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丨为美国科技创新铺路的亚洲移民(一)

发布于 2021-10-11 06:08

来源:Thomas Mullaney and Mira Ying

电华打字机,由高仲芹发明,IBM 制造

全球规模最大、最成功的电信公司之一,名字中却带有「铁路」二字,这是为什么?因为电信公司是斯普林特(Sprint),全名是「南太平洋铁路内网电信公司」(Southern Pacific Railroad Internal Networking Telecommunications)。
铁路,以许多方式为现代美国及至全球的信息架构铺设了第一层历史基础。在电报技术兴起时,工程师基本上都会选择沿着南太平洋铁路等已经打通的铁道线路来铺设电报线,毕竟有现成的工程,何必再重新砍树开路、穿河过桥呢?不久后,又有了光纤通讯,大多也以同样的方式,沿着一百五十多年前初次联通美国各地的火车轨道来进行基础建设。
「铁路是谁建的呢?」「中国移民。」

   为铁路凿挖隧道的华工/

   Alfred A. Hart 摄于 1866-1869 年间

高仲芹:将 IBM 带向中国
「尊敬的沃森先生:我十分荣幸地向您致上第一封用打字机写成的中文信件,这台打字机得以实现,完全仰赖您的远见卓识和慷慨支持。」
这是历史上第一封用电动中文打字机印出的信件的开头。这台机器由华裔美国工程师高仲芹在 1940 年代末发明,由 IBM 制造。

电华打字机宣传册

高仲芹的姓名在文献中亦有 Chung-chin Kao、Kao Chung-Chin、C.C. Kao 等写法。他 1906 年生于中国,1936 年赴英国切尔姆斯福德的马可尼学院学习电机工程,两年后前往德国继续深造,但二战的爆发打断了他的计划。1942 年,他来到了美国。

此前,高仲芹已经是中央通讯社电务部主任,兼任军事委员会的电讯专家。他主要的工作地点在纽约市东 37 街的一个厂房里。在这儿,他开始着手研究他最新的大项目:制造第一台为中文服务的电动打字机。

与同时代的许多发明家和工程师一样,高仲芹第一个想到的是去找 IBM,希望与这个全球巨头建立研究生产的伙伴关系。1940 年代初,他向 IBM 公司的工程师和管理层展示了机械的初步设计,与他们开始了往来,在 1947 年终于修成正果,「电华打字机」首度面世。

IBM 总裁托马斯·J·沃森观看操作员演示高仲芹发明的打字机(图一)

高仲芹呈请褒奖 IBM 总裁沃森协助发明中文打字机的相关信函(图二)

要用这台机器敲出一个中文汉字,必须在键盘上几乎没有延迟地连按四个键(一位旁观者把这个操作比作在钢琴上弹奏和弦)。这套四位数字键码是用来定位汉字的,在炮铜材质的灰色机架内部有一个旋转金属筒,键码则将字粒在筒上的「地址」告诉机器。这个字粒筒以每分钟 60 转的速度不断旋转,它直径约 18 厘米,长约 28 厘米,表面上刻着 5,400 个中文汉字、英文字母、标点、数字和其他符号——整整 5,400 个字符,每个都配有独一无二的四位数字键码——在那个时代,实属工程设计上的惊世之作。
看到今天 IBM 在亚洲的地位,我们也许会觉得他们当时决定为中国市场制造电动打字机的原因显而易见,但在 1940 年代,这个理由还并不充分。高仲芹的电华打字机是 IBM 第一批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之一,也是其中规模最大的。虽然这台机器本身从未真正上市——当时中国深陷内战,投资者们的犹疑是可想而知的——但这个项目预示了 IBM 此后将在东亚市场大展拳脚。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