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戏怎样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十五贯〉改编演出始末》
发布于 2021-09-24 13:11
一出戏(整理改编本《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这个传说兼传奇六十多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怎样的一出戏?是由哪些人?经历了哪些历程?怎样创造出来的?这出戏又是怎样得以“救活”了一个剧种?“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说法最初究竟出自何人之口?这个剧种被“救活”之后又发生了一些什么?被“救活”的仅仅只是一个剧种吗?为何建党一百周年的今时今日,《十五贯》仍会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仍会被中国剧协列入《百部优秀剧作典藏》?
周传瑛饰况钟 王传淞饰娄阿鼠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4/4_1632465025649.png)
谨以此书纪念
朱国梁先生逝世六十周年
黄源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
苏州昆剧传习所创办一百周年
内容简介
学术界一般认为,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经过明末冯梦龙的改编、刊刻[1],其本事为清初的朱素臣所取材,并加入况钟、周忱、熊氏兄弟等明代人物与事迹,编写出了《十五贯》传奇(又名《双熊梦》)。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曲演出台本合集《缀白裘》中,就收录了不少《十五贯》传奇中的折目,但除此以外,有清一朝迄今为止只有各种《十五贯》传奇的抄本,而再没发现过刻本。1920年代起,昆剧“传”字辈演员向前辈学习演出了其中不少传统折目;1953年,国风昆苏剧团在“传”字辈演出《十五贯》折目的基础上,排出了昆、苏合演版。1955年秋冬之际,由陈静执笔的全昆整理改编本将全剧缩编为8场,并删去原双线结构的熊友蕙、侯三姑一线,将剧作主题更加凝练为朴素的人命关天思想,以塑造重视调查研究的况钟,主观主义的过于执与官僚主义的周忱这三个官员形象为重点。从话本到传奇文学本,从传奇文学本到传奇演出本,从传奇演出本到各剧种和昆剧的整理改编本,《十五贯》的题材内容,经历了长达近千年的沿革。
作者简介
书名:《一出戏怎样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十五贯〉改编演出始末》
作者:张一帆
书名题签:朱宗明
插画:孙海洋
字数:400千字
书号:ISBN978-7-104-05117-6
责编:张霞
出版发行: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期编辑:高峰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