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存钱是出了名的,社会上一直流传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话就足以证明。实际上,每个月省下一点钱,时间久了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这就可以应对失业、疾病等突发事件。自2009年以来,我国储蓄率排名世界第一,居民储蓄突破了18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现在居民的储蓄总额更是达到100万亿以上,人均超过7万元,11年时间过去了,储蓄总额已经是2009年的5倍多,这也印证了中国民众有爱存钱的习惯。
文/木舒来源/辣笔小尖椒(ID:lbxjj818)最近几天,电视剧《少年派》热播。剧中妈妈闫妮和女儿赵今麦之间的母女大战令人窒息。大批网友都喊着:“仿佛看到了我妈。”控制欲非常强,看你做什么都不顺眼,唠唠叨叨喜欢挑刺,动不动就劈头盖脸的一顿思想教育......电视剧里的赵今麦几番崩溃,而现实中的我们也很崩溃。在我们心中,父母总是“强势”的一方,我们反抗、争论、摔门而走,却好像都无力抵抗。慢慢的我们长大了,慢慢长成可以和父母平起平坐的年纪,可成长带来了新的痛苦: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父母已经开始看你脸色了?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父母开始在你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了?1那天我曾做了一个征集:哪一刻开始,你突然觉得父母开始小心翼翼了?得到的答案很多,每一个都让人心酸。每次假期回家返程时,父母总会“求着”我带东西回去:“蒸好的包子带着
吧?你用微波炉热一下就可以吃”“牛奶带着吧?排骨、牛肉带着吧?省的买。”“米、面都还有吗?给你带点?”“水果带着吧?留着路上吃”......而我总会下意识的拒绝:“太重了!”“都能买的到!”“装不下!”“你烦不烦啊!”其实我真没多想,单纯是觉得带着不方便,可后来突然发现,以前他们会劈头盖脸骂我不知好歹,而现在他们居然不再强求,拿着东西转身离开。那一刻,脸上带着落寞,突然觉得自己很混蛋。不知从何时开始,父母已经不再能逼着你做你不喜欢的事了,就连对你好,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惹得你不开心。2前段时间朋友的爷爷生病住院,朋友一家居然隔了一周才知道他生病了。其实期间他给孩子打过电话的,但对生病之事只口未提,而是问“忙不忙?”“累不累?”后来问及才知道,本来是想告诉孩子的,可从电话中得知子女忙着工作,所以爷爷不想麻烦子女,自己一个
人跑去住院,自己照顾自己,吃喝都是定的医院餐。即使后来子女们都知道了,他还是固执的不让他们买东西来,不让他们送饭。女儿还是决定给他送饭,每天很丰盛,可他有的菜却动都不动,一问才得知,他害怕他动过的菜,子女嫌弃,而他也吃不完那么多,所以为了不浪费,干脆只吃一样,剩下的让女儿带回去吃。一句话听的他女儿瞬间落泪,她想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会活得那么小心翼翼?怎么会嫌弃啊?那是她爸爸啊!!不知从何时开始,父母变得唯唯诺诺,担心打扰我们的生活,害怕惹起我们的厌烦,无限委屈自己,自己的事情全都自己做,就连病了死了,都不愿给你添麻烦。3曾经,都是我理直气壮的给爸妈打电话:“我没钱了,给我打点钱”而后来某天,父亲突然给我打来电话,支支吾吾半天,小心翼翼的问:“你有钱吗?能借我一点吗?”曾经父母都会用“命令”的口气对我说话。可现在,家里大小事情,他们都开始下意识的和我商量,问我的意见,遵循我的意见。曾经他们好像什么都懂。而现在他们会带着老花镜,拿着手机,小心翼翼的敲开我的房门:“这个我不懂,你能教教我吗?”不知从何时开始,父母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超人了。他们也有不会的、不懂得,他们开始下意识的依赖你,却又小心翼翼,害怕你不开心。4早前我曾看过一段视频,很短,却很扎心。开篇是一场面试,一个头发已经开始花白的老人,坐在了两个年轻女孩前面试。两位面试官很诧异,一个谈吐不凡并且已经退休了的老人,为什么要来应聘一个跑腿打杂的实习生的工作?从这位父亲口中说出的理由,让人心酸:原来他只是想不被时代抛弃,想要多学学然后能多照顾女儿一点。而在这背后,是女儿长大了,他不再被需要了。他在吃饭时看到了桌上的账单,他想帮女儿缴费,可女儿说账单“自己会付”。疑惑的他偷偷的跑到了营业厅帮女儿缴费,可是却被营业厅的人笑话了,因为现在早已是网络自动缴费时代。下着大雨,女儿没带伞,他担心女儿被淋湿就坐了好远的公交来给女儿送伞。可其实,女儿准备直接打车到家,他的出现反而是添乱,女儿还要打车绕远路送他回家。偷偷的到女儿的家,想要给她做顿好吃的,可没想到却打碎了碗。女儿看着一片狼藉语气难免重了些:“我又不是小孩了,我能照顾好自己!”他沉默了,尴尬的转身离开。这位父亲看着女儿的脸色,手足无措。他想帮忙,却总是帮不上。他想学新事物,却又不敢麻烦女儿教他。小时候啊,她总夸我是超人,现在啊,我过时了,总是在添乱,女儿长大了,不需要爸爸这个过时的超人了。看着这位爸爸的话,让人心酸,而他何尝又不是我们的父母呢?都说爱的深的那一个,就是卑微的那一个。在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上,其实同样适用。只是与爱情不同,亲情上的卑微,往往更低到骨子里。面对着老去的父母,很多时候,子女也和当初的他们一样“趾高气昂”:“怎么教了你那么多遍你还不会!”“你不会你就不要乱碰!”“怎么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很多时候,越长大我们可能会越对父母不耐烦,觉得她们唠叨,觉得烦,觉得他们做不好很多事。这让他们开始害怕,躲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看你的脸色,生怕惹你不开心。言语、行为中甚至都带着一丝“犹豫”和“讨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随着子女慢慢长大,开始产生质的逆转。曾经弱势的一方变得强势,强势的一方也变得小心翼翼。这个家,以后是你的了。子女们往往无意识的就变得强势,无意识的就会不耐烦。但其实子女们能这么肆无忌惮还不是仗着知道父母的爱永远不会过时?从小时候“为你好”式的严厉,到老了之后小心翼翼的和你相处。自始至终,他们都从没忘记过爱你。他们只是老了,并没有什么错。5如果某一天,你的父母开始看你脸色了如果某一天,你的父母开始小心翼翼的跟你说话了如果某一天,面对着你的坏脾气,父母开始变得沉默了如果某一天,你的父母开始按照你的要求做了请你一定要对他们好一点。因为这预示着他们变老了。请你一定要对他们好一点。就像他们爱你们时的那样。对他们多一些耐心对他们多一些关心对他们多一些依赖对他们多一些帮助帮着他们融入这个新新世界让他们一辈子能做你的超人他们养我们长大,就让我们陪他们终老。作者简介:木舒辣笔小尖椒(ID:lbxjj818)主笔。做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喜欢的字,爱自己喜欢的人。私人微信:mushu210。微博:木舒sunne责任编辑:自然
而发生在2020年初的这场疫情,使得很多中国年轻家庭也开始逐步养成存钱的习惯,因为在疫情期间,家庭成员都无法上班,也就没有了收入来源,如果再没有存款支撑,那日子就很难过了。于是疫情过后,国内储蓄存款数量大增,2020年底的时候,居民存款93.44万亿,人均6.67万元,转眼2021年的前3个月过去了,居民存款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7.09万亿,这相当于14亿中国人,人均增加5064元,存款总额达100.53万亿。国内居民存款总额相当于2020年我国的GDP。
现在有网友问,如果一个家庭拥有20万存款,究竟算是什么水平呢?现在居民人均存款是6.67万,一个三口之家,平均应该有20万存款,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家庭拥有20万存款,也只是在中档水平,但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并不是存款的中位数,大部分家庭存款实际上也很难存到20万。那么,为什么一个普通中国家庭要存20万也并不容易呢?
首先,国内居民的工资收入并不高,维持日常开销差不多,要下存点钱是有难度的。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189元,人均月收入2682元。这样算下来,一家三口一年的收入差不多是10万元,如果将60%的收入用于日常开支、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还能存40%,也就只能存4万元,那要存够20万,也需要持续存款5年时间。而且这5年里面,不能发生任何需要意外用钱的地方,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
再者,以上说的家庭是没有任何外债的,现在多数年轻家庭都有房贷、车贷或消费贷款要还,目前中国居民房贷总额就有30万亿人民币,有大约4亿人有房贷。如果是每个月的收入都拿去还房贷,车贷,那么家庭可支配收入就会很低,勉强维持生活还算可以,但是要想每月存下一点钱,也就很难了。像这样有负债的家庭,你说拿出几万存款来应急,还是有可能的,但拿出20万存款还是无能为力的。
最后,各方面的数据也证明了,在中国拥有20万存款的家庭占比并不多。资料显示,我国大概有5.6亿人在银行没有存款,还有4亿人欠着房贷,每个月也剩不下多少钱,即使有存款,也基本无望达到20万元。所以,如果你有20万在国内应该算是中上等水平。
同时,西南财大报告,我国55%的家庭存款金额基本为零,只有35%的家庭存款能够达到16万,也就是说,中国有65%的家庭存款不足16万,而要达到家庭存款20万标准的家庭肯定又会减少很多。如果保守估计,家庭存款超过20万,至少可以超过全国70%的家庭了。
根据官方数据,我国人均存款6.67万,一个三口之家可轻松达到20万,似乎存下20万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实际上,中国只有30%的家庭存款达到20万,多数家庭由于收入不高,开支较大,而存不下钱来,当然还有很多家庭收入也不低,但是要还房贷、车贷等,真正可支配的收入也就仅能维持生活,所以也存不下多少钱。所以,尽管国内普通百姓喜爱存钱,但真的要想存到20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你的银行存款超过20万,你就战胜了国内70%以上的家庭。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