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引发广泛热议!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教育?

发布于 2021-09-21 12:50

百姓
贵州广播电视台2频道官方微信
7807篇原创内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正因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双减”政策才会引起广泛热议。

策之下,
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
教育的初心是什么?
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教育?



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握笔写字到连词成句,学习是人类的天性。进入学校接受规范化的教育,我们所学的知识形成了我们认识世界的体系,书本上的一个个汉字,是我们探索未知的开始。




观山湖区第十中学小学老师 刘怡莎:
从我们的观念上已经逐步地去改变去思考,我们要培养的是怎样的人,孩子达到了一个怎样的育人的效果。


麦丁钢琴培训学校老师 王婷婷:
更多的是一种引导,而不是一种驯服,不是我教你怎样就怎样,而是我们一起商量一起研究这个东西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从而让学生拿到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双减”减的是孩子的学习负担
更是减去了家长的心病。
当孩子们脱离了“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
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通过愉悦的体验不断提升学习的正向刺激,
完成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转变。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黄亚夫:

大家都不要有这么大的负担,不要去拼那些装备和拼外来的补习资料。就是回到同样的起跑线上,大家都是需要未来发展的人,都是对未来充满期望的家庭,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这种可能性,这是一个国家教育均衡的体现。

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到“多条道路齐头并进”
“双减”政策的出台,
能够让各有所长的孩子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老师们也不用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

他们能够以更鲜活、更生动的方法
让孩子们领会知识的核心和要义,
而这些,
是练习册上的习题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黄亚夫:
我们给了他一片沙滩,有人可以去游泳,有人可以去玩沙,有人可以去享受阳光,有人可以在旁边默默地观察这一切的变化,去听海浪的声音。所以孩子得到了一个更多可能的成长发展区间。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孩子强烈的求知欲的,孩子用世界作为他的课本。失败的教育,说孩子用课本就变成了他的世界。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这个问题也许没有答案,
更确切地说,
这个答案在每个人的心里。

当孩子们能够轻装上阵,重拾获取知识的快乐感、运用知识的成就感、探求未知的新鲜感,他们才会充满创造力。与其说教育是教授知识,不如说是带领孩子们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了解世界的方法,方法千差万别,而一直在学习路上不断前进,就是教育的意义。 

百姓
狗狗突然在电梯里尿尿!主人批评狗狗后,一系列操作引大家赞叹
记者:韩俊杰,鲍勇 见习记者:李旭涵
编辑:杨成雨 编校:吴瑶  审发:石昌晗
你可能还想看
■你“狼狈”的样子真帅!车祸现场,他跪地30分钟救人,累虚脱了
■患了这种病,17岁女孩脚底长洞深能见骨!辗转各地治病如今终见希望
■回家没作业了,“双减”让家长有点心慌!贵阳老师回应:不用担心,减的其实是…
■“双减”之后,记者暗访贵阳培训机构:他们这样偷偷补课!
■二十年的坚守!贵州大山深处的五人学校,他是唯一的老师
■贵州这所高校的军训,堪比“战争大片”!网友直呼:好想参加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