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系列宣传(二)——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发布于 2021-10-07 09:05
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每年直接导致的死亡高达250万例。我国高血压的患病比例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目前约有2.7亿名高血压患者,在成年人中每4个人就有一个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除了会带来直接的健康危害,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等在内的严重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率高,已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您知道吗?高血压对健康危害极大,但却是可防可控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我国高血压流行的核心策略。
高血压患者管理作为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重要一环,目前已被纳入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辖区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人群均可以享受项目包含的所有服务,并且都是免费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具体服务内容:
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的判断
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除去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建议转诊到有条件的上级医院确诊并取得治疗方案,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服务内容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并且提供一次免费的慢性病患者体检。
(1)随访流程
a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b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c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d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e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2)体检项目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判断。具体内容参照《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3)分类干预
a对血压控制满意(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 以下;≥65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 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 mmHg以下;一般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可以在140/90 mmHg基础上再适当降低)、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下一次随访时间。
b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c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相信大家现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高血压健康管理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啦!
如果您及身边的人是高血压患者,可前往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高血压档案,享受专业医务人员提供的以上高血压患者相关健康服务哦。
同时,可以加入我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定期参加讲座、活动等,和病友一起主动、抱团管理血压。
2021年10月8日是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宣传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预防高血压,从每一天做起: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这才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的康庄大道。
我区高血压主题日大型义诊宣传活动
将在10月8日上午10点举行
地点在成华区青年广场
(洪山北路99号附28号)
现场会有专家到场
为居民开展免费义诊等活动
敬请居民朋友们参与!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倡导主动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主动学习慢性病防治知识
防治结合
切实提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