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你注意过吗?

发布于 2021-09-14 14:59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功能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仅表现为震颤这一运动症状,被认为是一种进展缓慢、症状单一、良性运动障碍性疾病。特发性震颤主要症状表现为手、头部及还有可能身体其它部位的随机性抖动,有节奏的抖动,一般病情轻的时候抖动幅度大,快,容易被自己控制,往往是在彻底放松或紧张的时候出现。病情严重的振幅小,但是持续时间长,难以控制。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持筷、端茶倒水、穿针引线等做精细活的时候抖动较明显,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特征。

虽是一种常见病,但很多人对特发性震颤并不了解,因此并未积极进行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早日了解特发性震颤对人体的危害,对积极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

国外研究发现,特发性震颤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记忆力、语言、视空间、注意力等多个认知领域的损害。

相关研究表明,特发性震颤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中,听力损失症状出现较早,贯穿于大部分患者的整个病程;除衰老以外,小脑及其相关环路神经变性都是可能影响患者听力的因素。

特发性震颤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的机制尚不清楚,但研究发现,其认知障碍的出现可能与小脑-丘脑-前额/顶叶环路异常有关。额区和小脑蛋白质改变、执行功能和工作记忆与右侧额中回、前扣带回、顶下小叶、左侧脑岛和右侧小脑后叶的灰质体积缩小都可能使患者出现认知障碍。

除此之外,特发性震颤还可能与其他运动障碍类疾病同时发生,例如,文章开头所说的帕金森病;据报道,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的多,特别是60岁以上的特发性震颤患者,发生帕金森病的概率更高。

随着病情的发展,特发性震颤会妨碍手部完成精细动作,写作,穿衣,进食等执行功能受损;由于喉肌受累,语言、发音都可能受到影响。因为生活及社会活动受限,很多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心理,睡眠质量也大打折扣。

特发性震颤危害:

轻微的患者影响生活社交以及,对自己工作,生活,学习,找对象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况且还有百分之60%的遗传性。严重的患者会导致活动困难,减少社会交往活动,最终丧失劳动力,生活自理困难。手抖特发性震颤手抖在紧张激动,疲劳饥饿,拿东西,等发病或者加重。头抖特发性震颤头抖在紧张激动,疲劳饥饿,注意力集中等发病或者加重。

中医治疗:特发性震颤属于中医“颤证”范畴,主要累及肝、肾、筋脉,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风气内动,治疗以调治“内风”为治则,以达到“滋阴、平肝、息风”的效果。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本病以肢体摇动为主要症状,属风象,肾为先天之本,肾虚不能滋养肝木,筋脉失于濡养,木燥生风,故见四肢震颤;肝肾同源,水不涵木,肝肾阴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震颤乃成。

疏风平颤汤是一种治疗震颤类疾病的疗法,适用于常见的震颤类病症,如特发性震颤,手抖 头抖,小儿眼球震颤,老年性震颤,帕金森等疾病。治疗以疏风止颤为基础,重在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镇静止颤。通过人体十二经络的循环规律,疏通经络,调节体内各部位通路,降低血管阻力和血液粘稠凝聚状态,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对眼部神经进行深度的营养供应,改善眼部微循环,阻止神经细胞进行性退化,修复脑干上部、基底核异常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医院地址:天津昌盛中医医院 (位于滨海新区大港古林街438号)

问诊方式:来院就诊和远程方式问诊

挂号费:80元 可提前预约挂号

主治医师:周香萍医师 有20多年的临床经验 

药物毫升:成人(130到140毫升)儿童(80毫升)

中医疗法:昌盛除颤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