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具备食品的“第三功能”,您知道吗?

发布于 2021-09-15 01:58

秘  迷上普洱的缘由(四十一

        人们习惯对茶叶按照感官颜色进行感官颜色进行简单分类,如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等,缺少对茶叶功能的划分。目前国际最前沿的茶叶研究,侧重点在茶叶的功能性方面上,并以此将茶叶划分为三大功能:

        第一是营养功能-----即具备茶叶所需要的基础营养素,可以涵盖所有的茶类;

        第二是感官功能-----侧重人们对茶叶中的色、香、味、形等主观偏好,满足人们品茶中的美感和愉悦的享受。如绿茶、乌龙茶等;

        第三是特殊功能-----即在满足营养(第一功能)又能满足感觉(第二功能)之外,并具有对人体产生调节生理机能的茶品。称为“功能性茶品”,也称第三功能。

        这第三功能源于现代社会对食品功能的划分。

        “功能性食品”,也称“第三功能”,首先是由日本在1962年提出,1989年又经日本厚生省进一步明确其定义:“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身体预防功能、调节生理节律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等有关的身体调节功能的加工食品”。美国后来把这一类食品称为“健康食品”或“营养食品”。德国称这类食品为“改良食品”。

        依据目前国际上对功能食品的研究,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  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活化免疫功能,降低变应性;

       2)  调节人体节律、调节神经系统、调节消化功能;

       3)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抗癌等;

       4)   延缓衰老、保健美容、增强体质。

      食品“第三功能”最关键的因素是天然植物药用物质的生物转化,其核心在于食品中“活性”成分对人体产生的诸多生理调节。而这种活性成分又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紧密联系。因此,当将这种“活性”成分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和实验手段,从分子、细胞、器官等分子生物去分析时,就会发现功能食品中存在诸多的药用成分与药用机理。所以,发达国家始终将发酵类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食品作为“功能性食品”重点研究领域。即使在中国,近些年来,也对具备“第三功能”的食品加大研究力度,并提出“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出来新型营养保健的生物工程化食品”的产业方向。

      茶叶属于食品的范畴,也是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之一。或许,正因如此,国际社会对茶叶的分类,更多的是从“发酵”的角度对茶叶进行功能性划分。如将茶叶分为不发酵茶(如绿茶)、轻发酵茶(如乌龙茶)、全发酵茶(如红茶)、后发酵茶(如普洱茶)等门类。

      目前,国际上对“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包括茶叶制品的研究,其最前端的科技分为三项:一是天然药物的微生物的转化;二是天然药物的酶性生物转化;三是天然药物的植物细胞生物转化。

      显然,普洱茶作为生物发酵的产物,虽然其制作工艺与手段相比现代生物工程而言,有原始与落后的成分,但都能追寻到这三项技术最原始的雏形,是目前各类茶叶中最具备“功能性食品”特点的饮品。

       但是,有一点是我们必须明确的,虽然普洱茶内含一些药用成分,甚至也存在部分药用机理,但把普洱茶简单地“上升”为能够治疗各种疾病的“药”,也是一种误解。因为“功能性食品”与“药品”有本质上的区别。“药品”的“靶向”非常明确,其适用人群较为严格。“功能性食品”没有治疗疾病的“靶向”,是以补充营养、保健和调节生理机能为主。我们承认普洱茶存在诸多的药用成分与我们认定很多食品中含有一定的药用成分是一样的,如大蒜、辣椒、红薯、番茄........,它们内含的某种物质可能都是一种“药源”,但当食用它们时,却不能等同于“吃药”。

         普洱茶也是如此。而且,我们也必须看到,普洱茶具有的“第三功能”的特性,也不是今天的科学发现。其实,在中国古代,有关普洱茶具有的特殊功能就已经被写入药典。虽然那时候没有“第三功能”的提法,其描述的内容与“第三功能”基本一致。如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就将普洱茶视为“中药”纳入《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

      关于普洱茶“第三功能”之一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一期再给大家分享【普洱茶“第三功能”的核心是什么?】敬请期待!

     七子茶庄-好茶喝健康!

     品沁圆號,身调气顺,元亨利贞!

      

       收藏普洱茶小知识分享:

       普洱茶的收藏价值!如果考虑到喝普洱茶是“品味历史”的精神享受、考虑到普洱茶以茶品年代久远为珍贵、考虑到普洱紧压茶有别于其它茶叶形制带来的鉴赏愉悦以及收藏爱好者储藏空间的局限等。有专家认为,家庭收藏普洱藏,则应以收藏压制以后的普洱紧压茶为好。

 

  首先,收藏普洱茶的目的在于获得良好品质、实现价值增值。同一时间生产的普洱茶,不论生茶或熟茶,经高温蒸压、烘焙过的紧压茶,除比散茶卫生外,其滋味远比散茶来得醇厚、甘爽,一些低沸点青涩味物质,也随高温蒸、烘、焙而挥发减少。奠定了紧压茶收藏时品质的初始基础优于散茶。

 

  其次,紧压茶经蒸压以后,茶体较散茶紧实,尽管它的透气性能不如散茶好,但占据的存茶空间小、有利于较小空间的大量储藏,降低藏茶成本。而且紧压茶茶体内部的温、湿度比较稳定、陈化均勻持久、耐储藏。

 

  第三,紧压茶因有一定的形制,具有一定的可观赏性,品饮时,比有“草茶”之称的散茶多了把玩、鉴赏的快乐。何况普洱紧压茶多为“方”、“圆”两种形制(沱茶亦圆、茶柱亦圆),它巧妙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圆”的饼茶是宇宙孕育世界的“天”的象形,“方”的砖茶是承载万物的“地”的象形。

 

值此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成都七子茶庄.沁圆號全体成员恭祝恭祝新老茶友中秋节快乐!另温馨提醒:中秋节当天茶庄放假一天!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若有送货上门需求的新老茶友客户,敬请拨打电话13980423242,13558880925。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