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戏(整理改编本《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这个传说兼传奇六十多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怎样的一出戏?是由哪些人?经历了哪些历程?怎样创造出来的?这出戏又是怎样得以“救活”了一个剧种?“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说法最初究竟出自何人之口?这个剧种被“救活”之后又发生了一些什么?被“救活”的仅仅只是一个剧种吗?为何建党一百周年的今时今日,《十五贯》仍会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仍会被中国剧协列入《百部优秀剧作典藏》?
本书作者就是带着上述问题,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悉心爬梳史料,遍访亲历者与相关人士,并调动了此前全部的学术积累和人生感悟,在文献资料、口述历史、舞台影像之间寻找答案。全书从文本源流,演出始末,舞台表现,后续影响,新时代变化等角度,以纵横两个剖面,运用既平实又生动的语言,尽最大努力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解释历史关窍,叙述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一部并不十分出色的传奇作品《十五贯》,如何升华为新中国戏曲发展中“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榜样”。全书后记的最后写道:金庸先生的《碧血剑》作于1956年,怹在1975年6月的后记中说:“《碧血剑》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袁崇焕,其次是金蛇郎君,两个在书中没有正式出场的人物。”由此下意识地想到,朱国梁与黄源二公,在整改本《十五贯》问世至今六十多年的艺术传播中,直可谓身在“灯火阑珊处”者,他们在“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传奇中,亦是真正主角。1955年4月-1957年12月任浙江省委文教部副部长兼浙江省文化局局长国风昆苏剧团的创始人、剧中过于执的扮演者朱国梁(1903-1961)
“没有‘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就没有《十五贯》。”作者写作本书的出发点,是向“救活”了一个剧种的老前辈们致敬,由于时光如水,他们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已逐渐鲜为人知。他们的贡献不应被遗忘,不应被忽略,而应被世代传颂。经过60多年的发展,昔日的濒危剧种已焕发出蓬勃生机。《十五贯》的成功,对昆剧来说是个大转折点,掀开了新中国戏曲改革的崭新一页。后人述前事,当常怀敬畏之心,要在文献资料的字里行间,和前辈的记忆深处乃至记忆夹缝中和时代情境中探寻史实的合逻辑性(合逻辑性不等于合理性),从中体悟先贤创业时的艰难困苦,百折不回,从而应对今日来之不易的昆剧盛况倍加珍惜。周传瑛饰况钟 王传淞饰娄阿鼠
1956年昆剧《十五贯》原班人马录音唱片:《被冤》一折,朱国梁饰过于执,张世萼饰苏戌娟;浙江昆苏剧团乐队伴奏。中国唱片厂录制。
谨以此书纪念
朱国梁先生逝世六十周年
黄源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
苏州昆剧传习所创办一百周年
学术界一般认为,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经过明末冯梦龙的改编、刊刻[1],其本事为清初的朱素臣所取材,并加入况钟、周忱、熊氏兄弟等明代人物与事迹,编写出了《十五贯》传奇(又名《双熊梦》)。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曲演出台本合集《缀白裘》中,就收录了不少《十五贯》传奇中的折目,但除此以外,有清一朝迄今为止只有各种《十五贯》传奇的抄本,而再没发现过刻本。1920年代起,昆剧“传”字辈演员向前辈学习演出了其中不少传统折目;1953年,国风昆苏剧团在“传”字辈演出《十五贯》折目的基础上,排出了昆、苏合演版。1955年秋冬之际,由陈静执笔的全昆整理改编本将全剧缩编为8场,并删去原双线结构的熊友蕙、侯三姑一线,将剧作主题更加凝练为朴素的人命关天思想,以塑造重视调查研究的况钟,主观主义的过于执与官僚主义的周忱这三个官员形象为重点。从话本到传奇文学本,从传奇文学本到传奇演出本,从传奇演出本到各剧种和昆剧的整理改编本,《十五贯》的题材内容,经历了长达近千年的沿革。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保存该剧种的唯一的剧团——浙江昆苏剧团,现在已经来京,于10日起开始在广和剧场汇报演出“十五贯”“长生殿”“游园惊梦”“琴挑”“相梁刺梁”和苏调“拜月”等经过重新整理的传统剧目。昆曲给与我国戏曲的影响很大。它在歌舞、音乐、韵律、编剧方面集宋、元戏曲的大成,并且有丰富的发展。昆苏剧团的前身,即由苏州“仙霓社”和“国风社”合组而成的国风昆苏剧团。以上的叙述,出自《光明日报》1956年4月11日第2版的图文报道,以当时的情况而言,剧团不大可能提供什么像样的新闻通稿,报道的信息恐怕主要源自记者的现场采访,现在也不易找到这篇短讯的作者了。短短187个字,所传递历史信息的准确度,很值得今人认真学习与借鉴。那么,“仙霓社”和“国风社”是怎样“合组”的?在进京之前,是谁发现了“合组”后的国风昆苏剧团?又是谁发现了国风的《十五贯》呢?本章即从这篇报道中的历史信息说起。1956年4月19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广和楼第一次看完浙江昆苏剧团演出的整改本昆剧《十五贯》后,临时决定在文化部领导的陪同下,到后台看望全团演职人员[2],除了正式发表的讲话内容外,周传瑛晚年还回忆了一些当晚的交谈细节:接着他(指总理)问陈守川同志:“为什么一九五二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他们没有来?”陈守川同志坦率地回答:“那时我们还没发现他们呢!”总理听后爽朗地笑着说:“我们这里也没有发现。哈哈!官僚主义到处有。”[3]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戏曲会演,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举办,1952年10月6日至11月14日在北京举行。国风昆苏剧团在那时尚未进入杭州,连“浙江”二字的冠名还远未获得,自然缺乏机会进京赴此盛会。然而,从1956年4月起,整改本昆剧《十五贯》的演出在京城轰动了,进而轰动了全国,还随之产生了国际影响,这不但使浙江昆苏剧团得到了重生,更使昆剧这个剧种,从此一步一步走上了复兴的康庄大道。本书前三章主要叙述了《十五贯》传奇剧作的始末来由,浙江(国风)昆苏剧团的创团历程,和整理改编昆剧《十五贯》一举成名、“救活”昆剧的前后经过,第五章还将叙述《十五贯》所激活的不只是一个剧种,假如说前三章是因,第五章是果,那么,本章就是构成因果关系的关键因素——整理改编后的昆剧《十五贯》,究竟是怎样的一台戏?跟之前的各种文字版本、舞台版本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区别?梅兰芳先生艺术上的长期合作者——诗人李释戡先生1956年11月在上海看过整改本昆剧《十五贯》后,欣然题诗并注:翻新一曲况青天,昆弋中兴赖善传(注:昆曲传习所诸子)。绝唱渭城流响日,旧人谁数沈双泉(注:曩全福班生行沈月泉、丑行沈斌泉,各怀绝技,今失传矣)[4]。在李释戡先生的诗句中,整改本《十五贯》对昆弋所起到的作用,不是“复活”,而是“中兴”,这说明他始终认为昆剧从未彻底失去过生机,因此由于因缘际会得到了激活。事实上,被整改本《十五贯》激活的,远远不止是昆剧这一个剧种。
[1]经冯梦龙简单修订后,改题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后收入《醒世恒言》。[3]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昆剧生涯六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7月版,第109页。[4]见李释戡《苏堂诗续·续观剧竹枝词》第九首,转引自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第87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张一帆,1980年生于浙江杭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戏剧戏曲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师从周育德、钮骠、周华斌诸先生治中华戏剧史。曾于《文艺报》《戏曲艺术》《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有《剧学本位的确立》、《梅学初得》,编著《昆坛求艺六十年:沈世华昆剧生涯》,与钮骠先生合作主编十卷本《京剧往事》。书名:《一出戏怎样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十五贯〉改编演出始末》
作者:张一帆
书名题签:朱宗明
插画:孙海洋
字数:400千字
书号:ISBN978-7-104-05117-6
责编:张霞
出版发行: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期编辑:高峰
购书电话:(010)63381560
微信公号:zgxjcbs
官方网站:www.theatrebook.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天宁寺前街2号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L座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