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的黄金时代,到底有多吃香?

发布于 2021-10-11 17:07

文章来源于知乎,作者韩芋头,已授权转载

若不是亲眼所见,无法想象曾经有多爽


编辑 | Z

其实,不是现在的建筑学不好,而是当年实在是太爽了,是全行业的爽。

先说说就业的情况,我是02年入学的,上海985工科,一进校我们的大四的学长说,他已经被设计院要走了,年收入至少10万+,当时上海的房价也就1万不到吧,三年以后20万一年是大概率的,他说他的学长,工作3年左右的,能力强的,已经在上海买第二套房了。20年前,我老爸在老家国企一年的收入2.8万。

那种毕业生就业的盛况,真要不是亲见,现在的大土木同学是无法想象的。就说一件事,我们学校出来首选是设计院,当时施工单位也是急需人员,校招来我们学校招人,签约当场每人给五千,拿出点钞机付现金。大三就基本有着落了。

我毕业的时候,06年整个建筑业依旧还是不错的,头部的人员收入非常恐怖,我毕业实习的单位带我的师傅,也是我们的学姐,她老公是我们土木工程的学长,一家建筑设计院的副总,大我8届。有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她抱怨她老公去年效益不好,年终奖400万都不到。。。这个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凡尔赛吧。一年的收入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全款一套房,一年一套。。。。

然后是行业情况,当年招投标还没有全面铺开,项目都是委托的,国企设计院本来不愁项目,其他设计单位项目也是多到完全做不完,都是甲方拿着钱求着设计院先做他的项目,完全是卖方市场,对设计的审查和要求也是很简单的,只求出图。我老大经常怀念当年的好日子。要知道勘察设计行业到现在执行的收费标准还是2002年的标准,只是现在的折扣更大。

人员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当年设计院出去,都是技术领导,甲方也是给几分面子的,很多时候方案也是设计确定的。

当年普通设计师一个月的收入可以买上海2个平方的房子,现在呢?一年收入都未必买得起2个平方。

现在项目量数量少了很多,竞争激烈,企业经营压力巨大,小院倒闭也是家常便饭,企业效益不好,员工收入当然上不去。获得项目需要招投标,周期长,工作量巨大。收款异常困难,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钱分几批到账,3、5年才能全部收完,如果这个期间甲方换人了,就有可能颗粒无收。你也不敢去得罪甲方,否则下次就没活儿了。

所以,虽然看看行业的平均收入还凑合,但是,和周边的其他高收入行业相比,性价比还是低了点。

慢慢来吧,土木行业还是有前途的,只是在走着漫漫的回归路,大家都回归社会均值吧,毕竟大土木也是一个巨大的就业容器。现在行业里的头部,收入还是可以的,但是辛苦很多。

这个行业还是技术优先的,而且技术更迭的非常慢,现在用的混凝土,无论怎么优化调整,几十年就这样,一些工法也是一用就是一辈子。所以积累就变得相对容易,刚进来的设计师确实啥也不懂,慢慢积累个7、8年才有能力也有底气,之后随着能力增长收入增长还是比较快的,我们院里的中层,一年35到40,在一个二线城市,也不能算低收入吧。可惜,大部分同学在三年左右就退出了,或者频繁跳槽,失去了攀登的机会,当然,如果有更好的发展,那自然是值得高兴的。

而且这个行业是看你抬头的,你混个什么总工副院长,每次出去评审至少有个千八百的收入,如果和甲方关系好,一个周搞个一两次审查会,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是入库的评标专家还有可观的灰色收入。

如果你学了这个专业,又是一个没资源没背景的普通人,那做设计,至少可以获得平均收益吧,当然肯定是累一些。



来源:计成

©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后台处理。

绿建之窗
绿建之窗号每日推送绿色建筑政策、标准、资讯、知识等内容信息,我公司提供绿色建筑项目咨询、绿建软件工具、绿建人才培训、绿色建材等绿建服务。
104篇原创内容

微信ID:gbwindows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