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换人生28年:揭秘事件中的手环到底有没有?
发布于 2021-09-26 11:58
“错换人生”事件二次开庭后,疑点颇多。婴儿到底有没有手环?特别是没有贴身的手环,靠什么辨别新生儿?百思不得其解!
昨晚,杜妈又公开发声,题目是《杜新枝关于9月18日开庭情况的公开声明》。里面提到,出庭的证人都作证,表示当时实行母婴分离,连家属都不能进婴儿室,只能在门口张望一下。新生儿都没有单独的床位,是开放式混住的,统一的花式包被,被子上有统一的编号。看完我更懵了,开放式混着睡在一起的孩子,统一款式的包被和编号。
这还军事化管理啊!想想孩子们军训的时候,统一着装帽子,你分得清吗?很多宝妈说是靠认书包
如此孩子换错不要太容易啊!为啥28年只听说这一起“错换”呢?
许妈这边,有一个热心的妈妈证人,证明她也是92年,在河南另一家妇幼医院生孩子。她提供了实物照片,证明当时的新生儿已经有手环。只不过限于当年的条件,叫“手圈”也行,因为比较简陋,当时可以是由布条,绳子,纱布等材料制成。而这个证人的孩子,手上的手环就是用纱布制成。
不管怎样,手环也好,手圈也罢,好歹贴身有一个识别物吧!否则当时执行母婴分离管理,按医院证人作证,只有统一包被,包被上有统一编号,那换个包被,就是别人家孩子了,怎么办啊[捂脸]
而且当时许妈杜妈选择的,是当地最好的医院。如果证人的妇幼医院都有简陋的手圈,那三甲医院可能没有吗?
但是,人家杜妈不认这个手环啊,说是“手上缠纱布而已”。就算新生儿手上缠的是纱布,可也写了妈妈的名字啊!和手环作用难道不是一样?就是为了识别婴儿,不要换错而已!
连我们外行人都觉得,医院证人说的管理模式风险太大,肯定新生儿贴身还得有标识,可她们就是一致否认,杜妈更是认为“此物非彼物”,那还如何是好?
你们觉得呢?这样管理新生儿让作为父母的你,心虚不?到底这个“手圈”算不算“手环”?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