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石河子中小学落实“双减”有高招!
发布于 2021-09-26 14:26
提质增效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开学前,学校已组织全体教师对‘双减’政策进行学习,我校将严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作为第一要求,学生该在课堂完成的作业,尽量在课堂内完成。”石河子第八中学党总支书记唐华介绍,该校开设了23个不同种类的社团,有艺术类、体育类、科技创新类等,确保每一级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到社团中去,进一步丰富了课后服务。
据悉,第八师石河子市全面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石河子第八中学学生家长朱婷告诉记者,“以前我是七点接孩子,对于我们上班的家长来说,时间非常紧张。‘5+2’政策实行以后,极大方便了我们接孩子,而且现在学校组织了丰富的社团活动,我家孩子选择了阅读,不仅丰富了阅读量,还锻炼了专注力。同时,在老师的辅导下,他可以轻松地在学校就完成所有作业,这个政策对于孩子和我们家长来说真的是非常贴心。”
在“经典咏流传”“中华传统美食”“传统绘画”“古文诗词名著赏析”“民族工艺”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趣味数学”“科技前沿”“生活中的生物”“今日说法”中探索不同学科的浩瀚缤纷,在“校园马拉松”“排球队”“男女子足球”“灌篮高手”“韵律操”中肆意挥洒青春的汗水,张扬梦想……石河子师范学校发挥“艺体见长”的办学特色,精心筹备开设了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类别丰富的28个形式多样的托管服务课程,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点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教室里、功能室内、篮球场上、足球场内,孩子们“走班选课”,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不仅弘扬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拓了新思维,培养了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了综合素养和人文情怀,也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让“双减”政策落地生“花”。
加强教科研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自2018年起,石河子第五中学就推出了特色暑假作业,充分体现“五育并举”的要求,按德智体美劳板块设置了实践性、探究性作业,有弹性、可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双减”文件发布后,学校立即组织教师按照“双减”文件要求,着手修订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校本作业,在减量的同时,针对学科重难点精准发力,设计了基础性作业、专项训练和综合性练习。
石河子第十九中学加强作业的科学设计,在线作业公示,做好家校的沟通工作,让学生在校内既能完成作业,又能参加丰富多彩的阅读、文艺、体育、劳动、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内容丰富的课后托管服务点燃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目前,学校参与托管中小学生达1200余名,托管率超过71%。
强体能保健康
多方位提升体质健康
石河子二十中学则利用阳光大课间开展了更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运动场上孩子们活跃的身影多了,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而且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
扩面提质
大力推动课后服务育人
石河子第九中学积极探索课后服务“5+2”的“基本托管”与“素质拓展”相结合模式,确保疑难问题不出校门,丰富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年级学生劳动任务清单将每周三劳动日常态化,设置劳动课程,教师亲自示范,手把手落实劳动实践。
学生们课余时间积极帮助家长做家务,放学后进行体育锻炼,在家中亲子阅读,这不仅拉近了学生与家长的距离,也有了充分的休息时间让学习变得劳逸结合。
孩子们结束了课业学习后,欢快地来到操场,伴着欢快的音乐,适当热身。玩转足球、做广播操、跑步跳绳,大家释放学习压力,缓解视力的疲劳,运动让校园充满生机。
搭建“过渡桥”
帮助孩子做好学段衔接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也在引导教师努力探索有特色、有实效、有温度的实践之路,让学科教育回归学校,让学生能在多彩的校园里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END
来源:石河子教育
编辑:小石 | 审核:杨瑞霞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