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双减”政策须知

发布于 2021-10-10 11:56

红旗岭中学业务学习:国家“双减”政策

2021年7月24日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一、是什么?

  1.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 2.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二、为什么?

   “双减”虽然名为减负,但其实远远不是一个学生负担问题。中央担心的是,大范围过度培训将直接影响教育考试评价结果的真实性,阻碍教育实质公平,挤压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内容和价值取向,与“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相背离。因此,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三、怎么办?

   在校内方面,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坚持“零起点”教学,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使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1.此前,教育部已经将“作业管理”作为“五项管理”的重要内容,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这次《意见》在总结以往工作基础上,又提出了多项明确要求

一是减少作业总量。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坚决防止学生书面作业总量过多。

二是提高作业质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三是强化教师职责。教师要指导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四是减轻家长负担。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给家长增加额外负担。

2.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实行“5+2,5天 每天两小时。在学校里开展课后服务,让家长不再为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孩子没地方去”担心,不再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习”发愁。

一是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

二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既可以由学校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不允许讲授新课),或补习辅导答疑等,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三是拓展课后服务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让学生享受到更多优质的课后服务资源。

四是加大对课后服务教师和人员的激励。配足配齐教师,使学校师资得到充足保障。

3.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一是坚持从严审批机构。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二是严禁资本化运作。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

三是严控学科类培训机构开班时间。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实现“双减”, 需要推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特别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同。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