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人,今年中秋节你回家吗?细数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发布于 2021-09-21 13:28
【业务范围】微信广告、活动策划、函授招生、航拍宣传、在线直播、买房租房、招聘求职、便民发布、商家入驻
还记得吗?
小的时候,听妈妈说,
月亮上有嫦娥和玉兔,
我们便经常抬起头看月亮,
好像真的能看到,
兔子在上面奔跑的影子。
每逢中秋,
充盈着我们内心的,
仍是那不可缺的记忆中的年代......
50年代
那个年代的小伙伴,
吃着奶奶自制的月饼,
喝着爷爷亲手泡的茶,
即便只能分到一小块、喝到一小口,
却香甜到心里。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2042754041002.jpg)
60年代
妈妈说,
那时候没有口红、没有胭脂,
雪花膏也是奢侈品,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
月饼也成了奢侈品。
所有人都投身家园建设,
人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2075009741.jpg)
70年代
“为人民服务”的口号,
充斥着城市农村、大街小巷。
那时候的月饼可是限量品。
首先你得有钱,
然后你还要有月饼票!
这样才能去糖饼店买月饼,
不过还是得排队!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2086069621003.jpg)
80年代
80年代迎来改革开放,
物资相对之前较充裕了。
中秋之夜,吃着月饼,
和一群小伙伴挤在黑白电视机前,
看大侠霍元甲,看《上海滩》......
就是最大的乐趣了,
心中也满满的都是团圆。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2038996111002.jpg)
90年代
90年代,
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物质文化生活也丰富了起来。
月饼也逐渐多了起来,
各种包装各种样式的月饼,
有各种不同的口味,
可是人们对月饼,
似乎没什么新鲜感了。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2050957821002.jpg)
00年代
00年代,每到中秋,
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月饼,
小朋友们也从刚开始抢着吃,
到后面被强迫着吃,
中秋节的传统意味越来越淡......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2080052561002.jpg)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
中秋佳节的传统文化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当然,还有祭月、走月、燃灯、观潮、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自古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习俗一: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习俗二: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习俗三: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习俗四: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习俗五:玩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 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以上部分素材来源于百度百科及中国网
又是一年中秋节
今年的你
是否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了呢?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2037266811001.png)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思乡情更浓。
无论你是否回家,
只要心中有家,
家的距离就很近。
今天就是中秋节了,
你有什么埋藏在心里的话,
想对家人说吗?
下方留言区,留给你~
┃内容来源:网络、马山信息港
┃今日微信编辑:水水
┃商务合作:微信la17877155858,电话15078855618
┃隆安网法律顾问:隆安县法律服务所 李文清 13978728161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