廷紫檀家具的绝美。紫檀虽美,但它“五年一年轮,千年孕一木”,成材实属不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与树人往往类比,因为正像树木成材一样,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打磨和历练,才能积淀下精华。

但反观当下,不少现象不免有些违反常识。对“超速”的渴望正涌动成一股潮流。“我报名了翻译速成班,一个月就能拿下口译资格证”“我加了个减肥群,10天极速变苗条”“我刚买了明星快速养成手册,正在琢磨如何一夜成名”……急于工作,急于恋爱,急着看成效,似乎成为唯恐落后于时代节拍的“紧箍咒”。——《器成还须久为功》

假设论证:

如果创作者没有志存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捷径,这也正是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翻拍经典,更要创造经典》

文章由超然客校编,分享旨在服务教学,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