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开篇引用十九届五中全会引出主题】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与国家、民族的根和魂紧密相连。一旦文化根脉断裂,就会导致国家、民族失去灵魂,失掉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课题。【论述+反面论证+重要性】
三、分论点(3个)固本培元,不忘文化“根本”。“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唯有中华文明历经劫难而长盛不衰,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且能够不断创新发展;回看近代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历程,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屹立不倒,原因亦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使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文明的魂,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从中汲取营养,明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四亿多中华儿女绝不能丢掉文化之根,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守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用典+排比式说明文化的重要性+两个对策】兼容并蓄,涵养包容“气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每一种文明都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和智慧的体现,都是美的结晶。文明可能因种族、肤色、地域而有所不同,但绝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绝没有对立和冲突。中华民族自古就信奉“和而不同”的原则,始终秉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交流互鉴理念,对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因素,都能够以包容的胸怀,结合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走进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交流和对话成为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既要让中华文明发展繁荣,也要积极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引用习总书记的话+论述+对策】创新发展,激活时代“活力”。继往开来,吐故纳新,文化自信源于不断坚持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既要薪火相传,更要顺应时代时势,创新发展动力,激活进步源泉。文化创新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勇于破解文化改革难题,加快推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励精图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等精神,集中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成果,集中展示我们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丰富新时代文化价值体系内涵。文化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创造和丰富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更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要扎根群众文化沃土,汲取民族文化养分,激发文化创新灵感。【论述+四个对策】
四、结尾“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和在伟大斗争中孕育出的革命文化,以及在改革发展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汇聚成全体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源泉。全体党员干部要砥砺前行,变革创新,夯实文化自信根基,涵养文化自信气度,激活文化自信源泉,将文化自信融入精神血脉,激荡出奋进“两个一百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磅礴之力。【用典+论述+对策+展望未来】【解读】人民日报之讲原则不讲面子
【解读】人民日报之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解读】人民时评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汇聚发展磅礴之力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