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创业:给你10亩地,怎样建一个盈利的农场?
发布于 2021-09-27 23:55
相对于大农场丰富资源,小农场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如何运营,成了许多中小农场主头疼的问题。
拼不过资源拼创意
事实上,纵观不少小农场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得出,小农场的发展更应该拼的是创意。
比如水果采摘,这在国内非常普遍,成为很多都市居民在周末节假日到乡村旅游观光的必选项目之一,但整体存在以下问题:
1.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品种单一、品质不统一、组织简单。
2.基础设施不配套,缺少休息座椅、洗手水盆、采摘小篮子等配套设施和用具。
3.服务初级,缺少精美的包装等。
其实,果园中除了“春季赏花、夏季观景、秋季采摘”外,还有很多的文化主题元素可以提炼。
例如,打造果树认养,见证孩子、家庭或企业的成长历程;针对中高端市场,在水果上印字,打造专属的水果;将与水果有关的一部专著、一个典故、一条成语……作为文化元素,打造讲故事的主题果园。
又比如经营散养禽蛋的项目。
国内很多度假村都设置了养殖区域,禽类养殖也是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项目之一,捉鸡捡蛋的游乐项目随之而生,带着小朋友拎着小篮子到树丛中寻找禽蛋,大人和孩子既开心又惊喜。不过这类项目仍存在以下问题:
1.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组织性不强,产品单一,卫生条件堪忧。
2.基础设施不完善,品质不高,缺乏品牌效应。
要凸显创意,我们可以设立与蛋有关的文化园:将跟蛋相关的故事、知识组织起来,并邀请游客不断地添加内容。
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和产品单一的问题,很难使企业员工和游客长时间地停留,增加消费。
我们可以在外形及环境上下功夫:在保证大棚功能性的基础上,可将大棚赋予艺术气息,如城堡大棚、水立方大棚、彩塑大棚等等,增加大棚的观赏性;
在大棚的近处设置农品跳蚤市场,以另类大棚为背景,以大棚内的果蔬为主题,提升趣味性。
小农场规划支招
农场虽小,但分期建设仍是一个必选项,轻资产滚动开发的方式更安全更靠谱。
一期快速引爆,加上一些如儿童游乐、户外运动、自然教育、安全教育、儿童图书馆、自然学堂、萌宠乐园等项目。
二期精耕细作,可开展儿童艺术中心(儿童剧场+艺术工坊)、农耕历史博物馆等。
三期锦上添花,可增建一些民宿、冬夏令营宿舍等。
在消费设计上,可分三个层面:
基础消费——餐饮、住宿、采摘;
品质消费——鲜榨果汁、有机农产品、特色农家菜、原产地特产等;
体验消费——自制果汁、果酒、挤牛奶、捡鸡蛋、割稻子、挖红薯、烤披萨、蛋糕DIY等等。
此外,要学会做场外的生意。
农场因为规模小,所以,将农场定义为特色农产品的展示场所和体验场所,农场只是一个流量的入口,靠经营特色农产品,将生意做在农场外,从而获取丰厚的利润。
很多人都有贪大求全的心理,很多农场主觉得自己园区面积小,说起来还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不然,越小越好管理,更容易按照计划打造出一个精致的农场出来。
困惑|传经验|学干法|定模式|拿补贴
164届中国农业落地实操特训班,聚焦农业行业变革背后的机遇,汇集了休闲农业规划专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管理专家、农业政策申报专家、农业市场化运营专家等,从农业发展思路、产业盈利手段、政策申报技巧、合作社运营模式、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农业项目植入等不同维度、不同侧面帮助全国的农业经营者破解困惑、启发见识、明确农业发展思路和运营实操技巧。
★报名方式
拨打电话13810896067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