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素材 | 说勇敢——给考公的年轻人
发布于 2021-09-25 18:56
(司马迁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风雨谈
公元前257年,古稀之年的侯嬴迎风刎颈而死。
在我心中,这是关于古中国的一个刻骨铭心的意象,也是人类轴心时代古风尚存的绝佳注脚。
司马迁的《游侠列传》为这些侠义之士立传,李白的《侠客行》为这些侠义之士画像: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我年少时候不理解,为什么侯嬴要自刎。“重然诺,轻生死。”我以为只是一种修辞。我想不到的是,古人是当真的。
如果说是一种修辞的话,那他们是真的用生命来修饰。
王维《夷门歌》感慨:“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人何所求。”
是啊,何所求呢,老人家?
仅仅只是因为之前对信陵君说了一句千年之后的我们读了完全没当回事的话吗?
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理解。恐怕连信陵君都没有当回事。但事实就是,侯生只是因为当初的这一句话,最后向风自刭。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一个“果”字,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所有的答案。
这个“果”字,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果”。
在大家都已经忘了这个老头的话甚至这个人的时候,司马迁帮我们记住了,专门兜回来记了一笔。
这一笔,于无声处听惊雷。
世人可能都不相信,大家可能都没在意。但是,战国时候的侯生是相信的,西汉时候的司马迁是在意的。
不过,东汉时候的班固就不太信了。今天的我们,就更难以置信了。
老爷子的自刭,令人浩叹。
《大学》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古时候讲“八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违背的要被骂“忘八”;又讲“五常”,“仁义礼智信”,连同“三纲”,定为做人的根本。
今天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大字,金光闪闪,熠熠生辉,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其中,都提到了“诚信”。
一个“诚”字,是立身之基,也是立国之本。
还是《大学》说得精辟透彻:“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信,首先是不自欺。
我最近有个感悟:所有的欺骗,归根到底,都是自欺欺人。要想不欺人,先要不自欺。
每一个正直的人,坚持做正确的事的人,“只讲认真,不问输赢”的人,首先都是上不欺天、下不欺地、中不欺人,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反无愧于心的诚信之人。
而敢于忠于自己,忠于内心的人,是勇敢的。
最近,我两次被“勇敢”这个词所震撼。
一次是重读《傅雷家书》时翻资料,偶然读到李斐然的《傅雷:故园无此声》,里面写到这么一句:
早年间他回答过修养、才能、品格、赤子之心,最后的答案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一次是看《十三邀》许知远对话罗翔的一期,罗翔说:
在我的词汇中,我觉得勇敢是一个最高级的词汇。
许知远很低声地插话:
我也是。
不仔细听,都听不清。但我听得很真切,我大受震撼。我被这种微弱但结实的共鸣所震撼。
因为,我不是。我的最高级的词汇曾是善良,也曾是真实,从不是勇敢。
现在,我突然想到:其实,勇敢和诚信就是真实的一体两面。
简而言之,“诚信”是“不说假话”,而“勇敢”,是“敢讲真话”。
愿你诚信,愿你勇敢,愿你真实。
Be real,my friend.
藏经阁
可是法官们,你们也一定要抱着希望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死,一定要记住这一条真理:一个好人无论在生时或死后都不会遇到不祥,神灵并不忽视他的幸福。因此,我身上发生的这件事并非出于偶然,我清清楚楚地看到,我现在死掉,摆脱烦恼,是比较好的。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神的朕兆并不阻拦我,我也并不埋怨控告我的人和判我有罪的人。然而他们毕竟该受谴责,这并不是着眼于他们控告我、判我有罪,而是因为他们存心害我。不过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向他们提一个请求:等我的两个儿子长大时,公民们,你们如果看出他们重视钱财之类身外之物而轻视德行,就责备他们,像我折磨你们那样给他们折磨;如果他们自以为了不起其实一文不值,就像我斥责你们那样斥责他们,因为他们不关心自己应当做的事,自以为成器其实不成器。如果你们那样做的话,我和我的儿子们就从你们那里得到公正的待遇了。现在我们各走各路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灵知道。
大家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