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三胎政策遇冷,有人建议补贴5000元,还有人建议惩罚
发布于 2021-09-15 06:22
我国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以上人口达到了2.64亿人,占比达到了18.7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906亿人,达到了13.50%,说明了我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
那么,随后于5月31日我国出台了开放三胎政策,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以达到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战略。那么,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问题凸显。在2016年,我国放开了二胎计划生育政策,但我国的婴儿出生率发生了变化,在2017年为1723万,18年为1523万,19年为1465万,2020年仅仅1003.5万,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开放二胎政策以后,婴儿出生率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降,为什么?物价、房价、工资、教育成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如今开放三胎政策遇冷,原因一直十分现实的。
首先看两则报道:
第一就是与计划生育相关,一对夫妇提倡只生一个孩子类似就是惩罚,厦门大学赵燕青教授提议要惩罚,并下调养老金引发网友的热议,他提议将生育与资本挂钩,不生孩子要受到“惩罚”,生与不生的保障不同,并且不生就会下调养老金、公积金等等。
第二则是经济学家任泽平则提议称,中国目前的主力生育人群要生二胎和三胎肯定是75后和85后的,不能指望90后和00后,他呼吁随着老龄少子化加剧的到来,一线城市生三孩每人每月奖励3千至5千元的现金,未来要有加大鼓励生育力度,普惠托育服务,女性就业保障,现金补贴,个税抵扣和休假激励等等,听到这“诱人”的补贴,你愿意生三胎吗?而且现在生育津贴有可能拿到十几万,人人都可以领吗?
其实,经过30年的计划生育,当下我国已经进入了高学历时代,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压力支出,培养一个孩子的花销从出生到大学没有50至100万是不够的,如果三个孩子会是什么情况?可想而知,压力山大,也是十分现实的。而如今的80后,90后,00后多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的文化水平高,而且过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说他们对待生育问题十分看淡,他们想过得轻松悠闲自在。而且国内工资也不高,像东三省夫妻双双打工也就在5千至6千元之间,能供应一个孩子和一家人正常的花销就不错了。也正比如有很多网友吐槽,一个孩子都养不起,还生三个,肯定不生。
比如,在2016年我国就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从出生数据看出逐年降低,估计今年也未必能破千万,仅仅一个三胎政策的开放和人们生育意愿不高的情况下,当然会遇冷。而生育力的下降以及二胎政策遇冷,是根本问题没有解决,虽然国家在8月20日全面落实政策并入法,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住房和教育费用这两座大山。想想现在的独生子女的房子,可能都是两代或三代人的帮助下才解决的。如果是两个,三个会是什么情况?这才是最大的阻碍。
虽然国家已经在教育上迈出了一步,实行了“双减政策”,但是孩子的教育托育以及幼儿教育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面,要积极改变这个观念也是很难的,而且有关三胎政策在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回应了三胎的建议,出台配套政策,比如奖励生三胎的一份年薪30万,可以朝九晚五的工作,但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花费巨大的财力支撑。
首先,在生育补贴完善生育假和保障制度,即生育保险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等保险制度,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助和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制度,有的地方产假长达一年,有的地方是128天,还有生育津贴,有的人能够达到六万,有的人能够领到两万多,因为所在单位平均缴费基数不同,其实需要奖励优惠和帮扶保障才能更好地实现。
举例,四川攀枝花市是首个拿出“真金白银”奖励二胎、三胎孩子在零至三周岁期间,一个月每人500元的补助,如果生三胎,每年有元6000元,三年就是18000,这可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奖励,虽然与任泽平提倡的3千到5千元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是最好的开始。
还有珠海一家企业表示三胎奖励50万,并且补贴每月2000元的营养费,产检费全部报销,每月增加产检假期4天,男员工同等也有四天产检假,成功生三胎产假一年,一次性奖励50万元,每月2000元的奶粉钱,双胞胎加倍,另男员工有100天的陪护假;还有青岛必诺盈生物有限公司,鼓励员工生三胎,包括奶粉钱,营养费等一次性补助十万元,加一年带薪产假,男员工也有陪护假等,这和专家的奖励政策相同。
大家对待三胎政策和奖励政策怎么看?请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