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思一篇优秀的PS?什么样的PS才能脱引而出?
发布于 2021-01-15 07:35
每一篇PS是不是达到最高录取标准最重要取决于2个原因:
1, 看这篇PS的教授的喜好和认知
2, 这一届跟你申请同一专业的竞争对手的水平
这两点是非常难判断的,不管是中介还是你的导师,都没有办法判断。
所以我准备站在我本人的角度,给大家一些我自己在构思PS时候的想法和经验,以及我本人在做招生的时候,怎么样的PS才算是好的PS。同时,我也在此声明,这也是我自己个人的想法和认知,代表了胖兔兔本人的意见,拒绝转载。同时,此文章针对申请英国硕士的同学,本科和博士不包括在内,只做参考。
首先,我建议大家不要跟着中介的调查问卷,也不要拿中介的调查问卷作为你的创作思路。因为调查问卷太普遍了,不适用于每个人。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我建议你做下面4个步骤:
1, 认真的上官网去了解你需要申请的那个专业,最主要了解这个课程的课程培养方向和课程核心内容,从而了解课程的办学目的。很重要,办学目的,因为每一个硕士课程都会有针对人群,你是不是属于这个人群,需要你在PS中体现;
2, 认真的思考一下你的本科课程和你自己的优势,看你自己的成绩单和课程表,总结你自己本科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你的成绩优势在哪里,如何符合你想申请学校的录取标准;
3, 总结你自己这几年的实习经历和参与的各种项目并列表;
4, 思考你的职业规划,并且,一定要去了解你这个职业规划的发展前景,越详细越好。
其实做完上面的几步,聪明的朋友,应该已经可以很好的写出一篇有针对性且逻辑通顺,有主有次的PS来了。如果你实在实在不明白我说的是啥意思的话,我拿我看的最多最熟悉的建筑专业PS来举例(我没有建筑背景,看不懂作品集,我单说建筑类PS的创作,所以不要杠我,如果你作品集牛逼到爆,你PS瞎写也会被录取的)。之所以选择建筑类PS,是因为我工作的内容包括要审核建筑类的PS,所以相对比较有发言权。
那我们先来假定这个这个学生的背景(我自己根据经验虚构的,不要杠我,杠我就是你对):某英国2+2项目,BArch专业,申请不需要交作品集的建筑类专业(比如construction management/ building environment等等),成绩尚可属于low 2.1,现在是他在调查问卷上面写的几个点:
1, 从小喜欢画画和建筑,认为建筑是伟大的艺术
2, 在英国本科期间,跟着导师去欧洲做项目,看了很多欧洲建筑,尤其被意大利的建筑所吸引,对于罗马斗兽场情有独钟
3, 参与中国一些古建筑的保护项目,对于中国的榫卯结构很有兴趣,觉得是伟大发明
4, 看了很多建筑和哲学类的书籍
5, 本科期间参与了英国当地某个教堂改建小剧场的项目
6, 实践操作的课程比较好,做模型很有一套
7,将来准备回国开自己的建筑工作室,或者进国企设计院做设计
就你看了以上几个客观的内容,你觉得这篇PS该怎么写?下面是几个例子:
A中介给的文书是这样的:
一开头就来了一句黑格尔的名言,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开头叙述自己如何喜欢建筑,喜欢建筑的美感,所以本科读了建筑。接着叙述本科怎么克服语言困难来到英国,在英国学了建筑专业,还参与了很多中外项目。然后是工作经历从小到大叙述了一遍,最后说自己希望可以办自己的studio,然后这个学校的XXX专业能有帮助,希望考虑申请。
B中介给的文书是这样的:
开头叙述自己在欧洲考察实习的经验,叙述如何被欧洲的建筑所吸引,然后希望在欧洲继续就学。之后陈述自己本科的时候参与的项目,哪些科目分数很高。之后罗列工作经历,包括自己在国内做的环保项目,突出环保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性,然后引出自己希望从事环保类工作,再最后说XXX学校的XXX专业如何适合自己,希望考虑申请。
C中介给的文书是这样的:
开头就叙述了如今的环境问题,叙述环保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然后表示自己希望改变这个情况,所以要学习跟环境相关的课程。下半部分叙述本科所学的那些环境类课程,自己的学术能力以及参与的项目,后面继续叙述参与的各项实践活动,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最后再次表达自己对于环保事业的决心,所以要申请XX学校XX专业,毕业后计划去国内设计院工作,希望可以考虑申请。
D中介给的文书是这样的:
开头就介绍了自己在中国古建筑保护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对于榫卯结构的倾佩,并表达了对建筑专业的热情。之后叙述本科所学的课程和参与的项目,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内容,并指出自己在建模方面的优势。之后罗列工作经历,并表示自己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希望通过XX学校的XX专业提升自己,最终可以建立自己的建筑工作室,希望学校可以考虑申请。
上面的几篇PS大家觉得怎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根据大家对于之前PS的反馈,顺便也问了问我身边的人,让他们来评价和选择一下,喜欢哪一篇文书。大部分人喜欢D,也有喜欢B和C的,只有胖狐喜欢A。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中介都是这么写的啊!
他真的一语中的,因为大部分的中介都是这么写的。在分析文书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学生的自身背景:
1, 艺术野心:热爱哲学与美学+欧洲建筑/榫卯+动手能力强+自己建立工作室
2, 环保发展:古建筑保护+改建+动手能力强+自己建立工作室/进入研究机构
差不多我在我看这个学生的调查问卷的时候,我会理出这两个思路。第一个思路明显是和申请和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PS,第二个思路适合申请建筑管理/环境保护之类的专业。既然这个学生是申请建筑管理/环保类的专业的话,我会根据第二个思路走。
然后我们再回到原来说的几个PS例文:
A例文就是胖狐说的那种,中介喜欢出稿的PS类型,有固定格式,流水账,一开头就用名言。说实话,这句名言都用烂了,差不多一半的学生都喜欢用这句名言。然后解释自己的喜欢(但是解释的很肤浅),说自己的经历(但是说的很大众,放在甲乙丙丁身上都可以),接下来总结工作经验,结尾之前说一下职业规划,完结。一篇典型的50-60分的PS,文笔好一点60分,文笔差一点50分。大部分中介的文案/写手就是在这个level上面的,所以这也变成大部分中介所认可的PS了。
B文书和A最大的区别就是,开始结合自身说问题了,有点有面。切入点是说自己喜欢欧洲的建筑,并且从自己的自身出发,引到自己的本科项目,并说自己的优点。下半篇PS开始突出主题(环保),从而引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为什么申请的原因,完结。这是我比较喜欢的PS写法,我个人一般也喜欢这样写PS,这篇PS如果文笔流畅,可以达到70分,申请大部分的学校足够了。
C是我相对比较喜欢的一篇PS,和B一样,有点有面,而且更有针对性的说了环保这一课题。并且叙述自己的经历和学术能力与之相关的过程,文笔流畅的话,同样也是70分的PS,申请大部分学校足以。
D是大家最喜欢的PS,因为D的切入点最新颖。一开头就说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建筑技术(or 特点?),并且明确的指出了自己的优势和经历。之后的内容跟前3篇差不多了,也没什么好说了,但是只有一个评论指出了最大的问题:榫卯结构跟英国学建筑有必然关系嘛?榫卯结构和你申请的专业有关系吗?榫卯结构跟你来英国留学有关系吗?没有通畅的逻辑,没有很强的辩证思维。甚至,就会回到A篇PS的问题上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跟你申请环保类专业有关系吗?中国的建筑博大精深,很钦佩,跟你申请环保有关系吗?如果这个学生申请的是MArch或者建筑设计专业,那么按照我之前的第一条思路走,我觉得这么写可以,但是他申请的是环保/建筑管理类专业,那就跑题了。
那你们可能问我了啊,那我觉得什么是好的PS或者我怎么来写这一篇PS?那完全要看你申请什么学校了。你申请一般的QS200前的学校,B和C,把文字通畅了,基本都没有问题了,这样写就可以,而且在众多中介拿出来的PS中,就差不多这个水平可以算中上的了(真的这样,我曾经也是给好几个中介做过写手的)。因为要大量出稿,真的只能流水线作业了。
但是,如果你把它类比到申请LSE的要求,我就觉得不够了。这个不够在哪里?在于没有文眼。文眼是什么,文眼是一篇短篇的论证类文章最重要的一点,你整一篇文章从头到尾,就是在论证这一个文眼。我相信学过雅思写作和英文学术写作的同学应该有这个感受,就是对于英国人来说,你说的对与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逻辑关系清晰,整篇文章都在论证同一个东西(topic)而不是东扯西扯。雅思大作文,你甚至可以正反论证,哪怕你的两个观点是相对的,甚至最后结尾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你只要论证的是一个topic, 那么就没问题了。
我们回到前面说的PS上来,四篇PS都差了文眼。可能学生要问:什么是PS文眼啊?我写PS不是就在推销自己吗?错了,相信我说的这一点,你的PS不是在推销你自己,而是推销你的文眼(放在这个情境里,就是你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和对这个专业将来发展的判断)。因为推销自己太简单了,人人都可以说自己成绩优秀,能力超群,经历丰富,但是,不是每一个人对于专业的认识和判断是让人耳目一新且叹为观止的。记住这句话,不管你是申请本科,硕士,还是博士,你在推销的,都是你的认识和思想,而不是你自己。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好的PS的观点都是:Do not tell a story, you need to be specific.
你试想一下,一位颇有经验的导师,每天看很多篇PS,坐在电脑前,打开你的PS来看,他是希望看到你用华丽的辞藻来讲自己的故事,还是希望你能够用词犀利准确的描述你的观点?当你的文眼是一个让他感到有兴趣的观点时,他的第一反应是”hmmm interesting”, 他并不在乎你的观点对错,他要看到的是你的思考能力。
我们在扯回这一篇PS,建筑专业的学生,成绩可以,申请建筑管理类/环保类专业,大致的经历也都陈列出来了,那么怎么写才好呢?我本身作为一个非建筑专业,只是看表面材料来创作的写手的话,我认为他这篇PS最好的文眼是:建筑设计/规划的前瞻性,换言之,就是建筑设计和规划能够生存多久,不是简单的材料的计算,而是对于未来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预判。能否将设计做到最大程度的可持续发展,在于设计者本身对于社会发展是否有敏锐的判断和思考。
如果我来写着一篇PS,带着上面这个我觉得足够好的文眼入手,我应该会这样写(这个学生并没有提供这些内容,内容是我自己给他编的,如果编的不好请多谅解):
开头:写自己在英国当地参与的小教堂改建项目,在改建教堂的时候发现教堂使用的时间和频率并不高,甚至有些浪费,了解当地的情况之后发现这个教堂是临时移民建立的,移民走后因为大部分信徒的迁移,教堂荒废,最终被要求改建。在这个改建的过程中,我在团队中提出了需要考虑当地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作为设计的重要参考理念,并尽最大可能性的考虑到将来再次改建的可能性,避免再次发生之前的情况。我的提议得到了团队和导师的认可,也是从这一个项目中让我深刻领悟到建筑设计不再是实用性和美学的结合,更是需要考虑长期且可持续的发展,而在这一发展中,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自然环境。
第二段写自己本身的背景是建筑,并且在建模和建筑设计上很有优势,但是同时,本科的学习更加注重与设计技能,在设计和规划方面打下了结实的基础,但是对于其他方面,尤其是人文环境,比如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对于建筑的影响之类的课程很少涉及。因此,希望能够通过硕士的学习,更全面的完善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体系。
同时,因为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缺陷,所以在实践中积极参与建筑保护,改建一类的实践项目。比如曾参与欧洲建筑考察项目,尤其是考察了意大利的建筑,并且总结思考了为什么意大利的古迹可以与现代城市共存几百年。同时参与了中国古建筑的保护项目,尤其是研究了中国特色的榫卯结构如果在不用多余的材料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保存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等等。通过这些项目,让自己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就是建立自己的建筑咨询公司,参与到更多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尽可能的让每一个规划项目都有更大的社会前瞻性,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最后我会列出一些这个硕士的课程,有哪些跟我所想学的东西有联系,希望通过这个课程打好更加结实的基础,希望学校可以考虑我的申请。
我自己大致的思路是这样的,全篇并没有夸赞自己成绩多好,多牛逼,甚至说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而这个欠缺正是这个硕士项目可以补足的,同时,自己的优势也很明显,就是有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整篇文章的文眼在第一段,之后每一段都是围着这个文眼说的,为什么要申请这个项目是因为文眼,自己的本科背景相对文眼来说缺少了啥,实践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好的了解和实践文眼,到最后的一段指出这个硕士项目可以让我达到文眼的需求。
不罗嗦,不套用名言,把具体的内容写好,同时突出自己又有水平又能思考又得到人家的夸奖。我个人觉得这样一篇PS,在文字通畅的情况下,可以达到80-90分。
最后,希望看我这篇文章的同学们有所收获。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