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也有香文化,要随我一起拜月祈福吗?

发布于 2021-09-21 09:12

秋节赏月,一年的时间已然过了大半。

香道的学习,又将进行新的总结。

你可知,

中秋亦可“闲坐烧印香,满户松柏气。”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是上古天象崇拜和敬月习俗的遗痕。明代《西湖游览志余》记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秋月圆满,象征团圆,“以圆月之兆,寄思乡之情”是古往今来游子对秋月的托付。

中秋由来

在《周礼》中,便有了“中秋”一词的记载。中秋节最早被官方认定,还是在《唐书·太宗记》中记载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但最早关于中秋节盛行的光景记载,却是在北宋时期。

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已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小吃描写。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更是记载了中秋夜,民间通宵欢度的场景:“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竽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发展至明清时期,赏月、赏桂、吃月饼已经成为中秋节的必备习俗,而听香与祭月也成为银霜下的世俗情趣。

拜月听香

《固始县志》记载拜月为:“中秋列瓜果酒饼,男女望月罗拜,已而欢饮,谓之玩月。”中秋之时,少女拜月祈求“貌似嫦娥,面如皓月”,男子则更多祈求功名得中。

很多人都知道少女夕月求福的故事,但经常忽略少女在祈愿情缘之时,还有听香的习俗。

少女听香是在台地区最广为流传的中秋习俗。古时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烧香祭拜,诉说心事,祈求神明指示听香的方向,然后依指示方向在路上无意间或偷听到的第一句话,牢记在心,回家再掷茭,判断来解释所占卜事情的吉凶。

如卜占终身大事,而听到的话是“吃甜饼”或“花开、月圆”,就表示吉兆,喜事将近了。

 焚香祭月

中秋的焚香祭月由“秋分夕月”演变而来。以家庭为主,对月焚香行礼,依次拜祭,祈求福佑。《帝京景物略》中对祭月摆灶的记载极为讲究:“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秋日香事所用香品宜清润恬淡,赏月焚香也有专门的特质的香品。据宋代《清异录》记载,“北宋初名士徐铉喜月夜露坐中庭,焚伴月香。”月升之时,焚香摆灶。《帝京景物略》又曰:“于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

三秋恰半,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银蟾光满。岂能不坐下来与友人、家人共赏美景?

中秋赏月,寻花闻香

中秋月夜,我们举行了香集雅会,从香案摆设至寻花问坐、以茶会友,还自己调配了鹅梨雅柏香,席中众人共品鹅梨雅柏香,畅谈步月登云志。

秋季宜沉心静气,养阴防燥。鹅梨雅柏香清新淡雅,以百果之宗鹅梨为主,沉香为辅。闻之舒心,香气久久萦绕。一呼一吸之间,调息养气,淡雅悠长,仿佛身至沉香木身旁。

中秋之夜,随着香气飘散,当月下祈福,愿国泰民安,万家康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熙之初 · 祝您佳节团圆

愿在喧嚣繁华中

点燃一片宁静之火

每一天,与你清心“香”伴

— 熙之初香道—

香品制作 | 香道培训 | 传统文化 | 中医养生 | 静悟生命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