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于 2021-09-25 02:10

 

福建农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研究生

招生简章

福建农林大学地处海上丝绸之路门户、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福州,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校园风光

01

02

03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公共管理学院秉承“立德固本、成人成己”的院训,致力于培养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在全国同类院校、省内同类学科中居先进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和高端智库。

2022年学院招收公共管理硕士、土地资源管理硕士、法律硕士3个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和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

热忱欢迎学子们报考!

01

专业介绍

全日制公共管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一级学科硕士点

福建省重点学科

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原学科

#1

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具备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掌握相关计算机软件及社会统计分析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参与组织协调、语言文字表达等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等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

#2

研究方向

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社会保障、两岸公共治理、应急管理。

#3

主要课程

公共管理前沿、中级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统计分析与软件、质性研究方法、公共政策评估的计量方法、行政发展与治理创新、社会保障、两岸公共管理比较、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

#4

招生信息

(1)专业代码:120400 公共管理(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学制:3年。

(3)学费:8000元/学年·生(具体以当年学校发布收费办法为准)。

(4)拟招生人数:36名(具体以当年学校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5)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9公共管理学,④842公共经济学。

(6)复试科目:综合素质能力考核、英语、专业综合。

全日制土地资源管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

培养目标

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坚实的现代管理学、资源学、经济学、信息系统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政策制度、土地评价与规划、土地生态整治与修复、土地信息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测绘、制图、评价、规划、地籍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基本技能,熟悉国家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能在国土、城建、房地产、信息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地籍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资产评估、城乡规划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研究方向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制度与经济、土地信息技术。

#3

主要课程

公共政策、中级公共经济学、土地经济与管理、高级土地规划学、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统计分析与软件、社会研究方法、土地生态整治与修复、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等。

#4

招生信息

(1)专业代码: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学制:3年。

(3)学费:8000元/学年·生(具体以当年学校发布收费办法为准)。

(4)拟招生人数:8名(具体以当年学校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5)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高等数学,④850土地资源管理综合。

(6)复试科目:综合素质能力考核、英语、土地资源管理综合(含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和土地利用规划学)。

全日制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

#1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循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和法律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独立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有关管理工作,特别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的专门型(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

#2

专业名称

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

#3

法律(非法学)专业主要课程

法律职业伦理、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中国法制史、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法律英语、法律写作、法律检索、模拟法庭仲裁调解、法律谈判等。

#4

法律(法学)专业主要课程

法律职业伦理、民法与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刑法与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原理与实务、法律英语、法律写作、法律检索、模拟法庭仲裁调解、法律谈判等。

#5

培养方式

成立双导师制的指导方式,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重视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聘请具有法律实务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注重实务能力的培养。

#6

招生信息

(1)专业代码:035101法律(非法学)、035102法律(法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学制:3年。

(3)学费:8000元/学年·生(具体以当年学校发布收费办法为准)。

(4)拟招生人数:54名(具体以当年学校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5)初试科目:

【035101法律(非法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8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④498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

【035102法律(法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7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律硕士综合(法学)。

(6)复试科目:综合素质能力考核、英语、专业综合。

非全日制公共管理

硕士专业学位(MPA)

#1

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与要求,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工作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2

研究方向

行政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3

主要课程

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社会研究方法、公共经济学、宪法与行政法、公文写作,公共管理能力拓展专题、公共管理案例研发,行政管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公共政策,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土地制度与政策、高级土地规划学,社会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

#4

培养方式

实行学分制,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采用“进校不离岗”的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突出专业学位教育应用性强的特点,综合运用讲授、研究、案例分析、体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行“双导师+学术伙伴”培养模式,由1个校内导师,1个校外导师,1个学术型研究生合作伙伴促进MPA学生学习。每年评选表彰2次优秀学位论文。

#5

招生信息

(1)专业代码:125200(专业学位)公共管理。

(2)学制:3年。

(3)学费:16000元/学年·生(具体以当年学校发布收费办法为准)。

(4)拟招生人数:100多名(具体以当年学校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5)初试科目: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

(6)复试科目:政治、英语、专业综合(主要含公共管理学等公共管理方面的知识)。

02

奖励政策

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

奖励政策

#1

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涵盖所有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硕士生每生每年7200元。

(2)“三助”津贴。学校设置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按学校规定发放。

#2

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研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

(2)严家显奖学金。为缅怀前辈鞠育人才的业绩,奖励我校品学兼优、综合素质特别优秀或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特长或贡献的研究生而设立的。每学年评选10名,其中博士生2名,硕士生8名,每生奖励20000元。

(3)学业奖学金。硕士生奖学金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2000元、8000元、5000元,评选比例100%。

非全日制MPA研究生

奖学金

学院设立MPA奖学金:一等奖10000元、二等奖1000元,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资助基金。

03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博士生导师5人,学术型硕士生导师47人, MPA导师151人,法律硕士生导师23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2人,福建省C类人才1人,福建省优秀教师1人,福建省师德标兵1人,福建省高校青年拔尖人才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8人,受聘担任福建省人大立法咨询专家1人,入选国家高端智库专家库2人。

还有5名外聘国(境)外教授、60多名来自省内外公共管理部门的兼职教授,近50名来自福建省各级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实践导师。

04

教学科研平台

现有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案例中心——全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福州分中心,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新时代乡村治理研究中心”,2个省级智库——“福建省重点智库培育单位暨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福建省农村发展智库”,5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区域特色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农村廉洁建设研究中心”、“农村法治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以及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3支福建省高校硕士生导师团队、1个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应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室,还有43个农村固定观察点、50多个科研与教学实践基地,涵盖政府机关、法院、检察院、仲裁机构、律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

05

学术交流

从学科交流平台搭建、承办教学师资培训和学术论坛、品牌学术活动创建和学科交叉融合研修四个层面加强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交流,服务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

承办了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写作与教学研讨会、全国农林水院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高峰论坛、海峡两岸管理论坛、海南省五指山市生态科技特派员培训班、首届华东区域自然教育论坛暨第二届海峡两岸环境教育学术研讨会、福建省“农村法治”研究生学术论坛、福建省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大赛等教学师资培训和学术论坛。

1

2

3

4

有24名教师赴国(境)外访学交流,留学院校包含:美国奥本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亚洲大学等。有60多名MPA研究生参与了“境外学术交流周”活动。

06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5年来,学院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1项,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90多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学院秉承学校服务“三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公共管理学科在决策咨询服务中的特色优势,累计为43个村和22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提供乡村治理、精准扶贫、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区域发展、法治建设等人才支撑和咨询服务。

07

人才培养成效

获全国MPA优秀学位论文1篇,有38篇案例被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公共管理案例库收录。在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五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6项。在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上,获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学术型研究生在《中国行政管理》、《当代经济管理》、《农村经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东南学术》等刊物上共发表高水平论文170余篇。

法律硕士研究生获第八届研究生“文澜论坛”三等奖1项。此外,我院与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共同完成的《探索建立实习法官助理机 制夯实审判辅助工作力量》案例成功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六)》,是福建省唯一入选案例。

08

就业与深造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毕业生考取博士深造人数30%,考取院校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毕业生就业主要在党政机关、科研教育、金融、信息技术等单位从事专业相关工作。

09

校园生活

12.4宪法日

调研活动

往期回顾: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实施细则

快来投票!一起选出最令人心动的宿舍吧!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23日

图文编辑:宣传部 吴毓玲

责任编辑:宣传部 江雅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