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人物:王佩瑜+朱广权+撒贝宁

发布于 2021-01-14 22:58

倔强

什么人:王珮瑜是我国著名京剧演员。

什么事:她从小热爱文艺,9岁就能弹得一手好琵琶,还会唱评弹。她的舅舅是一位老票友,慧眼识珠,看出了王珮瑜身上过人的天赋,鼓励她学唱京剧。自信的她报考了戏曲学院,一路过关斩将、成绩突出,然而录取时榜上却没有她的名字。原来自建国后,行里就有条约定俗成的规矩——不招“女老生”。眼看梦想要破灭,母亲只得带着她奔走求情,好在打动了老师,王珮瑜最终被破格录取。

什么点:唱戏对基本功有着极高的要求,王珮瑜学得晚,要忍受超乎常人的艰苦,可倔强的她从不认输。在校学艺的日子里,她每一天都竭尽全力。时光打磨出她的好身段、好唱腔,也打磨出一颗爱戏的心。


勇气

什么人:王珮瑜是我国著名京剧演员。

什么点:王珮瑜曾说:“每个唱戏的人,心中都有一个苏武。”孤单,却心怀远方,历经磨难仍不改初衷,心如铁石一般坚定。她用行动诠释着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以勇气闯出一片天地。


传承

什么人:王珮瑜是我国著名京剧演员。

什么事:成名之后,王珮瑜始终对自己的角色有着清楚明确的定位,无论是上节目还是开讲座,她从来都以“京剧演员”自称。随着现代化媒体和娱乐行业的崛起,京剧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京剧行业本身的一些限制和弊端也阻碍了其传承。对此,王珮瑜勇敢地站出来,成为了一名“现代京剧推广人”。力图以全新的方式,借助多样化的平台和渠道,让年轻一代感悟京剧之美,传扬国粹。

什么点:文化传承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王珮瑜在表演上尽得前辈精髓,在推广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促成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京剧走入大众的心。


目标
什么人:朱广权是中国著名青年主持人。
什么事:他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语言能力,爱读书,记忆力超群。上学之后,学习成绩更是在班上名列前茅。因为良好的声音条件,他在中学时就被选中进入校园广播站。他发现自己对于这份工作充满热情,从那时起,他便立志,以后也要考取众多优秀前辈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更要将播音主持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什么点:求学之路艰辛坎坷,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不但成功考取理想院校,还凭借出众的才华顺利进入中央电视台。目标明确、严以律己,朱广权多年如一日,踏实地走上了专业之路。

创新
什么人:朱广权是中国著名青年主持人。
什么事:大学毕业之后,他从一众同学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去中央电视台工作的机会。朱广权主要承担新闻资讯类节目的主持,在常人眼中,这是一份专业、严肃、“不接地气儿”的工作。然而这种刻板印象,却在他的手中成功粉碎——凡是有他出现的节目,画风一律都很“清奇”。他逻辑思维强、语速快、词汇量丰富,总能在直播中化身“段子手”,为观众献上与众不同的新闻节目。
什么点:当今社会,一切都在飞速改变,创新精神,是当下发展的刚需。朱广权作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在保证真实、准确的前提下,为传统媒体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完成了全新的突破和转变。

专业
什么人:朱广权是中国著名青年主持人。
什么事:大学毕业之后,他从一众同学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去中央电视台工作的机会。从幕后到台前,从不为人知到家喻户晓,他整整走了三年。一条简单的新闻,承载了无数媒体人的付出;一句简短的“段子”,凝结了千锤百炼的语言能力。“我们不放假”不是戏言,而是承诺,是众多像朱广权一样的新闻媒体工作者身体力行的承诺。
什么点:朱广权不仅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展现优良的专业素养、传播社会正能量,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勇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认真做好应做的事。

兴趣
什么人:撒贝宁是中国著名青年主持人。
什么事:他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母是文工团的话剧演员,因此撒贝宁从小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4岁时,他就敢登上舞台在众人面前表演。进入中学之后,他更是对演讲和唱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花费了大量课余时间一遍一遍地演练,还经常邀请父母前来观摩指导。他经常穿梭于各种演讲比赛,凭借出众的才华和自信的台风,一路过关斩将,令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什么点:在旁人看来,撒贝宁拥有“开挂”一般的精彩人生。殊不知在他人青春懵懂之时,他就已经开始默默地挥洒汗水,提早踏上逐梦的征程。
睿智
什么人:撒贝宁是中国著名青年主持人。
什么事:提起他,观众们总会条件反射般地想起他的金句——“北大还行”。这句“戏言”让许多人艳羡,同时也将他成功背后多年的努力和积淀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撒贝宁曾就读于顶级学府,在校期间就作为央视最年轻的法制节目主播开始登台,这些经历任谁看了都会由衷地赞一句年少有为。台上,他是妙语连珠、诙谐机智的优秀名嘴;台下,他是博学多识、睿智冷静的法学才子。
什么点: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光鲜背后是撒贝宁自小打下的坚实基础和深厚素养。从青涩到从容,不变的是他得体的谈吐和敏锐的眼光。
责任
什么人:撒贝宁是中国著名青年主持人。
什么事:早年央视主持人的形象多为严肃、沉稳,如今观众的审美逐渐走向多元化,一味地强调庄重显然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因而,许多主持人纷纷开始转型,撒贝宁也不例外。他开始出演综艺,以全新的形象再次走入公众的视野。法学出身的他看多了社会的阴暗面,但却因此更加热爱光明。他经常在节目中强调规则的重要性,见缝插针地为大家普法,引导观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什么点:撒贝宁曾说过:“我们那个时候的大学生都有一种情怀,希望自己能为国家的发展做一点事。”这是他入行的初衷,也是他作为一个媒体人理应肩负的责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