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信谣言的应对策略
发布于 2021-09-24 09:17
摘 要:生活在互联网包裹下的现代人,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谣言的侵害,并坚持不懈地与之斗争。本文以新冠疫情期间的微信谣言为研究文本,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产生微信谣言的原因,从符号学视角梳理其特征并提供针对性的应对之道。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信谣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信谣言的特征
1.标题抓人眼球。随着后真相时代的到来,标题正逐步成为信息消费的“钥匙”。许多微信谣言在标题中添加了“专家”“靠谱”“实名”等关键词,如《石正丽发出警告,蚊虫将成为新宿主》等。纵观该类标题,造谣者经常使用第一、第二人称的视角设置标题,并以第一视角营造真实感,表达焦虑、恐慌、紧迫的情绪,以制造受众的恐慌感,达到抓人眼球的目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信谣言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刊于《全媒体探索》2021年8月号
全年12期,每期18元,邮发代号:24-61
投稿邮箱:qmttsbj@126.com
发行部电话:0531-85196449 85196457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