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每月1000块生活费够吗?网友热议……家长、学生应该怎么做?
发布于 2021-09-21 09:21
最近,广州一女生嫌1000块大学生活费少与父亲发生争吵,引发热议。
父亲认为,相比起自己当年的300元生活费,女儿1000元的生活费已经翻倍了。而女儿则认为,时代不一样了,不光是吃饭花钱,社交方面也需要支出。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00944201002.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05854691.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877223141003.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46921101003.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876476201.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41854721.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42169421003.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27413571.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878789401002.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899747881.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49553271003.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02617471.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885699431002.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53423191001.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00944201002.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05854691.png)
“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便捷的小额借贷平台,迎合甚至刺激了部分大学生“先消费,再分期还贷”的观念,一些大学生通过负债借贷维持超前消费。与此相应,炫富、挥霍等消费行为在大学生中时有发生,“名媛”“土豪”等词语风行网络,成为个别大学生羡慕不劳而获生活的“幻想目标”。
数据调查显示37.8%的学生都对生活费没有什么计划,拿到钱都是需要什么买什么,但是还是有22.2%的学生有存钱的习惯,每月都只花一部分,剩下的作为生活费,还有24.4%的学生拿到钱会先制定一个计划,避免到时候乱花钱,剩下的15.6%的人一拿到钱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但会使自己的消费行为陷入无底洞,拆了东墙补西墙。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893304861002.jp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00944201002.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05854691.png)
从青年自身看,受成长历程、身心特征等影响,尚未形成健康健全的科学消费观。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历史时期,大部分从小处于衣食无忧甚至相对优渥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的宠爱中长大,爱惜物力、节约金钱的意识淡薄。加之当代青年注重自我展现、个性表达,导致了对个性消费、符号消费、高端消费的青睐。因此,很多大学生未能形成完整、稳定、科学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跟风消费现象突出。
从社会影响看,消费文化发生整体性变化,享乐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所抬头。随着科技发达、信息通畅、渠道多元,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为快捷,影响更为深入。与其相应,大众消费文化快速变化,从追求“物美价廉”到注重“彰显身份”,从量入为出到超前消费、借贷消费。在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等思潮裹挟中,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与价值判断受到强烈冲击,消费行为失范时有发生。
从网络环境看,网购平台智能化发展助推网络消费普及,消费主义网络渗透力增强。随着5G网络的应用和完善,网购平台蓬勃发展,通过“集赞、秒杀、砍价、红包”等方式刺激消费,并借助算法推荐适合大学生口味的商品。同时,互联网为消费主义思潮渗透传播提供了快捷隐蔽的平台,部分商家倡导“超前消费”“享乐消费”,打着消费共享的幌子,把控网络消费话语权;一些平台提供的“先购物后付款”消费体验同“校园贷”“网贷”“裸贷”等非法借贷现象相互交织,容易诱发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29440101001.jp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00944201002.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05854691.png)
一,把资金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作为消费资金,一类作为储蓄资金。要逐渐延长消费资金的可用日期,衣食住行娱乐费用,哪个单项费用超支就从其他费用中支出,直至养成习惯,不用储蓄资金为止。如果能有节余,可每月抽出100元存入零存整取或基金定投,一方面能获得收益,另一方面可强制储蓄。
二,要养成记账习惯。这个习惯应该从一上大学就开始培养。记账可以帮助自己了解每天用了多少钱?是怎么用的?看似微不足道的记账,对于掌握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提高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记账并不难,但贵在坚持和总结提高。
三,取钱限定金额和次数。这主要针对一些不能坚持记账,但还要控制自己支出的学生。可以采取每月多次提款的办法,每次从银行卡里提取现金时要限定金额,并不断控制提取数量,直至提取费用的次数、金额不超过目标额为止。
四,树立勤俭意识,合理消费,避免盲目攀比。面子消费是中国特有的消费现象,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正处在纯消费阶段,经济来源多数要靠父母,这样的“面子”,大可以不要。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66360011.png)
end
来源:河南省教育网综合整理自首都教育、广州校园、光明日报等。(声明:转载此文是为了传递和分享更多教育相关信息,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侵删。)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908496481001.png)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