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分离痛到底多可怕?站着痛、翻身痛、走路痛……

发布于 2021-09-26 13:47

有研究表明,约31.7%的孕产妇遭遇过耻骨联合处疼痛或不适,其中早孕期发生率约为12%,中孕期可上升至34%,晚孕期高达52%。
有一种痛,叫耻骨分离痛,“站着痛、翻身痛、走路痛、睡觉也痛....”


这个让孕产妇坐立不安的耻骨分离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应该如何缓解和预防?快来一起看看吧!

一、为什么出现有耻骨分离疼痛?

为了胎儿顺利娩出!

由于孕期雌孕激素、松弛素的分泌导致孕妈妈关节、肌肉、韧带松弛,加之随着孕妈妈的肚子一天天变大,肌肉负担加大,耻骨之间产生缝隙,进而产生耻骨分离,孕妈妈会明显感觉到耻骨区的疼痛。

另外,不正确的站立姿态、骨盆关节曾受过损伤、胎儿过大(双胎或多胎),孕妈妈本身骨盆过小或羊水过多、下蹲或站起时用力过猛、常常做弯腰、提重物等都会加重耻骨联合区域的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娩过程中,如果用力不当、姿势不正确或分娩产程过长等,也会使松弛的耻骨联合韧带发生损伤,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痛。


二、怎么判断产妇有耻骨分离?

(一)耻骨联合分离症的主要表现

1、按压到耻骨联合的位置,感觉到明显疼痛,翻身躯体活动时加剧,骨盆不能承受压力。

2、下肢活动受限,抬腿、行走疼痛加剧。

3、部分产妇伴有腰背部及腹股沟区疼痛。

(二)耻骨联合分离症的诊断

1、测试:耻骨局部有明显压痛和叩击痛,髋关节在做外旋外展时出现活动受限,进行耻骨联合加压和骨盆的挤压分离试验出现阳性体征。

2、触诊:耻骨联合分离严重者,可触摸到分离的间隙。

3、影像学检查:正常人耻骨间隙为4~6mm,孕期可增宽2~3mm。影像学X线片见耻骨联合间距离明显增宽,一般认为耻骨联合间隙超过10mm可确诊。


三、耻骨联合分离疼痛的康复方法

1改善日常生活习惯

孕期产后应减少下蹲、弯腰等动作或站立、行走的时间,不要翘二郎腿。

2卧床休息

耻骨联合分离疼痛如果剧烈,建议卧床休息,床垫软硬要适中。产前建议采取左侧卧位,产后建议采取仰卧位或会阴伤口健侧卧位为宜。

3加强骨质营养

骨盆的成分无非就包括了蛋白质、钙质和纤维等,要是能使骨质强硬,骨盆自然也就稳固不易受到损伤了。注意补钙,多吃鱼、虾、牡蛎、蛋黄、核桃等,平时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4手法按摩&穴位刺激

目前针对耻骨联合分离疼痛的治疗主要以按摩、内/外固定、骨盆带进行治疗,更多是从缓解肌肉疼痛、解剖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

专业医师通过手法按摩和穴位刺激,对骨盆出现的症状进行恢复。



注意:轻微的耻骨联合分离属于孕晚期的生理变化,产后能够自然恢复。但是分离程度比较严重甚至有关节错位的情况就必须进行治疗。



四、耻骨联合分离疼痛预防措施

生理性的耻骨联合分离,是孕晚期人体分泌的激素使骨盆关节松弛的结果,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避免耻骨联合分离加重以及关节错位:



1.孕前及孕期适当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韧带的弹性。瑜伽和肚皮舞都是不错的选择,但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2.孕期注意饮食节制,做好体重管理,避免因胎儿过大增加耻骨联合分离的风险。

3.孕晚期避免久站负重及大跨步运动,产后哺乳采取侧卧位,避免骨盆过度及不当受力。

4.分娩时尽量放松心情,配合呼吸及助产医护人员的指导。

5.孕晚期的耻骨联合痛,适当使用孕期托腹带等。



耻骨联合分离疼痛以局部疼痛为主,严重者伴鸭步走姿势或卧床不能行走。如不及时进行治疗,疼痛会越来越严重。

产后耻骨疼痛不仅会影响产后恢复和母乳喂养,还会影响妈妈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要提前做好防范,尽早解决产后这种疼痛!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