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纠正小儿的挑食偏食行为

发布于 2021-09-14 23:51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也越来越多样化,营养也是越来越齐全,但是偏食挑食的孩子也是越来越多,就是这个不吃那个也不吃,或者偏吃一样食物,其他都不吃,从而造成孩子们的营养失衡,影响身体发育,急坏了父母长辈。偏食挑食是指儿童特喜欢或特喜欢某一种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种不良的进食习惯。其实孩子们偏食挑食是有原因可循的;与大人相比,孩子的味蕾更为密集,对食物的气味和味道更为敏感。 一些大人认为“好吃”的浓味食物,幼年的孩子可能感觉刺激过度强烈,从而本能地产生拒绝;因情绪因素而产生好恶 ,如果在饭桌上,孩子因为不吃某种食物而遭到大人们的训斥,很可能会使他们对这种食物产生反感;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孩子的触觉和视觉也十分敏锐。他们喜欢那些漂亮而小巧的食物,对于形状过大、过粗,色泽暗淡的东西缺乏兴趣;受大人或其他小朋友的影响对食物产生好恶;电视上有各种零食的广告,孩子会全盘接受,因为电视里的小朋友们都吃这种食物。

     要想让孩子不偏食、不挑食,最要紧的就是在家里形成一个好的饮食氛围。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父母自己有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正确的饮食观念,并善于营造宽松的饮食环境。父母对食物的态度应当理性而公平,不挑食、不偏食。不要说什么食物好吃,什么食物难吃,要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明白一个道理:健康的饮食能培养出健康的人,吃饭偏食挑食,就很难长成身体健康、头脑聪明的人。吃饭时周围气氛轻松愉快,进餐就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漂亮的桌布,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都会使孩子对所吃的食物增加快感。

      加强孩子对食物多一些了解,多参与食物的制作过程;他们就会对食物产生心理认同,也能减少对很多食物的偏见。比如说,可以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去买菜,帮助我们择菜,大一点儿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们自己做凉拌菜;食物的选择和烹调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一般喜欢吃清淡的食物,不喜欢吃味道太浓的菜和杂和的食物。饭菜的颜色和做法经常变化,才能够有效地刺激孩子食欲。在向孩子介绍新菜时,不宜太多,太杂,要适当控制食量,以防一顿吃腻而损害以后的食欲。

       如果孩子不吃某些食物,既不要大惊小怪、过分批评,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也不能纵容肯定,强化挑食行为。不要提醒别人甚至反复强调我家的孩子不吃某种食物或者特别爱吃某种食物。帮孩子分析食物广告,孩子从众心理强,好奇心也强,最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父母需要让他们知道广告多的食物不等于是优质健康的食物。如果孩子接受了以前不吃的东西,或者放弃了某种特别喜爱的零食,或者在饮食上更加合理,父母应该适当给予精神奖励,或者其他非食物形式的鼓励,并举出那些饮食习惯较好的小朋友作为例子,赞扬他们的好习惯,来激励他形成好的饮食习惯。让他感觉这种好的行为与长大、懂事、明智、有教养等好的个人评价联系在一起。

     如果孩子实在不吃某些东西,可以试试这些办法:把这种食物制成馅料,包在其他食物中吃;把这种食物和其他食物搭配起来,作为配料来吃;找到这种食物的替代物,能获得相同的营养价值;避免在孩子还不饿的情况下让他吃这种饭菜。相反,当孩子饥肠碌碌时,即使某种食物并不好吃,他也会感到香甜可口,常言说“饥不择食”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要改变已经形成的挑食偏食习惯,不能指望一朝一夕见成效,需要有一个过程。另外不能乞求一种方法获得成功,要进行多种尝试。只要有耐心,就一定会成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