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解读,家长必读!
发布于 2021-10-10 18:44
"双减"政策
2021年7月24日,为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提出,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意见》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释放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信号。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
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负担
政策明确指出,针对校外培训,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限制机构数量、限制培训时间、限制收费价格;严管内容行为、严禁随意资本化和无序扩张、严控广告宣传。
完善学科类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动态掌握学科类培训的培训内容、培训材料、教师资质等信息。不得以地方课程教材、校本课程教材等替代国家课程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培训。校内,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管好教育教学秩序、管好考试评价、管住教师违规补课。
落实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全面落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
按照教育部的通知,根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规定,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长久以来,我们也看到孩子被沉重的课内外负担压的喘不过气,长时间的重复机械式刷题,永不满足的超前学、提前学,以违背人性、违反科学学习规律、非兴趣导向的方式度过了最应该解放天性、探索兴趣的童年。
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将更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不论是农村的孩子还是城市的孩子,都公平竞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大家非常欣慰的看到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有句俗话说的好“三岁看老”,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性格,而不仅是学习。减轻学生课后负担,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兴趣爱好,锻炼孩子的能力和性格,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要成大事者,就得要有很强的综合能力,不单单只看分数的高低,“双减”政策,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家庭的和睦。
鑫启赋托管中心
用心呵护 孩子开心 家长放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