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经》第一诀:躬身入局,竭尽血诚

发布于 2021-09-15 04:01

也许冥冥之中的缘分,初中与曾国藩结缘,自古名人毁誉参半,我想我的喜欢也许是因为,是他,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一个普通人亦可以成就自己的传奇。家境普通,其貌不扬,坎坷不断,资质一般,却靠着韧劲、自律和坚持最终成就自己。自从结识之后,我也依样画葫芦,写日记,读书,还幻想着总有一天会不平凡,不知道是学猫画虎,还是东施效颦,快到而立之年,依旧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不管结果如何,仍是不悔相遇,风雨依旧,静默徐行,也许,年少时的启蒙总是对人生路影响颇大。而今的看书,比年少时可能多了一层思考和行动。

今天,想要分享下曾国藩《经》十六诀中的第一诀:入局。

诚然,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于局中,亲情局,事业局,爱情局,层层的局将我们包围,有时候我们在局内,有时候在局外。国家社会大局,个人发展小局,局里局外,不停转换。这让我想起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时,很多人骂他,说他是杀人的刽子手,卖国贼,时至今日,许多人也因为这一点对他横加指责。后来,我渐渐明白,他当真考虑不到平民的感受吗,当真不在乎国家安危民族荣辱吗?不,他们也许比我们想的更在乎千倍万倍,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那是因为他在局中,我立局外,他为的也是国家的大局,牺牲个人小名罢了,拿结果来评论行为。所以,渐渐的,我懂得了,有的时候立场可能大于是非,史书中的小小一笔,其背后的艰难也许常人难以承受。

因此,在局外,我们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可以口嗨评论,于是流量赚足了眼球,我们的注意力被五花八门的东西所吸引,渐渐的忘记了怎么和自己相处,处理好自己所在的局。于是,被迫上班,被迫工作,被迫挣钱,甚至陪父母,陪伴侣,陪孩子都变得被迫,渐渐的“躺平”和渴望“躺平”成了追捧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入局了吗?没有,我们只是被迫的入局,然后像个局外人一样的思考,不管是吐槽,还是抱怨,还是愤怒,没有入局,缺乏经营,故常常被乱七八糟的关系局搞得身心疲惫。物欲横流的世界,浮躁的情绪掩盖了内心的声音,佛系之后事情仿佛也没有什么变化。因此,在局外呐喊议论是无益的、必须躬身入局,才能有改变的希望。

那么如何入局呢?

文正公总结有五: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这让我想起读书有三:眼到、口到、心到。而入局却需要身到和手到。这就意味着入局比读书多了,躬身实践,亲力亲为。

 我的个人心得是:

 身到:在什么位置做好什么事情,属于什么角色就唱好什么戏,挺身而出,身体力行。

 :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仔细分析,多思考,多总结,培养不同的思路,思路决定方法,做好预先安排和plan B,谋定而后动。

 眼到:察人察事,提高观察力和洞察力,变换看问题的视角,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叮嘱、吩咐、提醒要到位,加强沟通和交流,及时排除隔阂。

大道至简,读来简单,想来简单,只是做起来可能并不简单。

 如何才能做到呢?

 四个字:竭尽血诚。

 大脑最会做的事情就是偷懒,如果不用意志加以鞭策,往往就会夜里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老路。故而,诚字很重要,对自己坦诚也对别人坦诚,竭尽血诚需要发自心底的决心和坚持到底的勇气,主动选择与被动接受向来是零和博弈,让我们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躬身入局经营,竭尽血诚执行。每日三省,坚持复盘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