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陕西省小麦宽幅沟播技术方案
发布于 2021-09-15 06:17
2021年陕西省小麦宽幅沟播技术方案
一、技术概述
小麦是我省重要的口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500万亩左右,总产达400万吨以上,在我省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受生态条件、干旱以及主栽品种不突出、播种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的影响,目前陕西小麦单产水平在全国小麦主产省份中排列靠后。今年秋播,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总结多年多点宽幅沟播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对“一优二改双控”宽幅沟播配套技术进行系统完善,提炼形成了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模式。旨在继续以宽幅播种机为载体,着力抓好小麦播种阶段科学技术落实,切实提高播种质量,实现“七分种三分管”的高产高效目标,进而提升农户生产效率,推动小麦生产高标准高质量,促进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模式的技术路线:是以适宜品种、适宜播期、适宜播量、适宜播深、适宜墒情为切入点,实现以积温、水肥等基础条件定播期,以区域、播期定品种,以播期、品种定播量,以土质、墒情定播深,确保一播全苗。以机械深松改土为切入点,打破犁底层,提升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改善土地生产能力;以改传统条播为宽幅沟播为切入点,杜绝缺苗断垄,提高播种质量。以复式播种作业为切入点,通过宽幅沟播机械,一次性完成灭茬、深松、施肥、播种、镇压五联作,减少机械压地次数,降低生产成本。
二、适宜区域
关中灌区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适合西安、咸阳、渭南、宝鸡和杨凌等地灌溉区应用;渭北及秦岭北麓旱地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适合咸阳北部、宝鸡西部、渭南东北部、铜川塬区、延安南部、西安、渭南秦岭北麓沿线等地区应用。
三、技术要点
(一)关中灌区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模式
1.播前准备
(1)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若地表秸秆量过大,播种机无法正常作业时,宜先使用秸秆还田机进行秸秆还田。
(2)选用良种。选用丰产性好、品质好、节水性好、综合抗病性强的冬性或半冬性品种。关中东部灌区推荐西农3517、西农20、伟隆169、西农511、中麦895、西农805等品种;关中中部灌区推荐中麦895、西农511、西农822、伟隆169、西农20等品种;关中西部灌区推荐西农822、西农511、中麦895、陕农33等品种。种子播前进行精选,要保证种子质量好,纯度高,纯度和净度均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不高于13%。
(3)种子及土壤处理。为实现苗期对条锈病、茎基腐病、金针虫和蛴螬控制的目的,采用40%辛硫磷乳油100ml、2%戊唑醇拌种剂150g(或2.5%烯唑醇150~200ml),兑水5kg,均匀拌种100kg,闷种4~8小时,晾干后播种。地下害虫危害较重地区,针对金针虫和蛴螬等,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4kg,混细沙10~15kg撒施后旋耕;或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ml,加细沙10~15kg(先用10倍于药液的水稀释后喷洒于细沙拌匀)撒施后旋耕。
(4)施肥。农家肥每亩施用3000 kg左右,或商品有机肥50 kg;化肥每亩施纯氮10~12 kg,磷肥(P2O5)6~8 kg,钾肥(K2O)5~7 kg,微肥(锌肥或硫肥)1~2 kg。磷肥、钾肥和微肥全部作底肥。氮素化肥80%作底肥,20%作追肥。
2.播种管理
(1)播种期。适宜播期关中西部灌区在10月5日~10月12日,关中中部和东部灌区在10月8日~10月22日,冬性品种适宜早播,半冬性品种适宜晚播。
(2)播种量。适宜播量冬性品种11.5~12.5kg/亩,半冬性品种12.5~13.5kg/亩,适播期后每推迟2~3天,播种量增加0.5~0.6kg/亩。
(3)播深。适墒情况下播种深度在3~5cm,沙土地宜深,粘土地宜浅,墒情差宜深,墒情好宜浅。播后镇压。
(4)土壤适墒。小麦播种时耕层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左右。若墒情适宜,可直接整地播种;若墒情不足,则提前造墒,做到足墒下种;若遇阴雨天气,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进行晾墒,确保一播全苗。
(5)机械。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必须利用小麦宽幅沟播专用播种机,一次作业实现灭茬、深松、播种、施肥、镇压五联作。作业标准深松不低于30cm;宽幅播种苗带宽8~12cm、空带宽不超过20cm。依据地面平整状态和播种机作业幅度适当调整畦宽、畦长,畦宽3.8~4.2m,最适畦长75~80m,最长不得超过120m。
3.冬前管理
(1)培育壮苗。对苗小、苗弱、基本苗、群体不足的田块,趁墒补施速效肥促进转化升级。
(2)二次镇压。在播种一次镇压的基础上,冬前进行第二次镇压,压实表层干土,提温增墒,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对于群体偏大、稠旺田块,通过二次镇压抑制旺长。
(3)适时冬灌。冬灌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时进行,三类苗麦田在11月下旬~12月初进行冬灌,二类苗麦田在12月上中旬进行冬灌,一类苗麦田可适当推迟,在12月下旬进行冬灌,稠旺苗或旺苗田在12月中下旬进行冬灌。
(4)冬前化除。针对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在11月中旬~12月上旬选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5%唑啉草酯乳油、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7.5%啶磺草胺、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防治野燕麦、黑麦草、看麦娘等主要禾本科杂草;选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防治节节麦、雀麦等恶性禾本科杂草。针对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在11月中旬~12月上旬选用唑草酮、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20%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水分散粒剂防治猪殃殃、播娘蒿、婆婆納等阔叶杂草。
4.春季及中后期田间管理
(1)春季化除。对冬前未能及时除草,或除草效果不理想的麦田,春季应及时补充防治。该时期化学除草安全期为小麦返青至拔节前(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3~5日气温连续稳定在5℃以上,无风或微风天气时,顺风喷药。田间喷药时,注意地墒要足,用水量不能少于45kg/亩;若周围种植油菜、蔬菜、果树等敏感作物时,应距离这些作物50m以外。
(2)及时灌水。小麦拔节至挑旗期,可结合墒情适量灌水。
(3)适时追肥。返青期三类麦田结合灌水追施尿素6~8kg/亩。拔节期一、二类麦田结合灌水追施尿素4~5kg/亩,三类麦田依据返青期追肥效果,结合灌水追施尿素3~4kg/亩。在抽穗至灌浆前中期,用尿素0.5~1kg/亩+磷酸二氢钾0.2kg/亩兑水30~50kg进行叶面喷施,以预防干热风、延缓衰老、增加千粒重、提高品质,也可结合“一喷三防”实施。
(4)合理控旺。在小麦返青期对于群体过大或旺长麦田,用5%稀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g/亩兑水40kg或50%矮壮素30-40ml/亩,兑水50kg/亩喷叶,控制旺长。
(5)一喷三防。在开花期用20%三唑酮乳油50ml/亩+70%吡虫啉水分散剂20g/亩+50%多菌灵100g/亩+磷酸二氢钾100g/亩,兑水30kg喷雾防治;或43%戊唑醇悬浮剂8ml/亩+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ml/亩+磷酸二氢钾100g/亩,兑水30kg喷雾防治。
(6)科学防治。条锈病防治,当大田内病叶率达0.5%~1%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g/亩,兑水50kg,常规喷雾进行连片防治;间隔7天,再喷一次。蚜虫防治,当孕穗期、穗期百穗平均蚜量分别达500头时,每亩用10%吡虫啉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 g~13g,20%氰戊聚酯乳油20ml兑水50kg喷雾防治。吸浆虫防治,坚持“杀蛹为主,辅助成虫防治”的原则,当幼虫量达到26万头/亩时,在小麦孕穗至抽穗期,用40%辛硫磷乳油150~200ml/亩拌细干土20kg撒入麦田进行防治;成虫产卵阶段,用聚酯类杀虫剂喷雾防治。麦田杂草防治,在采取轮作倒茬,加强人工除草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轮换使用和混合使用除草剂。
(7)机械收获。采用机械收割,适宜期为完熟初期。
(二)渭北及秦岭北麓旱地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模式
1.播前准备
(1)整地。休闲期翻耕2~3年一次,选择丰水年深翻,一般入伏前后深翻不低于30cm,尽最大限度接纳雨水、保墒。
(2)选用良种。选用丰产性好、品质好、抗旱性突出,抗白粉病、赤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冬性品种。渭南东北部旱薄地小麦产区推荐比较耐瘠薄抗性较好的冬性品种西农928、晋麦47等;旱肥地推荐丰产性和品质好的冬性品种长旱58、长航1号等;宝鸡西部和咸阳北部地区推荐丰产性好、综合抗性突出的冬性品种长航1号、铜麦6号、中麦175、中麦36等;铜川塬区及延安南部选择冬性抗旱品种西农928、铜麦6号、中麦175等。同时要求种子纯度和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不高于13%。
(3)种子及土壤处理。同灌区小麦种子及土壤处理方法。
(4)施肥。农家肥每亩施用2000 kg左右,或商品有机肥40 kg;化肥每亩施纯氮8~10kg,磷肥(P2O5)6~7 kg,钾肥(K2O)3~5 kg,微肥(锌肥或硫肥)2~3 kg。磷肥、钾肥和微肥全部作底肥。氮素化肥90%作底肥,10%的氮肥作追肥,在小麦返青到拔节期结合降雨依据苗情适情追施。
2.播种管理
(1)播种期。适宜播期咸阳北部为9月22日~10月5日,渭南东北部为9月22日~10月2日,宝鸡北部和西部为9月24日~10月6日,铜川地区及延安南部为9月3日~9月25日;旱年少雨时,播前降雨有墒,遵循“有墒不等时”原则,适当减少播量提前播种,干旱无雨时,遵循“时到不等墒”的原则,干播等雨或开沟播湿,覆土镇压提墒;秸秆覆盖田可提前3~5天播种。
(2)播种量。适宜播量为12.5~13.5kg/亩,适播期后每推迟2-3天播种,亩播种量增加0.6kg。
(3)播深。适墒情况下播种深度为3~5cm,沙土地宜深,粘土地宜浅;墒情差宜深,墒情好宜浅。播后镇压。
(4)土壤适墒。小麦播种时耕层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左右。趁墒播种。
(5)机械。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必须利用小麦宽幅沟播专用播种机,一次作业实现灭茬、深松、播种、施肥、镇压五联作。作业标准深松不低于30cm;宽幅播种苗带宽8~12cm、空带宽不超过20cm。
3.冬前管理
(1)分类保墒。播后降“压茬雨”可采用轻耙细耱、破除板结保墒。播后无透雨,土壤暄虚,及时碾压提墒保墒;若降雨量大,雨后要及时中耕锄草破除板结,蓄水保墒。
(2)培育壮苗。同灌区培育壮苗方法。
(3)二次镇压。同灌区二次镇压方法。
(4)冬前化除。同灌区冬前化除方法。
4.春季及中后期田间管理
(1)春季化除。同灌区春季化除方法。
(2)抗旱保墒。开春后及时顶凌耙耱,返青期浅锄或雨后及时中耕蓄水保墒。
(3)合理控旺。对旺长田块,可在返青初期进行碾压,或每亩用5%稀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g/亩兑水40kg喷洒控制旺长,防倒伏和春季冻害。
(4)适时追肥。在返青至拔节期借墒趁雨将氮肥总量的10%~15%追施;弱苗田块早施,壮苗田块晚施。叶面喷肥在孕穗到灌浆初期下午5时后,每亩用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混合液40~50kg喷施1~2次,间隔期7~10天;叶面喷肥可与防虫、防病相结合,做到“一喷三防”。
(5)一喷三防。同灌区一喷三防方法。
(6)科学防治。同灌区病虫害防治方法。
(7)适期收获采用机械收割,适宜收获期为完熟初期。
供应存麦11新麦45伟隆169周麦27天民198郑麦1860周麦36百农207百农307百农4199扶麦368西农979存麦20新麦26师栾02-1藁优5766中麦578泛麦8号郑麦136郑麦150郑麦618小麦种子
电话/微信18603774896
QQ405971949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