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秋节,你买书了吗?

发布于 2021-09-21 01:14

这个中秋小长假,你买书了吗?

每次去新华书店看书的时候,总能看到许多读书的人。他们中大部分是学生,间或有些和我一样的上班族,偶尔能碰到年纪在60左右的老人。因此,我以为沂源的图书市场是不是回暖了?

 
于是,小编就去实体书店实际探访了一下,没想到——

 

探访的第一家店是在沂源生存了三十多年的邮政书店。走进书店,看到了店内有许多久违的杂志:《读者》 《意林》 《三联生活周刊》 《瑞丽》 《昕薇》……还有很久没见到的报纸。最多的还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老板娘很健谈,她说自从有了电子阅读尤其是微信之后,买书的人越来越少。疫情之后,更是惨淡。而曾经最辉煌的时候,他们每天晚上要忙到十点半才回家。本来邮政书店是在商业街上的,如今随着图书市场遇冷,店铺也转移到了很小的一间房子里。目前主要的购书人群是:学生和老年人。曾经成年人在她店中购书也是很多的。她忍不住发出了最真诚的呼吁:国家快提倡提倡阅读吧,再不提倡阅读,孩子都不会写作文了。

 

探寻沂源图书市场,一定要去的地方肯定是新华书店。今天的新华书店,相比原来,功能性上已经非常完善了。可以在这里看书、喝咖啡、休息。店内工作人员说,虽然人很多,尤其是周末人更多,但是真正买书的却很少。真正在这里认真看书的也不算多,有人来这里就是玩的。我也碰到过在书店里玩游戏的学生。

 

目前,在很多大城市,实体书店都是积极转型,转型后的它们,大都高颜值,高规格,增加了很多其他的功能。沂源新华书店也走在这条路上,除了卖书还提供休闲服务。只是,高颜值的书店真的卖书吗?这个还真不一定。我在青岛上班的时候,恰好,青岛的“如是书店”如火如荼地开起来了。环境很美,里面还有花店,手工店,美术馆等功能,很多人去拍照打卡,然后就没有了下文。有朋友直接说:“我就是去拍个照。”不过,“如是书店”虽然卖书艰难,但依托着少儿艺术培训,各类活动承接,还会继续维系。

还有一种转型的方式是书沦为配角,精美的文具及周边产品变为主角,县城的一家“教育书店”走得正是这种模式。有朋友说,以前经常来这儿买书,现在觉得书越来越少。不过,这家书店的文具卖得不错。
 
我又辗转去了居家城的三家书店。三家基本上全部儿童和青少年的书籍为主。只有一家,夹杂着一些成年人看的书。但是对于销售情况,基本上不如人意。有一家店主说:“还不如去上班,上班现在一个月也三四千块钱。”言下之意,她现在一个月靠图书,已经赚不到三四千块钱了。并且,她反馈,房租年年上涨。目前书店何去何从,她也有些茫然。
我问她:“有没有尝试过线上卖书?”她说:“试过,没多少买的,就放弃了。”另外一位店主,她的书店是刚开的,里面还有一些儿童玩具,显得稍微有些不伦不类,她也说:“我问一些人,为什么不来店里,她们说都在网上买。”
 
的确,很多电商卖的书的确便宜,我也在网上买了很多书。但是只要在实体店买过书,就还是喜欢实体店的那种氛围。在采访的时候,我还买了邮政书店的两本书。疫情期间,我们习惯了电子阅读,电子购书。疫情过后新的习惯还需要重新培养。

 


另外,线上与线下结合势必将成为实体书店经营的一项必然的策略。掌上麻城曾经采访了一位在济南开书店的80后,他正是靠卖书付了自己在济南房子的首付。他采取的正是线上线下联动经营。线下打造最好的书店状态,这家号称“第六好书店”的书店,曾有人评价:“这是我见过的最像书店的书店,书才是这家店的主角。”他也有线上店铺,很多老同学正是通过线上店铺买的他的书。另外,他还提供同城服务,同城购书,送货到家。

 

他还有一个理念:“严选好书  死磕价格”。我想这恰恰是很多书店经营不善的原因之一。实体书店的一大硬伤就是价格比网上贵。毕竟颜值是一方面,好书与实惠的价格才是真正促进交易的关键点。

 

另外,必须讲一下他在卖书店之外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在他的朋友圈中,隔三差五就有他和书友的故事。他还以书为媒,促成了N对单身爱书青年。甚至,他们结婚之后,他们的孩子又来他的店里买书。

 

当然,他也很勤奋。我很多时候第二天才看到他凌晨两点发的微信动态。

 

在前有电子化阅读,后有电商围追阻截的今天,实体书店所面临的危机,也是空前的。等客上门躺赚的时代基本上是一去不复返了。危机也是变革的信号。线上线下联动已经是必然趋势;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价格都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一定要有好的服务。

 

希望沂源的实体书店能越来越好。祝大家的中秋节能有书香相伴。

声明:欢迎原创。网友们推荐题材时,请务必注明来源、作者及原文链接,转载题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小编微信s739718295)。转载我们文章时请注明来源与作者。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