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素材
广告素材
海报素材
展板素材
展架素材
宣传单页
画册素材
手抄报模板
邀请函模板
电商素材
电商主图
电商首页
详情页素材
活动页素材
Banner素材
移动端素材
元素素材
漂浮元素
装饰元素
边框元素
卡通元素
图标元素
艺术字元素
花边元素
背景素材
简约背景
古风背景
风景背景
H5背景
电商背景
VIP
登陆
注册
胡适到底干了些什么?导致蒋介石在日记中,评价他是“狐仙”
发布于 2021-09-21 14:59
一提胡适,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博士。他一生里,共拥有多少个“博士”头衔?说出来都惊人,共35个(也有说36个的)。其中在美国就获得了33个。另外两个,一个是在加拿大,一个是在香港。
胡适,公元1891年出生在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也就是如今的上海浦东新区。堪称自幼就是神童一枚。9岁时开始《资治通鉴》了。19岁那年,也就是公元1910年,他留学去了美国。
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风云际会之时。一年多后,清朝就灭亡了,随后就是一连串的历史大事件。虽国内风起云涌,但胡适在美国却过得相当顺利,先是拿到学位证书,随后便师从杜威,胡适开始向博士学位,发起了冲击。
公元1917年,此刻的陈独秀已经来到了北大,同时也把《新青年》带到了北京。就在他编纂刊物时,一篇来自海外的,名叫:《文学改良刍议》的稿件,让陈独秀眼前一亮,大呼过瘾!
没错,这篇稿件正是出自胡适之手。陈独秀慧眼识人,认定了这位留洋的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故而陈独秀力排众议,促成了胡适来北大当教授。
当时胡适才26岁,接到陈独秀的邀请后,啥也没说,立刻收拾行囊欣然赴约,全然不顾他的论文答辩,还没有进行。也就是说,在胡适回国之时,他根本就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而这个博士学位,直到十年后,胡适才拿到了手。
但这并不妨碍胡适来到北大后,以博士自居,并很快就成为了耀眼的文化明星,当然说他是风流才子也没啥大错,毕竟那时的胡适年轻儒雅,连女朋友都没有,自然就吸引了大批女性。
随后,便是光照史册的五四运动,陈独秀是旗手,而胡适、鲁迅等则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干将,不过后来,两人却分道扬镳了。
鲁迅在《阿Q正传》的序言中,曾点名胡适,要求他对阿Q进行考证。原文如下:
对《红楼梦》胡适贡献也很大,开创了“红学考证派”,讲究要用详实可靠的历史资料。
所以,虽鲁迅和胡适,最终因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分道扬镳,但彼此还是很敬重和欣赏对方的学术造诣的。不同点仅在于,最终鲁迅现实成为了“真的猛士”,而胡适却变成了“狐仙”一枚。
那是在1938年,胡适被蒋介石点名,去做驻美大使。之所以如此安排胡适,蒋介石显然是出于两种考虑。
其一,希望借助胡适深厚的美国背景和人脉啥的,为中国的抗战,争取到美国的物资等支持。
其二,就是胡适以反战为幌子,公然鼓吹“抗战必败”。
如胡适曾这样评价抗战:问题重心是我们怎么打?拿什么去抗日?我们陆军的装备和训练均甚劣,即无海军,实际上也没有空军,也没有足以支撑抗战的国防工业,我们拿什么去抗战呢?
可想而知,以胡适当时的身份和影响力,他这么一脑子“清醒必败”,其实就是“精致利己”,会造成怎样的恶劣影响。也难怪鲁迅跟他分道扬镳后,会那么“骂他”,可谓一眼就看到了胡适,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正是基于这两点原因,蒋介石干脆把胡适扔到美国,其实蒋介石最大的考量,便是害怕胡适腿一软,“清醒地跪下投降”。
但让蒋介石愤怒的是,胡适到了美国后,却热衷于在各个美国大学内演讲,刷存在感,一口气给自己搞来了十多个荣誉博士的头衔。而蒋介石最想要的支援,对不起,根本不在胡适的计划之内,是一点也没得到。
由此,气坏了蒋介石,在日记中点评胡适:乃文人名流之典范……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彼在美四年,除为个人谋得名誉博士十余位外,对于国家和战事毫无贡献!
随后蒋介石觉得还不解气,再次点评胡适:此人实为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危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
就这样,胡适从新文化运动启蒙者,被定位在“狐仙”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这同时也是为何,胡适虽拥有35个博士学位,但论起影响力来,却比鲁迅先生差太远的原因。毕竟,“真的猛士”一出,岂容妖孽横行……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
气质漂亮女生陌陌头像大全 所谓喜欢是喜欢他能带给你的快乐
你还在等什么
情侣头像两人一张一对2015 他说我是他的特别关心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