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尔心理“安全岛”防疫心理援助项目通过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十佳案例征集初审
发布于 2021-09-26 11:21
案例摘要
2020年2月,在新冠疫情这场巨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之下,居家隔离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长期的隔离防护下民众的心理也开始产生一些心理困扰和压力,本项目首次采用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进行公共危机下的心理服务,重点在于对居家隔离的普通群众进行情绪调节和减压辅导。项目一期为四天,每天进行两个小时的网络团体辅导,活动以充满艺术性表达的形式结合适宜网络互动的线上平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采取在线互动+作品展示+分享环节的过程,创新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操作流程。
本项目以“安全岛”为核心理念,旨在帮助疫情下的居家群众建立稳定、一致和积极的良好情绪,树立抗击疫情的自信心,本机构组织了网络公益项目——“安全岛”防疫心理援助线上活动,运用恐惧管理理论和依恋理论的相关知识,以普通人群为服务对象,采用心理剧、魔术剧、静心冥想和阅读疗法等形式,协助广大群众实现居家安全防疫目标,引导人们应对疫情中的恐慌、愤怒、无聊等负面情绪,安然、舒适和轻松地渡过疫期心理危机和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牢筑抗击疫情心理防线。
“安全岛”防疫心理援助线上活动主要为公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借助微信朋友群+公司微信平台的联合宣传,总共招募了100个家庭,经过自愿原则留下了80个家庭参与线上心理援助活动。整个项目由8个子活动构成,每天完成2个活动内容,以4天为一个活动周期。通过线上心理援助活动协助广大群众实现居家安全防疫目标,引导人们应对疫情中的负面情绪,牢筑抗击疫情心理防线。
活动过程中完全遵循团体心理辅导的伦理规范,分享作品限于群内互动和交流,共收获作品(录音、视频)200多份,群内导师与成员互动长达40小时,互动微信次数逾千次,远超活动效果的预期。
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本项目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接纳,并发挥了实际的压力缓解和情绪调节效果,是疫情下心理援助的一种有效形式。
案例背景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便爆发了一场罕见的新冠病毒。新冠病毒以其传播途径广、传染范围大、潜伏时间长和危害性大,在长达近三个月的时间里致使全国14亿人口长期居家隔离。这场疫情不仅给广大群众带来了生命威胁,还带来了生活适应和心理调适方面的问题。
由于大疫面前病毒的传染性极强,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不少人会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因为病毒的治疗手段和疫苗研发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人们也会产生无所适从、无能为力的感觉,并伴随着过度担心和过度控制的现象。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
目前的心理危机干预主要聚焦于心理危机的知识讲座和心理热线电话,难以满足众多家庭的心理疏导寻求,面对大量的疫情消息,产生更多的心理危机反应,安全感大大降低。
因此在原有心理热线电话的基础上,以更符合大众的需求为基准,充分考虑到当前大多数人居家生活,探索更加简便可操作的心理支持模式,协助居家群众应对由于疫情影响而产生的焦虑、愤怒、无聊等负面情绪,增强环境适应和危机应对的心理能力,建构积极牢固的安全依恋拓扑环,为自己及周围的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安全感。
需求分析
根据多方调研和分析,结合新冠病毒疫情下公众的常见心理反应,主要问题有:
1、缓解疫情下群众的恐慌和不安情绪
由于经历过2003年非典疫情,公众对这次疫情难免有恐慌心理,而恐慌心理的存在使得疫情相关谣言得以产生和传播。为了让群众在疫情期间寻找到一个安全可信的线上心理团体,活动通过参与线上交流的方式,提供大家心理上的支持、鼓励,减缓受到疫情影响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反应。
2、调整群众由于疫情和隔离对生活影响所引起的负面心理状态
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各行各业深受影响。面对疫情,大家都很茫然,不知道疫情何时能得到控制,不知道自己何时能恢复原来的正常生活,也不知道何时可以复工、开学,生活充满了未知数。
所以活动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引导成员完成积极正向、轻松有趣的体验性活动,促使广大群众保持健康、稳定、积极的心理状态,主动遵守并适应禁足要求,将被动抗疫转为主动抗疫。
3、改善居家隔离期间家庭的不良情绪和氛围
隔离期间长期居家,在疫情压力和相对封闭空间的双重作用下,一些家庭开始出现摩擦和矛盾,对家庭关系和氛围产生了不良影响。
该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以改善家庭关系,为应对疫情提供社会支持和安全港湾,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安然、舒适和轻松地渡过疫期心理危机,降低心理应激反应,让爱的港湾成为彼此的避风港,共筑抗击疫情心理防线。
服务过程
“安全岛”防疫心理援助线上活动采用恐惧管理理论和依恋理论的相关知识,以普通人群为服务对象,采用心理剧、魔术剧、静心冥想和阅读疗法等形式,能有效协助广大群众实现居家安全防疫目标,协助人们应对疫情中的恐慌、愤怒、无聊等负面情绪,安然、舒适和轻松地渡过疫期心理危机和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牢筑抗击疫情心理防线。“安全岛”防疫心理援助线上活动主要为公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共由8个子活动构成,每天完成2个活动内容,4天为一个活动周期。
具体活动安排:
活动一
活动内容:启动仪式、静心冥想
活动时间:第一天(上午8:00-9:30)
执行人:杨利银(银子老师)
活动目的:运用冥想唤醒内在觉知,身体能量和呼吸调节原理改善睡眠、压力及舒缓情绪,让自我在内省、觉察中获取能量和转化能量。
具体安排:1.邓敏老师介绍整个活动策划、安排,开展活动前测评。
2.全体成员线上同步跟随导师进行冥想体验,为一天的开始聚集能量。
3.相互分享冥想带来的内心感受。
活动二
活动内容:家庭心理剧(家庭模特秀)
活动时间:第一天(晚上20:00-21:30)
执行人:车燕老师
活动目的:运用心理剧技术,聚焦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把束之高阁的心理学理论转化成接地气的游戏,让成员在心理剧表演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家庭成员互动模式,改善关系,顺利度过疫期。
具体安排:1.由导师介绍心理剧方法、作用,带领成员观摩模特秀示范视频。
2.邀请成员自行演练,并将自己的模特秀视频分享在群里,互相欣赏。
3.交流心理剧带来的感受。
活动三
活动内容:阅读疗法体验
活动时间:第二天(早上8:00-9:30)
执行人:孙菊梅(悄悄老师)
活动目的:阅读是心灵的窗口,并不直接解决情绪问题,而是让者在接触适合的信息资源后,对其内容产生「认同」、「净化」、「领悟」,进而解决自身面对的问题,滋养心灵和升华境界。
具体安排:1.导师带领阅读《从今开始的每一天》,并将完整的音频进行分享
2.邀请成员自行朗读,分享阅读感受。
活动四
活动内容:家庭魔术剧
活动时间:第二天(晚上20:00-21:30)
执行人:樊明春(春春老师)
活动目的:家庭魔术剧应用了注意转换和兴趣激发的原理,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增强个人自信,简单易学,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具体安排:1.导师介绍魔术剧方法、作用,带领成员观摩魔术剧示范小视频。
2.邀请成员自行演练,并将自己表演的魔术视频分享在群里,互相欣赏。
3.交流魔术剧带来的感受。
活动五
活动内容:早安瑜伽
活动时间:第三天(早上8:00-9:30)
执行人:杨利银(银子老师)
具体安排:1.全体成员线上同步跟随导师进行瑜伽体验,为一天的开始聚集能量。
2.分享瑜伽带来的内心感受。
活动六
活动内容:家庭心理剧(角色扮演)
活动时间:第三天(晚上20:00-21:30)
执行人:车燕老师
活动目的:运用心理剧技术,聚焦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把束之高阁的心理学理论转化成接地气的游戏,让成员在心理剧表演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家庭成员互动模式,改善关系,顺利度过疫期。
具体安排:1.由导师介绍心理剧方法、作用,带领成员观摩角色扮演示范视频。
2.邀请成员自行演练,并将自己的角色扮演视频分享在群里,互相欣赏。
3.交流心理剧带来的感受。
活动七
活动内容:线上心理讲座
活动时间:第四天(早上8:00-9:30)
执行人:邓敏老师
活动目的:从心理学角度,结合成员在疫期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的情形讲授不同的应对方式,引导成员学会正确看待、科学应对。
具体安排:导师围绕依恋理论、恐惧管理理论,给成员讲授如何在疫情中建设自己的心理安全感,并在线上回答成员的提问、交流互动。
活动八
活动内容:活动分享
活动时间:第四天(晚上20:00-21:30)
执行人:车燕老师
活动目的:全面回顾、总结本活动带给大家的感受,形成团体动力,相互支持、鼓励,对下一步防疫建立安全感、信任感。
具体安排:1.邀请所有成员将参与活动的新的感受用接龙的方式进行分享,互相启发、相互支持。2.由活动负责人送上本次活动精彩总结视频,作为活动成果送给每个参与者。
3.完成活动后效果测评(报告)。
成效评估
本次心理服务借助安全依恋图式的重构理论,结合安全依恋启动技术,设计了改善个体依恋图式和增强安全依恋积极效应的训练课程,使个体能够长期处于一种敏感和支持性的环境中,从而产生安全依恋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积极效应。
(一)量化分析
1.训练课程的效果分析
为了考查安全依恋训练对公众危机能力、焦虑评分和安全依恋感受的影响,对三个问卷的得分进行了前后测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参与线上活动的家庭在焦虑情绪和安全感维度上存在前后测量的显著差异,后测的焦虑情绪显著低于前测,而后测的安全感显著高于前测。公众危机能力不存在前后测之间的显著差异,后测得分略高于前测,具体得分情况如下:
表3-14 公众危机能力、焦虑情绪和安全感在课程训练前后的对比
2.训练课程对疫情适应的影响
从疫情适应的角度来看,安全依恋训练课程对个体疫情适应产生了积极作用,在沟通、适应、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上均趋于平缓,每个题项上可能存在适应问题的比例不超过20%,并且所有的成员都表示适应目前居家隔离的生活。
表3-15 安全依恋训练课程对个体疫情适应情况的比例分布(N=42)
(二)团体活动效果的质性分析
表3-16 安全岛线上团体活动效果评估(N=42)
在成员的分享活动中,成员认为参与安全岛项目的最大收获是:看到不一样的自己,认识优秀的老师;与家庭的沟通分享非常重要、非常快乐;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相互学习交流,并且全家参与活动,促进了亲子关系;每天被爱和温暖包围,充实并快乐着;把枯燥的居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拉近了亲子关系,增进家人感情;增强自信心,让家庭成员的沟通更加流畅,并且友爱互助;温暖、包容、快乐和愉悦;在自省的过程中获得安全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产生联结。
项目价值与意义
线上团体心理援助活动综合运用危机干预和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技术和知识,以恐惧管理理论和依恋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结合大众心理需求来策划和执行的一期线上团体心理活动。经过网络心理援助,帮助团体成员缓解情绪、减轻压力、调节亲密关系和获得情感支持,减少疫情对个体在安全感、掌控感、价值感等方面所带来的心理冲击,重新恢复心理平衡和获得新的应对危机的方式,增强危机应对能力。
一、由于疫情不能进行集中心理干预与辅导,本项目扩展了危机心理干预的新形式,面向全社会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扩大了大众对于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心理服务的认同度;
二、为居家隔离群众提供即时性的心理辅导,并且采用适合全家共同参与的活动形式,促进家庭成员在疫情下的共同成长,也促进了家庭关系的改善,最终形成了疫情下公众危机心态的分析和干预手册。
专业反思
本次心理服务活动设计了一系列适合新冠肺炎居家隔离家庭危机干预的训练课程,结果表明经过为期一周的安全岛干预训练,能够很好地提升居家防疫隔离家庭的焦虑情绪、安全感和危机能力,可以作为未来心理危机干预的创新模式,符合公共危机事件下的普通群众心理调适,对于改善情绪、亲子关系和升华自我认知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符合安全依恋启动的拓扑建构环效应。
但由于线上活动和时间关系,难以操作控制组来进行对比研究,因此仅仅对于安全依恋训练课程的前后测效果进行了对比,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设置和控制好无关变量来更好地探讨安全依恋对危机防御的长期效果,也需要更多的实践操作来验证该项目在危机情境下的合理性和可推广性。
了解大会历程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6/4_1632634536384.jpg)
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为个人、企业、团体提供
心理健康咨询 | 家庭教育咨询
企业员工心理关怀 | 员工健康管理
心理党建 | 组织管理培训等服务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悦尔心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