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英语押题刘一男真题词汇班网课

发布于 2021-09-15 01:55

2022考研英语押题刘一男真题词汇班网课

(赠送21全程,22全年更新画质高清领先全网更新)

需要此课程的同学可加入学习哦!更有全网各大机构考研课程与你共享!

【每日更新,涵盖全网各大权威机构,需要某个机构直接私信我】

欢迎热爱学习的小伙伴,一起自我提升,一起互相帮助,一起长成更优秀的自己!!

有能力的朋友可以去官网购买,支持原作

复制微信添加:10248151,获取课程

 

-----以下忽略,为内容填充-----

朝的财政政策对各阶级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和商人是剥削阶级的代表,被剥削阶级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清王朝的财政政策不能不影响着各个阶级、集团在财政赋税体系中的地位。  

一、地主和农民

  地主和农民是封建社会中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在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拥有各种特权。这种特权在赋税方面的表现,如优免赋税、包揽钱粮等等,是十分突出的。对于这种特权,清王朝建立统治以后,表面上似乎在逐步加以限制。早在顺治五年(一六四八),还承袭明朝旧制时,就颁布了优免绅衿粮役的条例。顺治十四年(一六五七)加以改变,规定“自一品官至生员吏承,止免本身丁徭,其余丁粮,仍征充饷”。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实行“顺庄法”,规定“绅衿民户,一概编入里甲,均应徭役”。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更规定绅衿户下有诡寄地亩、不应差徭及包揽他户地丁银米,从中侵蚀者,照“欺隐田亩例”处理。雍正五年(一七二七),进一步规定贡监生员等绅衿包揽钱粮,以致拖欠者,“均黜革治罪”。凡此种种,似乎表明清王朝在认真执行均赋均役,剔除豪富包揽侵占积弊的政策。但事实并非如此。

  所谓均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