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三甲,全国省会城市第一,贵阳到底凭什么?
发布于 2021-09-26 18:15
———这是正文的分割线———
导语:
近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贝壳研究院城市居住联合课题组发布了《2021年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
其中,贵阳“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综合得分为96.76分,在此次统计范围内的60个城市中位居第三,排名我国省会城市(不含直辖市)首位!
图源《2021年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
根据此次排名可以看出,贵阳在“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方面,处于“60城”第一梯队,甚至高于北京、成都这样的“一线”与“新一线”城市。
而作为仅“弱二线”城市的贵阳能位居三甲,凭什么?
什么是“城市生活圈活力”?
要弄清上述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是什么,代表了什么?
简单来说,该指数其实就是此次课题组根据“分钟城”的概念,借助城市生活圈的服务可达度、业态丰富度、环境品质度三个指标,按照“15分钟生活圈”各项指标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得出。
图源《2021年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
其中,在城市选取方面,为了更好的聚焦我国大城市客观现状,研究小组把此次样本城市圈定在2020年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
按照上述指标权重,并结合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贝壳数据、国家统计局等机构的数据,综合28类日常生活相关的兴趣点数据,以及60项数据指标量化而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图源《2021年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
而从此次关于“分钟城”基础设施考察目录中可以看出,在“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评判的三个主要指标中,服务可达度、业态丰富度均基于考察目录所含的五大类设施。
从距离、居民到各类设施的最短距离,以及各类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等来进行综合评定。
而只有环境品质度这一项指标,以小区为中心的生活空间居住环境水平,对影响小区的环境绿化、停车、物业等指标进行了量化考量。
也就是说,在“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的评价中,基础教育设施、医疗设施、文体娱乐设施、商业服务设施、交通设施等内容占据着大头,甚至对“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得分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是一个城市生活圈活力的主要内容彰显。
如果觉得不够通俗易懂,还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
“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主要以居民生活便捷度及城市居住品质的程度为主要指标。
贵阳为何能名列前茅?
(美丽的贵阳夜景 图源市委宣传部)
关于此次“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的排名,从统计的60城来看,整体呈现出南方城市好于北方城市的特点。
结合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与南方城市近年来城市建设更新速度普遍更快,生活圈环境品质提升普遍更大关系密切。
而基于“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所呈现出的聚类特征,60城生活圈以特征相似性进行归类得出品质均衡发展型、服务业态发展型、环境品质发展型、生活圈活力发展中型等四大类型城市。
图源《2021年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
其中,深圳、上海、贵阳、昆明等四座“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名列前茅的城市,均属于品质均衡发展型城市。
也就是说,在服务可达性、业态丰富度、环境品质度三项评价指标中,四个城市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我们以大贵阳来看,在服务可达性和业态丰富度指标中,相比其他三个城市,贵阳位列第一,而环境品质度这一指标上,则是倒数第一。(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每年贵阳都要大力加强“创文”工作)
图源《2021年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
意味着,在“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的评价指标中,服务可达度、业态丰富度是贵阳城市的加分项,而环境品质度则为最大短板。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长一短”的局面,其实原因也不难分析。
首先贵阳服务可达度为什么高,客观来说这与贵阳作为省会城市较为局促的城市面积有着很大关系。
上周写贵安的文章中我们就提到过,因为地形、地势等客观因素影响,贵阳在最初城市规划上受限很多,起点、上限肯定都无法与成都这样的平原城市相比,也不能像深圳这样的沿海发达城市还有填海造地这样bug的操作。
但“小”也有“小”的优势,小决定了贵阳几个主要区域间“粘合度”更高,生活氛围感更好,较短的区域距离也决定了服务业所辐射的范围相对也就更大。
而这样造成的结果便是在五大类设施有限的容量下,落位布局之后与居住的割裂感不会太强。
除了服务可达度,贵阳业态丰富度能排在四城之首,也和贵阳人“快乐至上”的生活态度有着很大关系。
由此可见,虽然人均GDP方面四城中贵阳位列倒数,但不代表贵阳人不爱“玩”,不会“玩”,相反,贵阳其实是座很有生活情调的城市,贵阳人也愿意为增添生活的乐趣而进行消费。
(贵阳“夜宵”文化 图源贵州都市报)
当然,除了以上因素,从服务可达性和业态丰富度指标所对应的五大类设施来看,贵阳能在60城中有拿得出手的成绩,还与近年来大力补充城市配套,及“强省会”战略下,城市规模得到不断“扩充”有着很大关系。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通过梳理贵阳主城区大型医院的分布情况我们不难发现。
贵阳的大型医疗资源基本集中在主城区(二环内)范围内,其中,又属市中心区域(一环内)的分布最为密集。
(贵阳主城区大型医院分布图)
医疗资源的高度集中性,使得主城区是享受大型医疗资源最为便捷的区域。
而这种便捷性对照到“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中,使得贵阳在做“15分钟生活圈”这道题时,成为了送分题,因为不仅仅只是大型医院,诸如学校(特指基础教育)、商业、文娱、交通等,对于贵阳主城区而言,都有这样的聚集性优势。
因此,在“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排名中,贵阳能超越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在60城中排名第三,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除了优势面,相对比较滞后的环境品质度也需要我们每一个贵阳人从自身做起,才能在根本上有所提升。
建设“15分钟生活圈”意义何在?
事实上,就“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研究的核心内容而言,其与平时经常提到的“15分钟生活圈”如出一辙,这也是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掘”发展模式的必然,是让人与城市建立更加密切联系的一种体现。
也正是在这样的城市发展的要求中,今年5月,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从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能力、引导规范经营等维度来推进“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并发布了对应的试点方案,来积极引导参与“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试点工作。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
而从贵阳来看,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也是近两年城市发展不断优化的一个课题。
仅以南明区为例,今年下半年以来,该区为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以贵阳市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提升为契机,按照《贵阳市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管理规范》要求,对辖区内蟠桃宫、万东、新路口、绿苑、花果园、南厂路、红岩、多又多等15个农贸市场进行了改造升级。
升级后的农贸市场在更加便民的同时,贵阳城市环境品质度方面,也有所提升。
(升级后的农贸市场 图源贵阳日报)
当然,上述的例子还有很多,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落位到具体的城市上,针对“15分钟生活圈”的打造,已经形成了一盘棋的思维。
就居住而言,不管是生活承载的丰富度,还是生活需求的便捷性,都会得到充分的彰显。
咨询买房、加群、爆料、交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