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双控、限电限产宏观分析解读电话会纪要

发布于 2021-09-28 00:46

日期:20210926

第一是简单介绍能耗峰控指标的一个含义,第二个是我们如何去构建一个高频的能耗跟踪指标。第三是怎么样来去用我们的指标解释,谢谢现场提出的这样一个状态。第4部分就是我们对于四季度和更长期的一个然后身份这坚定的判断。那么具体来看,我们先看第一点就是能耗风控的含义。实际上它是指两个指标,第一个是能耗的总量,第二个是能耗的强度,那么能耗的总量我们按照它的初始来源可以分成4大项,分别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清洁电力,在清洁电力这几年就是包括像光伏、风水电、核电,当然这个是按照源头去跟,后面还会跟其他的农业的加工,比如说我们的原煤可以被加工成洗煤,然后可以被用来去生产火电,但是如果你去从最源头去看的话,就是前面提到了这4种,然后能耗的话,它的单位是叫做标准煤,那标准煤其实它是一个热量单位代表7000大卡的热值,这时候无论是煤炭还是石油、天然气还是水电什么的,都是可以通过发热量来折算成标准煤这样一个统一的单位的。

第二个指标就是能耗的强度,然后强度实际上它指的就是每半月GDP的能耗就是能耗总量除以GDP总量,那就是继续能耗强度的下降,看能耗强度的上升或者下降,其实就是看能耗总量的增速和经济总量的增速是更快,如果是GDP增速更快,那么能耗强度就是下降的。我们国家从2005年开始,其实整个能耗强度一直都是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说技术进步本身会带来能耗效率的提升,另外一方面也是反映了整个经济结构的这样一个变化,因为说服务业的能耗是相对来讲比较低的,然后服务业的增速在过去这些里面一直是快速工业的,所以说我们过去这些年能耗强度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一个下降的趋势。然后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碳排放的和能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我们政府不直接去考核而要这种能耗传播政策来去做?

首先我们说碳排放和油耗里面80%是重叠的,重叠的部分就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局三个化石能源,他们的技术人员的主力就是碳排放的一个冲击,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光伏风电,其实这些电力它是属于能源,但是没有看得到,在另一边像养猪养牛,这些会有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它是没有油耗的,但是不判定的主体80%的部分是重叠的,但其次就是说为什么政府不去直接考核碳排放,其实因为碳排放算起来要比浓厚还是要复杂很多,而且其实政府是在这方面缺乏历史数据的,中国的政府从2003年开始就开始去统计能耗了,从2006年开始就进行能耗指标的考核了,但是碳排放数据其实如果大家去掌握的话,就发现现在我们通过碳排放数据有联合国发布的,清华大学发布的,但是其实就是找不到官方的数据,找不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因为咱们官方其实就没有之前没有一个官方的口径去统计他来到,而且其他的来源的统计数据也都不太一样,所以说现在我们国家还是去把后作为一个去表态的这样一个主要的行政手段,接下来是生命指标是怎么考核的风控咱们前面提到它是两个指标,一个是总量,第二个是强度在进行,强度是更重要的一个指标。包括像我们天天看到发改委的绿灯的东西,它也是去看强度去让各个省份去生产的。

对于能耗强度,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以前,就是2016到2020年是提出来这5年累计下降15%的目标,那么在十四五规划里面提出新的指标是5年以内并下降13.5%,这个目标还是稍微调低了一点,然后5年13.5%的话,平均下来相当于是每年就下降2.7%,然后今年的全国两会给2021年定了一个标是下降3%,这个是中央的目标或者是全国的目标,然后后面每个省自己的目标,绝大多数地区的名单都是大于或者等于全国目标的,在这一部分对于政策的一个简介。

第二部分也是比较核心的一部分就是说我们怎么样去构建一个月度频率的高频的转化更新的指标。其实能耗指标这个数据在全国的层面国家统计局是有统计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它都是按季度去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的时候他就公布了,而且能耗强度全国是同比下降了3.1%,所以我们大家也可以想一下,为什么之前都是公布的,今年二季度没有去公布,然后省级的能耗的数字是按照年度去公布的,然后今年发电也是搞了一个各省的总耗红绿灯是按照季度去公布,但是它是没有具体数字的。

但是我们现在市场上是没有一个高频跟踪的手段的,我们在这篇报告里面尝试给出一个方法可以实现这个月的能耗大概是多少,而且是可以具体到省级的区域的原理就是说我们中国的全社会用电量、钢铁生产、水泥生产,这三块的能耗能够占到总能耗的60%以上,但是在这里面全社会用电差不多是占了45%,钢铁差不多是占18%水泥占6%。

这里面电力最大的其次是钢铁,然后水泥,但这里面会有一定的重复计算,就因为说钢铁生产包括水泥生产,现在他主要是煤炭,但是也会耗电,比如说钢铁其实它会有百分之十几的是用电力去生产的,不会允许我们去扣除掉少量的重复计算,这三项加起来也应该能有60%以上的这样一个总的能耗占比,这时候其实是能够代表中国的能耗的一个主体。我们其实这三个数据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占全国转化率比例很高,60%以上,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都有很好的高阶数据基础,都是有月度的数据的,而且是有增长的数据的,而且每个月的月中就会第一步就是全国的用电和刚开始的产量时效性也是很高的,就是每个月月中公布上一个月的数据时效性很高,当然先手的数据会慢一些,全国的数据是快一些的,然后具体到这个计算方法是说,我们首先把全社会用电量、钢铁生产、水泥生产它的增速去按照能耗努力给一个加权,这样的话得到一个能耗增量的估值,在这之后还要争取技术进步进行一个修正,因为我们肯定技术是一直在进步的,它的生产效率肯定也是会逐年提高的,生产效率提高就会导致说我们对同样的一个生产出更多的电或者说钢,这些对大家单位的产量的能耗是下降的,比如说发电行业它的效率指标就是全国共建煤耗率这样一个指标,通俗的话讲就是说我发一度电需要烧多少克煤,这个数据是国家能源局每个月都会公布的。

我们的电力的效率提升就是用这个值去代表的,然后钢铁和水泥是没有月度频率的这种效益值,我们只能根据以前年度的感动号的去按照线性卖出,假设一个效率提升这样去估算,我们把构建出来这样一个方法之后,通过回溯可以发现用这种方法去测算出来的值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实际数字是基本的匹配的,平均的误差大概是在1.7个百分点左右,巨大误差是2.9个百分点,最早误差是0.1个百分点,这个是全国的农行抢股的数字的估算,然后我们也用这套方法去算了省级行政区的这样一个转化的情况。

开始和今年发改委公布的红绿灯也是匹配度比较高的,我们算出来消耗强度比较差的省份,多数都是被发改委给了红灯,我们算算的话比较好的省份也多数都是绿灯,是我们这个特征方法的一个构建逻辑,包括它的一个回撤的情况。在第三部分就是说我们怎么样去应用这样一套方法去进行分析。我们预计的话计算了一下今年的一个损耗数据,当然国家统计局也是公布了一季度的官方的缴纳强度是同比下降3.1%,我们现在来是同比下降2.6%,然后二季度的时候国家统计局没有去公布官方数据,我们测算下来的是上半年累计同比下降2.02%,怎么去分析?

就是说今年两会的时候定的全年的目标是下降3%,依据是官方数据是下降3.1%,相当于是刚刚过去要按照我们的测算,上半年整个上半年会比一季度下滑0.6个百分点,如果是实际数据也是这样的话,这就相当于是入股那就相当于是按上半年去看,应该是没有达到两会设定的这样一个目标了,就是说其实我们就可以大概猜一下为什么关于他不公布二季度数据,这边他公布了一季度的,不公布二季度,很有可能是没有达到两会的目标的。

我们来看一下,今年上半年用电量是增长了16.2%,粗钢增长了11.8%,水泥增长了11%点到14.1%,GDP上也是环比增长了12.7%,其实这也意味用电量和水泥的增速都是明显超过GDP增速,而粗钢也比GDP增速低不太多,前面我们说过能耗强度,再继续看能耗总量的增速和经济性的增速是一块最大如果说是电力粗钢水泥这三项同时接近或者是超过十几个小时的话,肯定能耗强度就是压力很大的,这三个同时超过或者接近一个小时。

我们去看历史的话,其实是在2013年整个中国经济进入新的新常态之后,就比较少见的这样一个情况。在这里面其实钢铁和水泥主要是对应的今年上半年地产的这样一个高增速,在之前投资了一些产品的增速有15%,而全社会用电的这里面可能主要是出口的带动上年,出口是累计增长了38.6%,因为很多国家空间,还是因为疫情出口受阻,中国也是重叠了很多相对比较低端的这样一个需求,所以说改为出口增长,所以用电也是增长很多,这个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包括去理解历史的经典的现象,这个政策是这么严格的,一方面是说政策本身对于控制更为重视,另外一方面可能引述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生产确实很强,导致的暴增性确实很高,就像说是我们看到一个学生他在走廊里面罚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老师确实很严厉,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学生是非常比较淡,对吧?

其实这个目标并不高,我们看到自从中国2012~2019年平均的每年的能耗强度下降是4%,这8年当中除了2019年以外,每年的下降速度都是超过了3%的,2019年是下降了2.6%,然后2020年因为疫情它只下降了0.1%,这是全国的情况,如果按照省级的维度去看的话,从2014年有统计数据以来,如果不是2020年疫情,每年最多就只有三个省市能耗强度下降不够的,但是今年上半年我们通过数据能看出来,是9个省能耗强度下降不够。就是说其实现在应该是说整个上半年能耗控制的情况是相比往年也是做的比较差的这么几年。

就是说这些情况来看,我们的一些基本问题说今年我们控制能耗目标,因为它并不算是很激进,反而是有可能,因为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生产实在是太好了,能耗用的太多了,所以说下半年的时候估计会有一些行政性的限制。

接下来的是第4部分我们对于未来的一个判断短期来看,我们觉得主要会是一个限产的,或者说是能耗双控的这样一个小高潮了,从10月份开始可能会有一定的边际好转。第一个我们是说的是在地方政府能耗考核,它是以季度为单位的对吧?3月之前是发了一季度的红绿灯然后二季度的,然后现在正好是出指标的这样一个时间,对吧?

部分省份我们可以看到七八月的能耗还是比较高的,所以说他们可能不得不在9月末季末的时点突击,实际上大规模的限产限电就是在九月中下旬才开始的,如果说等到10月份新季度开始机关单位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去合理安排整个季度的能耗分配,不一定需要这样突击的去限产。

然后这个其实也是可以作为一个侧面的印证,十月开始可能会有一个边际的好转,这个是从短期来看,从长期来看,我们觉得未来的服务业增速快于工业增速肯定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而且这个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所有的发达国家在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后都是这样的,服务业增速快的工业增速,中国进入丝绸之路之后也是这样的,对吧?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整个工业增速是17.8%,比服务业的增速高了三个百分点,是一个宏观经济当中的异常值,未来大概率会逐渐的恢复常态,工业的增速慢于服务业的增速,这样一来的话,整个总体来看,全国的能耗强度就会有一个下降,往未来去看的话,能耗双控的政策,我们觉得从整个目标或者说这种执行力度的层面去看,大幅度去放松去调松的可能性不是特别的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限产会是之后的常态,而是说我们要考虑到现在的工业高增长未来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只要工业高增长回归常态,那么我们的能耗指标自然就会富裕出来一块,可能也就不需要像现在这样这么多限产了。

而限产除了因为能耗双控,能耗指标不够用而实施的限产,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在相互的交织,比如说像钢铁的限产,这就是其实在今年的1月份就已经决定的是为了打击澳洲的铁矿石,包括像煤炭它这里面有安全生产的因素,有内蒙反腐的因素,也有是减少从澳洲进口煤炭的这样一个因素,包括像现在有一部分省它拉闸限电,可能并不是因为单纯的能耗指标不够用,可能就是因为单纯的缺煤或者说火电不够用,比如说像东北的限电,这看起来就不像是因为能耗的问题大概率还是因为煤不够,或者说火电的产能不够,因为如果说是因为能耗指标的话,它的准备时间相对来讲是会比较长的,最起码会提前一些通知,而且不太可能会说是把城市的红绿灯这种都给停了,一般都是优先去停掉工业,居民生活用电尽量保证的,所以说其实今年东北的停电的情况的话,看起来像是一个突发的,因为煤或者是火电产能不够的这样一个情况会导致的停电。

那么首先是对消费的一个分析,那么在最新的8月的经济运行数据中出口和投资基本上是符合市场预期的,增速有一定的回升,那么只有消费这个数据本身是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单月只有1.5%的增速水平是今年以来最差的一个增长,20年1~2月的话,我们因为就地过年整体的消费景气也都比较差,但是当时的消费的增速仍然有3%的增长。如果去拆分拖累的程度的话,我们认为各个方面的原因的话,我们认为其实有1/3的拖累是来自于南京疫情大范围扩散直接带来的服务性行业的影响,那么另外1/3的拖累是来自于供给端和政策端一些因素,比如说对汽车和地产相关消费的一些影响,那么最后1/3的因素是来自于居民就业和收入改善比较缓慢带来的一些对消费深层次的拖累,那么首先是疫情的影响,为什么说这个拖累是有1/3?因为消费我们看到的社交数据中只有10%的服务性消费是参与消费。

在8月的餐饮消费的数据中,整体的消费表现是差的比较明显,因为其实从去年的10月份,开始各地出现返点疫情以来,消费中餐饮收入的增速,基本上都是零增长附近,一直到7月份,那么8月份餐饮收入增速变成了负6%,最直接触类就是疫情的一个扰动,单独考虑餐饮这一块,它占10%,分类只有0.6个百分点。再结合服装还有出行这一块的一个拖累的话,基本上是贡献了0.8个百分点左右的拖累,这是1/3。那么另外1/3我们讲是技术供给端的一些因素,包括汽车缺芯,然后还有地产相关的政策,由于按揭端管制趋紧,带来的二手房和新房交易显著降温,进一步拖累了家电和家具的消费。

那这一块考虑到增速回落基本上也是2~3个百分点,结合各自的一个占比情况,目前也有1/3,最后1/3的情况就是居民端就业和收入的改善比较缓慢的一个拖累。因为我们讲其实疫情对于消费的影响最突出的,当然对比短期的,由于大家社交隔离带来的一些服务性消费以及相关商品消费的一些影响,但是运行跟经济共生的时间越来越长,疫情对于经济的一些影响,比如说我们中小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大,背景下带来的就业和居民就业和收入的一个问题,会反过来进一步的脱离消费这一块对于消费者影响程度会伴随着疫情和经济共生时间越来越长,它会愈加凸显。那么所以从我们居民的就业数据来看的话,尤其是年轻人口的就业情况不太乐观。

从失业率来看,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基本上和去年的水平比较相似,可以理解为其实年轻人口的就业在疫情以后改善的幅度非常小,那么这一部分人群它的边际消费倾向会比较高。由于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对于年轻人口就业和收入这一块的问题,也是会后续持续脱累消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么如果往后去展望的话,我们判断9月份的消费会好于8月份的消费。

那么首先疫情因素会大幅的改善,截止到24号,9月份的人数只有8月份的30%左右,和7月份基本是持平的,那么所以9月份疫情的脱离情况可能持平到7月,好于8月,那么我们讲的8月份消费里面有1/3的负面压制可能就会大幅的解除,另外1/3来自于汽车和地产这一端压制因素在9月份其实没有见到什么显着改善还是会持续存在的。另外一个就是今年的收入和就业端,这一块我们最近看到的失业率的数据,年轻人或者失业率是有一定的改善的,但是还是比疫情的水平高了一些,但不管怎么样,这一块的改善对于消费的影响的,对于消费的提振它是缓慢渐进逐步表现出来的。所以如果综合评估来看的话,这三部分因素贡献可能是只有1/3这一块的改善会比较明显一点,但是除了之外,9月份还有一个比较利好的因素,就是我们今年的中秋假期是在9月期间,我们去年的中秋假期是和国庆假期合并,从10月份开始的,那么今年的中秋假期整体从文化和旅游部的最新数据来看的话,初步的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所以我们觉得受益于9月中秋假期的一个额外带动,整体的9月消费景气会显著好于8月有望持平或者超越超过7月的表现,这个是我们对消费信息的一个判断。

END


为满朋友们的需求,特建立了一个知识星球。

目前星球累计分享超20000份投研干货,能节省大家大量不必要的投研时间!目前也孵化了多个社群,进入星球后可根据需求申请进入对应社群。
对于知识星球,可能有些朋友还不了解:
这里是行业/公司研报纪要的汇集地;更新及时、齐全,覆盖了消费、科技、医药、周期、新能源等主流行业,有行业/公司数据库更新等,有脱水研报等!
最后,
朋友有资源但不好意思持续索取的,寻求超额收益的,超短选手转型的,没渠道或者追求效率和便捷的,认为自己的时间比星球费用远远贵的朋友,都是可以尝试加入!

注意:再好的逻辑、预期,也需要择时、择股。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