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算命先生的天书——巴纳姆效应

发布于 2021-09-22 08:36


解读算命先生的天书

——巴姆效应


亲爱的读者,尽管我们素未谋面,但我却非常地了解你,真的,请相信我所说的。怎么,不信?那好吧,请听我慢慢道来。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呢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的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是不是很准啊?

巴纳姆效应

不用目瞪口呆,更不要拍案叫奇,这不是什么偶然巧合,也并非什么鬼使神差。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学效应——巴纳姆效应,即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既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人们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该效应的名称来源于一个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针对这一点,心理学家曾做过相关研究,他们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而上文就是心理学家所使用的一段材料。


还有一位心理学家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令人惊奇的是: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的出现反映了个体在进行自我知觉,即了解自己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只能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这就导致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的知觉自己。而那些所谓的算命、相面、占卦者之类的人,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现象,准备了一些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使得普通百姓上当受骗。

算命先生的天书

下面就让我与你一同解读一下那些算命大师们的天书。回想一下,你上次算命、占卦,大师们对你所说的话吧——“你很善良,但有时不被人理解,你最近事业不太顺利,消化系统有点问题,因为有小人作怪,近日要多提防交通事故。行事多小心谨慎,定可免祸消灾,活到古稀。”毫无疑问,你就是一个善良的人,谁会认为自己恶贯满盈、阴狠毒辣?张三听了很认可,李四听后也觉得很同意。几乎每个人都有冤家对头,活在世上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一帆风顺,总会与人有过摩擦,难免有过几次磕磕碰碰,于是就有了“小人作怪”,来算命、求卦的人大多都是心有不顺,希望得到神明保佑、大师点化,所以“事业不太顺利”,自然也就对上号了。焦虑往往导致紧张,身体不适。心理问题导致的生理反应,最明显的就是消化系统的不正常,更何况,“十人九胃”,说的就是,十个人里有九人多少都有些肠胃不适,瞧,消化系统有点儿问题不也对上了?上班上学的人天天都要过马路,哪天不是都要小心躲避车辆?更何况现在车多人多,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是居高不下,提防交通事故本就应该是每天都必须做到的,这不过是不疼不痒的万能建议。俗语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小心驶得万年船。任何人,只要做事情更加小心谨慎,都会避免更多不必要的麻烦,这“行事多小心谨慎,定可免祸消灾”也就很有道理。再看看最后一句,就更是废话,全国人均寿命都达到70岁以上了,你能活到古稀那就很正常啊。退一步说,就算你确实没活到古稀,你哪能、上哪儿找他对质去!

再看看,那些卦书,也大多用了巴纳姆效应。比如,他们对不同的人的卦词分别为“春逢助力,夏展宏图,秋增权位,冬日收成”和“春有财禄,夏更丰收,秋令平平,冬可事成”。多么相似的论调,看了这样的卦词,谁不乐意给算卦人一点儿小费呢?

所以,亲爱的读者,了解了巴纳姆效应,你是否还想继续带上算命大师送给你的那顶适合任何人的帽子呢?说不定你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所谓的大师们来上一段儿忠告!

开启心门的药引子

但是,工具本身并无善恶,关键看工具的使用者,巴纳姆效应被“算命大师”们所用自然是骗人钱财,害人不浅,但是它在教育中亦可得到正用。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渐渐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他们感到非常的孤独和寂寞,特别想找人倾诉,但又总觉得别人都无法理解他,尤其认为师长和自己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怎样才能开启学生的心门,走进孩子们的内心?老师们不妨借借巴纳姆效应的东风,综合一下学生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然后和学生来一段推心置腹的谈话,也让学生惊叹一下老师的“料事如神”,这样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也立刻拉近了,再深入做工作也就容易很多。

成亦心理效应,败亦心理效应,而成败的关键还在于人本身!

心理学小常识

1.巴纳姆效应:

    即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既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人们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2.教育中的运用:

   老师们不妨借借巴纳姆效应的东风,综合一下学生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然后和学生来一段推心置腹的谈话,也让学生惊叹一下老师的“料事如神”,这样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也立刻拉近了,再深入做工作也就容易很多。






End



节选:《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编辑:  刘婷

审阅:  田天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