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为何出现暴雨?气象专家解读成因 山西洪灾,已致175万余人受灾 告急!山西几十处古建坍塌漏水 10万亩滩涂蓄洪!

发布于 2021-10-11 16:22

    10月2日夜间至6日,山西大部分地区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此次降雨过程前期伴有雷电和强对流天气、后期气温剧烈下降并持续走低。

    山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洪霞分析,主要是大气环流、水汽和地形条件促成了此次极端强降水。

━━━━━

山西中部连续两天出现区域性暴雨

    从10月2日23时开始,山西这场降水持续了4天,至6日23时结束,最强降水时段出现在4日到5日。其间,山西中部连续两天出现区域性暴雨。

 

   据统计,10月2日20时至7日8时,山西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太原市平均降水量达185.6毫米,全省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有51个县(市、区)降水在100-200毫米之间,累计降水量最大为285.2毫米。 

   此次降水极端性突出,全省共5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同期历史极值,6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同期历史极值。 

   此外,雷电、强对流、降温使这场降雨引发的灾害更大。这场降水前期伴有雷电,局地出现小时降水量20-3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后期4日至6日,长时间维持着小时降水量10毫米以下的稳定性降水。另外,降雨过程后期气温剧烈下降并持续走低,较前期山西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下降8-10℃。

━━━━━

大气环流、水汽和地形条件带来极端强降水

 

   王洪霞表示,此次降水过程中大气环流形势稳定,使得降水时间偏长。具体来看,异常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先西伸北抬后稳定维持在黄淮地区,与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山西形成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山西出现长时间降水天气。

    另外,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和低层西南急流,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山西中南部地区,为山西持续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 

    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地形也来“出力”。低层切变线辐合系统长时间维持和降水回波反复经过山西中部,叠加山西吕梁山、太行山复杂地形对偏东气流降水的增幅作用,导致山西中部及临汾北部地区极端强降水的出现。 

    针对此次极端强降水过程,山西省各级气象部门上下联动,全力做好预报预警服务。据统计,10月3日至7日,山西省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共发布预警信息848条,其中发布省级预警10条、市级预警116条、县级预警722条。向各级应急责任人、负责人发布短信共计2598848条、898822人次。山西省气象台累计发布专题预报预警12期和决策服务材料66期,各级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预报预警,提高信息覆盖面,开展“叫应”服务,为抢险救灾、转移群众争取了宝贵时间。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10日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山西近期严重洪涝灾害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  

    面对持续强降雨引发的险情,山西省紧急调集人员力量,组织护堤抢险,逐村逐户逐人落实安全避险措施,按需撤离群众,努力确保重要设施和附近村庄安全。灾情发生后,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已紧急调拨帐篷3975顶、折叠床3212张、棉衣裤3000套、棉大衣16306件、棉被10932床、棉褥8600床等救灾物资用于受灾群众安置。

山西省祁县境内昌源河水位上涨,洪水冲毁路基,导致南同蒲铁路昌源河大桥铁路悬空。新华社发

    据中国气象局专家分析,山西此次降水极端性突出,全省5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同期历史极值,6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同期历史极值。

    气象专家表示,造成此次强降水的原因主要在三方面:一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异常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先西伸北抬后稳定维持在黄淮地区,与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山西形成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山西出现长时间降水天气。

    二是水汽条件充沛。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和低层西南急流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北经过西南地区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山西中南部地区,为山西持续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

    三是低层抬升条件长时间维持。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低层切变线辐合系统长时间维持和降水回波反复经过山西中部,叠加山西吕梁山、太行山复杂地形对偏东气流降水增幅作用,导致山西中部及临汾北部地区极端强降水的出现。

    据应急管理部此前消息,9日12时,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和协助地方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等工作。

▲山西晋中昌源河大桥桥台被冲垮,铁路双向中断。
经过紧急抢险,上行线已经可以通车。
图/人民视觉

太原降水量相当于98.6个西湖
175人受灾,山西受灾范围比河南更大

数十家煤矿停产、房屋倒塌、村庄停水停电、救援人力和物资紧缺、多人死亡失踪……“十一”国庆黄金周,突如其来的暴雨侵袭山西多地。

2021年10月6日,山西太原遭遇强降雨,低洼路段多处积水。图源:东方IC
据山西日报,从10月2日到10月7日,太原的降水量,已经相当于98.6个西湖。短短6天之内,山西降下的雨水,是以前整个10月份的10倍


山西受灾范围比河南受灾范围更大
新华社10日消息,山西近期严重洪涝灾害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

暴雨之后
山西古建告急

这次北方罕见、破历史纪录的持续降雨之后,山西不少古建筑受到影响,其中平遥古城墙发生局部坍塌

▲10月5日,受强降雨气象影响,平遥古城墙的第84号内墙发生局部坍塌,坍塌长度约25米,目前未造成人员伤亡。图/央视新闻截图
而据山西晚报,除平遥古城外,山西不少全国重点文物都受到影响:如晋祠多处建屋面漏水,山西运城盐池禁墙东禁门瓮城大面积坍塌,城墙出现多处裂缝;运城解州关帝庙崇圣寺门楼漏雨,春秋楼二楼大面积漏雨威胁到“夜读春秋”塑像……
▲晋城阳城“市保”大夫街土地庙护墙坍塌
▲吕梁市文水县的国保单位梵安寺塔念佛堂地基进水
▲太原市蒙山开化寺后墙摇摇欲坠
▲垣曲“县保”刘张张氏民居坍塌
▲垣曲“县保”成家坡药王庙坍塌

据山西晚报.文博山西消息,
山西古建大致受损情况如下:


洪峰过境
山西河津启用10万亩滩涂蓄滞洪水!

10月9日7时,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遇到1954年以来最大洪水。山西河津启动二级防洪预案,决定运用河津连伯滩蓄滞洪水。连伯滩滩涂面积约为10万亩,截至9日16时,已淹没滩涂4万亩。

分滞洪区的65名人员已提前安全转移,得到妥善安置,无人员伤亡


视频来源:新京报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不承担由于文图转载所带来的一切连带责任,如被报道单位觉得转载文章有出入,可先联系原创平台交涉,因为版权归原创,如有涉嫌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合作!

广告热线:563149362@qq.com。

END

 1.中国史上最大工程即将开工,或将彻底改变中国

 2.忻州河曲新窑村:村支书“一手遮天”百姓苦不堪言

 3.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百姓称煤泥厂污染环境严重

 4.石家庄一个月刑拘16家地产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