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H5丨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参政议政发言摘要

发布于 2021-01-14 20:20

强化高技能人才引育

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进一步扩大人才增量,优化人才结构,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但与当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我县高技能人才的引育还有许多短板需要补齐。针对我县高技能人才供给存在的问题,金志平委员代表县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就做好我县高技能人才供给保障提出建议,表示要在全面摸清家底、高水平建库立档、加大引育对策研究的基础上,启动制订我县高技能人才“十四五”发展规划;要通过建优平台、做强基地、精准招聘,畅通高技能人才供给渠道;要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政企联合培训、企业共享培训,强化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要通过优化高技能人才发展环境,实现安居安心又乐业。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近年来,我县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为抓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针对我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阶段性问题,胡仁昌委员代表县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提出建议。他建议要加大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和快速响应机制,完善跨区域审判协作机制,着重打造专业化知识产权执法和服务队伍。要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规划和制度,构建知识产权维权和交易平台,建议人民法院加大刑事打击力度,着重增强维权成本和维权收益的匹配性。要着重引导企业自身权益保护能力建设,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培训和宣传,相关部门要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站式服务。

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针对我县文商旅融合发展方面的问题,潘若平委员代表县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提出建议。他表示,要强化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做好文化、商业、旅游规划,平衡老城新区发展步伐,培育文商旅融合新生态。要强化要素支撑,打造最具新昌亮点的文商旅特色,加快唐诗公园等地标性建筑建设步伐,做好配套建设,打造文创集聚地,培育文商旅融合新样板。要强化历史传承,打造我县非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旅游品牌,配套建设特色旅游商品和地方特产街区,丰富游客和市民的夜生活,培育文商旅融合新动能。要强化创新引领,建设集影视拍摄、生产、放映功能为一体的新昌影视中心,谋划办好“诗画新昌”系列活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培育文商旅融合新品牌。

发展农产品电商

农产品电商是农产品销售的新常态,也是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潘铭委员代表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就我县农产品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她建议,要重点扶持行业龙头,从农产品块状经济情况出发,着力培育电商龙头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和有针对性的扶持。要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多层次举办农产品电商创业培训和直播培训,完善电商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与高校人才合作,共建电商实训基地,加大技术攻关,破解农产品运输难题。要依托中国茶市,建立农产品电商园,配套建设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直播基地。要加强农产品电商政策扶持,打造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不断修订完善电商政策,加大对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支持。

打造新昌佛教文化“金名片” 

我县佛教文化历史悠久,是般若学“六家六宗”主要弘扬地,遗迹遗存较为丰富。“新昌——佛教中国化发祥地”是我县继“唐诗之路”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是我县文化发展史上又一重要突破,是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有力支撑点。王永晖委员代表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提出,要加强研究挖掘和保护利用,把“新昌——佛教中国化发祥地”打造成“全国第一、全省唯一”的金名片。他建议,要不断强化“新昌——佛教中国化发祥地”顶层设计,积极开展“新昌——佛教中国化发祥地”宣传推介利用,系统谋划“新昌——佛教中国化发祥地”项目建设,充分发掘“新昌——佛教中国化发祥地”利用价值。

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县是全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发生县,也是全市首个新冠肺炎“清零”县和首个进入“五色图”低风险县,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要“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张敏丽委员代表县政协教体卫生委员会就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提出建议。要抓紧出台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案,进一步健全快速响应体系。要优化硬件配套、网点布局、财政保障,进一步优化硬件建设保障。要进一步提升防控救治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医疗救治等能力提升,推进智能化,提升数字化疫情防控能力。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县社区治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改善提升空间。王育英委员代表县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就加强社区治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出建议。要实施党建统领工程,持续强化党建统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切实抓好“五星和美”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强化社区主体责任,合理界定社区治理主体,加强社团组织建设,依法保障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要搭建社区“智治”平台,全面启动智慧小区、智慧物业建设,加快建设管理服务平台,增进信息的双向反馈。要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引导有关文体协会组织走进社区。要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促进和提升社区整体治理水平。

更好推进惠企政策落地

就如何更好地推动惠企政策落地,潘春雷委员代表民建新昌县基层委员会提出建议。他表示,要科学施策,加强小微企业精准补助,健全动态反馈机制,提高政策精准度。要精准服务,线上推政策,密织政策“宣传网”,线下送政策,培训政策“宣讲员”,精准送服务,建立受惠“企业库”,扩大政策知晓率,确保惠企政策真正精准实施。要注重实效,精简申报材料和环节,及时跟进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政策执行情况,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完善政策兑现力。要协助企业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分政策、分规模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针对性培训,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帮助小微企业提升自主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能力。

加快打造长三角康养目的地

近年来,上海等长三角地区游客越来越多地选择新昌为康养目的地。发展康养产业,打造长三角康养目的地,是我县接轨长三角、融入杭绍甬都市区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毛明委员代表九三学社新昌县基层委员会,就发挥新昌优势,加快打造长三角康养目的地提出对策建议。她表示,要强化顶层设计,制订“十四五”专项规划,提供政策扶持,强化项目推动,突出政府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要结合我县生态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加深产业融合,增强集聚效应,打造康养+度假、康养+文化、康养+运动、康养+养生养老、康养+医疗等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多种康养产业模式。要迭代整合营销,加大招商力度,打出“康养新昌”新品牌。

做深“数字智造”新昌模式

虽然在2020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中,我县数字经济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13位,其中产业数字化评价位列第8位,产业数字化“新昌模式”在全省推广,但我县产业数字化转型仍存在问题。吴晓春委员代表民盟新昌县基层委员会,就做深“数字智造”新昌模式提出建议。他建议,要加大数字赋能,提升“数字智造”新昌模式的认识。要强化政府供给,发挥数字智造新昌模式中的政府作用,以动态、前瞻为标准,完善政府“订政策”能力的供给;呼应数字智造人才需求,优化政府“重人才”能力的供给;着眼数字智造新昌模式的高度,强化政府“优服务”能力的供给;对标数字经济第一县的高度,优化政府“搭平台”能力的供给。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