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脂肪是如何堆积的?怎样才能排出多余的脂肪?

发布于 2021-09-27 17:43

1、人体的脂肪堆积过程

脂肪主要为内脏脂肪,当人体摄入热量大于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暂存在腹部,等热量不足时可快速燃烧提供能量。如果一个人长期摄入热量过多,腹部脂肪只存不取,就容易引起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

四肢内侧脂肪比外侧多,肚子脂肪沉积比后背多。这种现象符合“脂肪堆积的重心近端效应”。人体重心指人体全部环节所受到的重力合力作用点。脂肪堆积的重心近端效应指人体的脂肪趋近于以人体重心为中心,向外一圈一圈的辐射,靠近重心的皮下位置更容易沉积脂肪。人体远端,比如头、小臂、小腿脂肪沉积速率慢于近重心位置。

人体脂肪堆积首选人体重心附近,腹部与人类站立时的重心位置接近,在这里囤积“备用能量”不会影响人类坐站走跑跳时的重心变化,尤其是可以保持人类直立行走时的几何平衡性。所以腹部内脏脂肪和腹部皮下脂肪,是脂肪堆积首选位置;接下来的区域是臀部,大腿内侧(俗话说的大腿根位置),大臂内侧。

2、脂肪的种类

我们的全身都有脂肪组织,这些组织是由储存能量的脂肪细胞组成。造成脂肪堆积的原因因人而异,但大致可分为两类:

内脏堆积(脂肪附着在器官周围)。

皮下堆积(脂肪堆积与皮下80%的部分中)。

通常打算减肥的人们并没有制定完善的减肥计划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虽然也有不少人指出应该进行局部瘦身(例如从腹部开始等等),事实上却很少让人满意。

3、常规囤脂的部位

女性-——脂肪一般堆积在臀部和大腿,形成所谓的"梨形"体型。

男性-——脂肪一般囤积于腹部,形成"苹果形"大肚。

请注意,这是两种主导的脂肪堆积样式——也就是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身上,都有分别可能形成“苹果形”或者“梨形”脂肪堆积结果。

脂肪堆积在各部位的危害

1、腹部:这是最糟糕的情况,腹部脂肪会导致体内产生过多炎性蛋白,流向血液、肝脏、肌肉和大脑,有害健康。

2、心脏:容易引发高血压、高胆固醇、胰岛素抵抗、睡眠呼吸暂停,提高心脏病的发作几率,甚至死亡的风险。

3、肝脏:肝脏周围若有脂肪堆积,不仅会影响肝脏功能,还会产生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4、肠道:肠道内的微生物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有关,若肠道有脂肪堆积,将会扰乱正常的微生物平衡,并导致胰岛素抵抗等问题。

5、肺部:研究显示,由脂肪或其他细胞所产生的小液囊或囊泡,会转移至肺部和其他器官,传递有害物质,引发气喘或其他疾病。

6、大脑:过多的脂肪也有可能会堆积在大脑周围,影响大脑功能。经过研究证实,进行减肥手术后的病人,认知功能确实有所改善。

7、皮下:研究发现,位于皮肤表层之下的脂肪(尤其是大腿、小腿的皮下脂肪)能够吸收能量,积极储存能量,进而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

人体脂肪怎么才能排出

1、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一般人习惯于一日三餐。人体最大消耗是在一天中的上午。由于胃经过一夜消化早已排空,如果不吃早饭,那么整个上午的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完全要靠前一天晚餐提供,这就远远不能满足营养需要。

2、控制主食和限制甜食:如原来食量较大,主食可采用递减法,一日三餐减去50克。

3、多餐少量:在减肥的过程中,最好是遵循多餐少量的原则,将一日三餐的食物总量分配到一日五餐当中。并且一天最后的一餐最好在睡觉前5~6个小时的时候进餐。

4、膳食纤维减肥:纤维能阻碍食物的吸收,纤维在胃内吸水膨胀,可形成较大的体积,使人产生饱腹感,有助于减少食量,对控制体重有一定作用。

5、媚瘦傣家古法瘦身:草本植物热敷纤体术,将云南傣医四塔五蕴平衡疗法、传统中医植物疗法与现代高科技方法有机结合,遵循傣医药食同源的理论,真正达到,不吃药,不打针,不运动,不绝食就能躺着减肥,睡着变瘦。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媚瘦傣家古法瘦身减肥五大原理

媚瘦傣家古法瘦身“五排一减一塑”减肥理念

傣医是怎么运用四塔平衡理论进行病理分析的

傣族医学是怎么结合佛学“五蕴理论”研究病理

传承千年的傣族医药用药治疗有什么特点

【中国四大民族医药】傣族医药发展简史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