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于 2021-09-20 22:05
河北师范大学
MPA(公共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河北师范大学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19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校友中有老一代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康世恩、荣高棠等,有著名爱国主义学者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有两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李树深、贺泓等,也有许绍发、蔡振华等一批体育界精英。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是我校著名校友。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26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
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简介

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源于1998年成立的法政学院和2004年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2016年1月,原法政学院的法学、政治学和原公共管理学院的公共管理等三个学科专业重组建立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目前学院教职工总数为84人,其中专任教师68人,教授17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36人。学院现有河北省教学名师2名,2名教师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6名教授入选“双千计划”到政法部门挂职,3名教授获河北省中青年法学家称号,2名教授获河北省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称号。学院还聘请司法机关、政府部门等实务专家担任实践导师,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学院现拥有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3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MPA)和法律硕士(JM)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000余名。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积累,学院现拥有一批较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包括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评估中心;河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现代服务与公共政策;校级重点特色学科方向—民生与公共政策;河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河北省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挂靠在本学院。此外,学院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河北省发展改革委、河北省人社厅、河北省民政厅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多家单位建有实习实践基地。这些平台有力地支撑着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
MP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简介
1.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2.培养方向与特色
(1)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方向侧重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等领域,致力于培养适应在公共部门(尤其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方向侧重养老保障和服务领域,致力于培养能够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各级工会组织、社区等部门,从事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人力资源、工会等方面的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3)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侧重教育政策、学校管理等领域,致力于培养能够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教育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3.培养方式
公共管理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授课采取网络授课与面授相结合的方式,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利用周末等节假日学习课程的方式进行非脱产学习。修完规定课程并考核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后,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位的论文撰写及答辩。
公共管理硕士实行双导师制。每名研究生有1名校内学术导师和1名校外实践导师,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主要参与实践指导、方向课程教学、选题指导等环节的工作。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突出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多样化,采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讲授、研讨、案例分析、体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
坚持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学位(毕业)论文撰写三者并重。既使专业学位硕士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又通过专业实践,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方式与学制、学费
非全日制,基本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
学费全程3.3万元。
JM(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简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位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主要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法律服务以及各行业领域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
2.培养方向与特色
(1)政府法务

政府法务方向侧重立法、政府相关法律等领域,致力于培养适应在党政机关、公检法等部门从事法律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司法法务

司法法务方向侧重公检法、律师、公司法律服务领域,致力于培养能够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等部门,从事法律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3.培养方式
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按照学习年限要求,全日制脱产学习。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和研讨为主,同时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务能力的培养。
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组吸收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聘请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北省人民检察院、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河北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国浩律师(石家庄)事务所、北京盈科(石家庄)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

4.学习方式与学制、费用
全日制,法律(法学)基本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3年;法律(非法学)基本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4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7000元/年,住宿费一般为1200元/年。
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新生报到日之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6.现役军人报考,按军队相关规定办理。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3.报名参加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1、2、3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具备“退役大学生士兵”身份的考生可报考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我校所有专业满足专业报考条件均可报考。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计划招生数及初试科目
(因国家还未下达2022年招生计划,计划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并按照报考点要求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5.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合理确定)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复试时将认证报告交我校研招办。
7.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笔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报考我校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不加试。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不加试。
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9.我校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进行审查。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予考试。
(三)报名流程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并按照报考点要求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3.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4.在录取当年入学之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及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相关证明复试时须交我校研招办)。
5.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其他相关要求和说明详见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河北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报考咨询电话: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科研办
0311-80787108 路老师
欢迎各位同学报考!
排版|邢悦
审核|赵德勇 叶立周
出品|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新媒体中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