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亮医师解读“绝经后乳腺癌辅助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持续时间”

发布于 2021-09-27 17:04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01

研究背景

    对于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妇女,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治疗的最有效的持续时间尚不清楚。

研究人群和入组条件

    80岁或以下的绝经后妇女,早期(I、II或III期)组织学证实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妇女,没有复发证据。所有女性在随机分组前的12个月均接受了5年(±12个月)的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或两者同时进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研究方法

    随机分配了3484名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妇女,她们接受了5年的辅助内分泌治疗,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额外2年(2年组 ,共接受7年)或另外5年(5年组,共接受10年)。主要终点是无病生存率。主要分析包括所有仍参与试验且随机分组后2年无复发的患者(即2年组治疗结 束时)。次要终点为总生存率、对侧乳腺癌、第二原发性癌症和临床骨折。

研究结果:

    2 年组治疗结束后8年(随机分组后10年),2年组无病生存率为73.6%,5 年组为73.9%,总生存率分别为87.5%和87.3%。

     我们发现,在无病生存期方面,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的辅助治疗延长5年没有比延长2年有更好的获益。

在连续内分泌治疗后的延长辅助芳香化酶抑制剂试验中,比较了阿那曲唑治疗3年与辅助他莫昔芬治疗2-3年后6年的治疗,较长的治疗时间并不优于较短的治疗时间。(DATA)

研究人员没有发现在最初5年的芳香化酶抑制剂或他莫昔芬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序贯治疗后再接受5年延长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在无病生存率上有获益。(NSABP-42)

在最初5年的内分泌治疗后,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2.5年或5年的来曲唑,没有观察到在无病生存率上的差异。(IDEAL)

结果讨论

    在近10年的中位随访(即首次诊断为乳腺癌后15年)中,我们发现延长5年的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辅助内分泌治疗在无病生存率方面没有比延长2年有更好的结果。两组试验组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相似,但阿那曲唑治疗的延长导致了额外的副作用,并导致了更多与治疗相关的临床骨折。

周浩亮: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甲状腺肿瘤的诊断,规范化手术和综合治疗。

门诊时间:国科大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温州院区  周一上午 门诊321诊室  

文献解读



原文


温州院区地址:温州市下寅鹿城路75弄1号(5050商场对面)

公交汽车:B103、5、10、14、14加、28、43、55路、59、65路

中巴汽车:101、105、106、111、202、301路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