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丨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贯彻落实意见》的通知
发布于 2021-09-26 20:00
政策解读
2021·09·26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社会性流动基础
(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流动机会。强化就业政策的统筹协调,促进就业政策与产业、教育、医疗等政策的衔接配套、协调联动。实施重大产业就业影响评估,明确重要产业规划带动就业目标。建立健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建设“两新一重”项目带动就业机制。重点培育发展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个体经营发展,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在促进新经济快速发展中不断拓展就业空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事业单位空缺岗位招聘行动。做好稳就业资金的保障工作。(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二)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流动均衡。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连线连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积极稳妥开展行政区划优化设置工作,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城乡一体设计。推动我市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推进大湾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着力提升交通互联互通能级,全力推进主管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搭建教师到相对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支教平台。实施“乡村工匠”工程,加快培养农业农村实用技能人才。持续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羊城行动,突出抓好粤菜师傅五大行动。推动“南粤家政”工程羊城行动高质量发展。畅通“‘南粤家政’培训+就业”通道,大力构建“人员遴选+技能培训+操作实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一体化的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
(三)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增强流动动力。鼓励高校完善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增强学科专业快速响应重大战略需求能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我市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以呼吸疾病领域国家实验室为引领、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柱,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4家省实验室为主力、十余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依托的“1+2+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加速国内一流科研单位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向我市汇聚。通过创新改革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留穗发展。推动组建产学研联盟,开展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高标准推动国家级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园区作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高水平打造特色优势专业村镇,发挥创业基地、创业创新带头人等典型的带动作用,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二、突出改革引领服务保障,畅通社会性流动渠道
(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有序流动。落实我市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税优惠政策,落实我市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办法,优化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税e查”查询功能,实现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高水平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队伍建设,充实专职仲裁员队伍,落实仲裁员职业保障机制。稳步推进我市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相关工作。高水平建设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协同大湾区其他城市合力引进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精尖缺”人才,共享国际高端智力资源。(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广州市税务局、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
(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流动渠道。加大人口迁入户制度改革创新,出台实施差别化入户政策,畅通劳动力要素流动渠道。完善以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居住年限为主的积分制入户制度,为公平有序落户提供阶梯式政策通道。以数据共享应用为动力,着力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信息化、便捷化户籍管理服务体系。完善迁入户配套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延续人口红利、优化人口布局。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多的区,在转移支付资金安排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方面给予支持。依托大数据与信息技术完善人口监测系统建设,推进人口数据综合深度开发应用。建立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
(六)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流动效率。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保障符合条件的来穗人员平等、便捷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基本满足常住适龄儿童入读普惠性幼儿园的需求。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按照“一主一副五分”网格化空间布局,加快提高基本医疗有效覆盖面和服务可及性,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南沙、番禺、黄埔、增城、从化、花都等区域辐射延伸。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培训。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普惠共享型社保体系,稳步提升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推动社会保险和补充保险、商业保险互补发展。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医保局)
三、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拓展社会性流动空间
(七)深化用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流动。加大党政人才、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交流力度,破除人才流动的政策性障碍,进一步畅通企业、社会组织人员进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渠道。研究出台广州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若干问题的意见。鼓励和支持市管企业建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全面推进市管企业用工市场化。每年安排一定指标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录公务员,与“三支一扶”计划等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统筹设置职位。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加大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聘)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拔街道干部力度。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期政策,放宽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条件至择业期内的全体高校毕业生,鼓励先就业后择业。(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国资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八)优化档案管理服务畅通职业转换。做好本地应用改造建设立项及与省厅信息化部门协调工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存放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公共人才服务机构等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存档人员身份不因存档机构的不同发生改变。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大中专毕业生,可凭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新单位接收证明转递档案。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统计分析制度,加强人员流动规律研究。(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九)拓展基层人员发展空间。做好区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改革,对基层“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不占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按计划推进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工作,确保终期验收顺利通过。研究出台广州市事业单位招聘优秀基层工作人员和引进企业及社会组织人才办法。对基层一线表现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在职称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考虑。(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十)加大对基层一线人员奖励激励力度。推荐(评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人选面向基层、工作一线和社会各阶层,确保企业职工占比不低于55%;企业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不低于企业职工的 65%;科研教学、医务人员及其他一线工作人员不低于事业单位职工的65%,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人员予以倾斜。落实“城镇中小学教师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任现职期间在乡镇以下学校任教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评审”的规定。制定市属事业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核算及分配工作指引。完善市属事业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得收益用于人员奖励部分等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申报核定的办法。鼓励教师跨校评聘。(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十一)拓宽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大力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探索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互通衔接,畅通新职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职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渠道,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探索获得中级工、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的人员,以及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鼓励和支持市管企业在实施工资总额内部分配时,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高技能人才倾斜,积极探索吸引和保留高技能人才的工资分配形式。对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当地急需紧缺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等分配方式,所需工资额度单列核定。(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国资委)
四、健全兜底保障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十二)推进精准帮扶促进相对贫困群体向上流动。推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组织相对贫困人口等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羊城行动计划,提升农村困难群体生产经营技能。巩固拓展市内扶贫开发成果,推进北部山区乡村发展。落实好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文件,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抓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贫困地区生产基地建设。贯彻落实省“万企帮万村”行动部署,进一步巩固对口帮扶梅州清远精准扶贫行动成果,持续推进我市“千企帮千村”工程。(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协作办、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
(十三)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保障起点公平。加快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实现县域内校舍建设、师资配备、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等标准统一。推进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统一,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快补充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建设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信息化管理。实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学费政策。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十四)推进公平就业保障困难人员发展机会。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供给体系,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社团组织、创业孵化基地、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技工院校等提供专业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加强灵活就业人员服务管理,支持搭建灵活用工供需对接平台。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异地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扩大覆盖面,提高精准度,分类分级提供个性化求职就业全程服务。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精细化、个性化就业援助。持续开展“双到双零”就业服务,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开发公益性岗位招用就业困难群体并给予补贴,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稳岗就业。(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
(十五)强化社会救助提高困难群众流动能力。及时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按省的统一部署推进失业保险省级统筹。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困难救助政策,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工作机制,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积极发动慈善组织等各方力量,确保符合条件的户籍人口和常住非户籍人口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加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区域性集中养育机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救助保障工作,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生活和安全等保障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来源: 广州市人社局 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处
由第一资源主办的百强榜访学营第二季来啦!延续第一季的深度访学基因,第二季四家企业各有千秋,值得一探究竟。
活动时间:9月28-29日
活动地点:上海
FESCO Adecco—— 中外合资人力资源服务典范企业
前程无忧——首家在美国纳斯纳克上市的人力资源招聘企业
易才集团——全球化布局的民营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标杆企业
怡安翰威特——全球著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
7月23日,由第一资源主办、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国际金融人才服务中心、财经人才网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静安洲际酒店三楼盛大举行。会上向优秀企业颁发了“金融行业最佳雇主”和“金融行业最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两大奖项。
7月19日、20日,第一资源主办百强榜深度访学营第一季,带着大家深入人力资源服务业优秀企业进行深度访学。本次访学营活动由第一资源创始人、董事长刘红和夏至工作室创始人夏里根共同领队,带领大家深入人瑞人才、科锐国际、万宝盛华大中华、肯耐珂萨等四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行深度访学。
6月25日,由第一资源主办、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与南方人才网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医疗大健康行业人力资源高峰论坛盛大举行,本次论坛以人才发展作为切入,聚焦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和敏捷组织建设等主题,共同探讨医疗大健康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
第一资讯·新闻及时晓
第一访谈·话行业故事
企业动态·把握风向标
关于第一资源&联系我们
▲向上滑动
第一资源,成立于2007年,总部坐落于中国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目前旗下有:第一资源网站、《第一资源》杂志、第一资源会展,以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B站、搜狐等形成的新媒体矩阵,以及第一资源研究院、亚太人才管理协会、第一资源商学院和第一资源产业园八大业务版块,共同构成第一资源品牌体系。
我们每年在全国近20个城市,举办近百场专注于⼈⼒资源领域的⾼峰论坛和具有⾏业影响⼒的重⼤活动,涵盖制造、医疗、银行、互联网、零售、金融、房地产、航运物流等八大行业,服务于政府、产业园、国企、民企等各类型⼤中⼩企业主、企业⾼管和⼈⼒资源管理专业⼈⼠。
我们的使命: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与进步!
我们的愿景: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产业服务平台!
我们的价值观:诚信 坚持 创新 务实
认真工作 快乐生活
客户第一 员工第二 股东第三
上海
电话:021-6380 8922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梅园路77号上海人才大厦2510室
网站:www.tophr.net
抖音:第一资源TopHR
北京
电话:1362184825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东里8号院中海广场中楼8层
点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